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老师在学生学习“列方程与解方程”(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第九册P105~P129)这一内容后,上了一堂“扑克游戏”的活动课: 一、玩扑克游戏,发现秘密师:(拿出若干张剔除王牌的扑克牌分发给学生)  相似文献   

2.
张老师在学生学习“列方程与解方程”(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第九册P105~P129)这一内容后,上了一堂“扑克游戏”的活动课: 一、玩扑克游戏,发现秘密师:(拿出若干张剔除王牌的扑克牌分发给学生)  相似文献   

3.
扑克游戏     
活动目标 :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妙无穷 ,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 :学生每两人一副扑克牌。适用年级 :四———六年级。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规则 ,表演游戏。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玩一个扑克游戏。板书活动课题 :扑克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投影出示) :老师先从一幅牌(54张)中抽出30张正面朝下放成一撂 ,再请一个同学从剩下的牌(24张)中任意抽出3张 ,每张牌的点数(J、Q、K、大、小王都当作10点)不足10点 ,差几…  相似文献   

4.
周奕生 《初中生》2005,(10):26-28
老师:很多人喜欢扑克游戏.下面我们来玩猜扑克牌的游戏,看谁能够发现其中的奥秘.这是一副普通的扑克牌,共有54张,谁上来当我的帮手? 同学:班长小华.  相似文献   

5.
玩扑克 游戏目的:帮助学生巩固表内乘除法,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游戏材料:每组一副写有1~10各数的扑克。 游戏程序:(1)每两个学生分成一组。 (2)同组的两个学生各自摸两张牌,一人说出自己手中两张牌上数字的乘积。另一人猜这两张牌上的数字分别是几和几。  相似文献   

6.
教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之后,教师通常要给学生一些练习题,以巩固运算方法。这种练习方式相当单调,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如果教师改变一下练习方式,情况就大不一样。上课时,教师拿出几付扑克牌,告诉学生这节课玩扑克游戏。学生一听,兴趣就来了。教师介绍玩的规则:4个人一组,每人手中有同样多的扑克。游戏时,4人同时每人出一张牌,然后根据4张牌的数字,运用加、减、乘、除以及括号,列出算式,使其结果是24,最先说出算式者获胜,就能得到桌上的4张牌。游戏结束时,谁手里的牌最多,谁就获胜。比如,4人出…  相似文献   

7.
扑克,是英文poker的译音。公元14世纪完善于欧洲,经过了数百年的演变,融合了世界各国纸牌游戏的精髓,才逐渐形成了今天这个国际公认的纸牌模式——扑克。研究发现,扑克的产生与天文有着紧密联系,换句话说,一副扑克本身就是一部历法的缩影。经常玩扑克的人未必知道54张牌的具体含义和扑克上的画像都是哪些历史人  相似文献   

8.
扑克,是英文 poker 的译音。公元 14 世纪完善于欧洲,经过了数百年的演变,融合了世界各国纸牌游戏的精髓,才逐渐形成了今天这个国际公认的纸牌模式——扑克。 研究发现,扑克的产生与天文有着紧密联系,换句话说,一副扑克本身就是一部历法的缩影。 经常玩扑克的人未必知道 54张牌的具体含义和扑克上的画像都是哪些历史人物。除去大小王以外的 52 张牌表示一年有 52 个星期。两张副牌中,一张是大王,表示太阳;一张是小王,代表月亮。一年四季,即春夏秋冬,分别以黑桃、红桃、方块、梅花来表示。其中红桃、方块代表白昼,黑桃、梅花代表黑夜。…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学过程激趣引入,凸显游戏背后的数学思想。1.谈话引入谈话:玩过扑克牌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扑克牌研究起。2.说明游戏规则谈话:数学课上玩扑克和生活中的玩法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先明确游戏规则:点大的获胜;双方轮流出牌,每人每次只出一张牌;三局两胜制。3.进行出牌游戏,体会策略的重要性学生分成男女两队,分别抽一组牌。女生:2、4、6;男生:1、3、5。提问:谁会赢?怎样才能赢?学生汇报。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兴趣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兴致,就会有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向”。因此,数学教学要不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也想玩一玩、试一试”的心理。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们设计了“玩数学扑克”的游戏。比如巩固“6的组成”时,同桌两人拿出每种花色的1-5共加张牌做“两牌凑6”或“藏牌猜牌”的游戏。学生在玩中思考,玩中体验,  相似文献   

11.
教学“加减法速算”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的算理,教师可引导学生玩下面的扑克游戏:有两张1点、两张2点、两张10点的扑克牌,让学生思考:要得到15点应取哪几张牌?如果15点再加上10点,又应取哪张牌?如果15点再加上9点,那么又应怎样取牌呢?这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已取的牌中退出一张1点的牌,就达到了15点加上9点的目的。(板书:15 9=15 10-1)  相似文献   

12.
扑克,是英文poker的译音。公元14世纪完善于欧洲,经过了数百年的演变,融合了世界各国纸牌游戏的精髓,才逐渐形成了今天这个国际公认的纸牌模式。经常玩扑克牌的人未必知道54张牌的具体含义和扑克上的画像都是哪些  相似文献   

13.
你算我取     
小灵通拿出一副扑克牌。“哈,要比赛扑克呀?”有人问“,是斗地主,还是争上游?”小灵通说:“咱们玩的都是和数学有关系的,不仅可以娱乐身心,还能开拓思维、启迪智慧!”“那就更好啦!怎么玩?”大家争相询问。“这么办吧:你们在A ̄K,13张牌中任意默记一张。”说话间将扑克交给了学  相似文献   

14.
说到用扑克牌玩“24点”游戏,大家一定不陌生:用扑克A到K共52张牌,任抽4张,通过四则运算,将4个数凑成24.几乎所有的同学都玩过.没准你就是个“24点”迷,说不定你还是个“常胜  相似文献   

15.
宝宝4岁半,玩扑克的历史已有两年多。玩扑克,培养了宝宝的注意力,锻炼了他的逻辑思维及抽象思维能力,并逐步形成了竞争意识,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宝宝对数有了初步的认识时,我们便和他玩起了扑克:每人每次出一张,谁的大谁赢,赢者把扑克收起。之后再在余下的扑克里继续出,出完,看谁赢的扑克多,多的为胜。这种玩法,锻炼了宝宝对数的记忆,提  相似文献   

16.
20以内的加法计算是一年级数学的一个重点,学生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20以内数的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为使学生巩固20以内数的加法,我们设计了一个玩扑克的游戏。  相似文献   

17.
抽屉原理是组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依据"一个项目玩一节课"的理念,利用扑克牌作为实验项目,让学生在玩扑克的游戏中体会、理解"抽屉原理"的概念,从而发展能力,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18.
玩扑克可以说是我们人人都喜爱的一种游戏,无论男女老 少都可以玩。可你想过没有,小小的扑克牌在孩子的数学学习中还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呢!两三岁的孩子看见大人玩扑克牌,很快也会抢着要玩,这时你千万不可把扑克牌扔给孩子了事,也不要把扑克牌从孩子眼前拿走,盲目压抑孩子的好奇心。要知道,好奇心正是求知欲;只有在孩子有好奇心时进行教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当然了,教孩子玩扑克,不是要教孩子拱猪、升级等大人之间的游戏,而是利用扑克的数字特点;寓教于乐,教孩子掌握数的概念,认识数字,学习加减乘除。 刚和孩子玩扑克时…  相似文献   

19.
扑克游戏     
一张牌可以睡个懒觉,一张牌可以逃学一次,一张牌可以不做作业……这可不是一个天真又懒惰的学生写出来的愿望清单,而是乌伯特·盛旦老师发明的扑克游戏。  相似文献   

20.
《同学》2004,(2)
老马,老坎,YOUJIAN,惑今在一起玩扑克,规则如下:1、一副牌,无大小王,共52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