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是一种以探究为出发点、以试验活动为中心的启蒙教育。其教材课程贴近生活、贴近现代科技,从而可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行业输送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其高校又成为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科技园区,出人才、出技术、又出产品,人才智力成了产业经济的巨大潜力,从而促使知识经济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静 《考试周刊》2012,(33):9-10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施教材的"二次开发"。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对教材"二次开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现了课程资源的意义,不再把教材看作是“圣经”。它只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工具,一个“平台”,为学生学习提供一种“范例”,是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体现出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师范教育作出积极应对,就师范学校的课堂教学而言,其中主要包括教材的处理,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变化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等重要方面。■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的处理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现行师范学校各科教材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实际需要,为教师“教”和学生“学”而编选的范本,也是构建现代师范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依托。教师在进行教材处理、教学方案设计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明确学科的目标要求。师范教育必修课教学的共性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师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消除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脱节现象,以教师专业化为取向改革教师角色观;完善课程结构,增强人才适应性;改革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在改革中的新型关系。时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师教育自身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彭鸿起 《甘肃教育》2011,(21):52-52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走出以教材为本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教学的素材,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农村初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部分教师已能够针对教材的不足,根据地域文化特点、学生的知识起点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课程实施提供了一个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重点,突出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创造性使用教材,重视学生“学”的过程,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和学习者,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环境将给基础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基础教育只有在人才质量观、课程教材建设、德育、教学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才能培养出适应数字化环境需要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面向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关系到培养未来教师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后能否在教学中适应和引领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课程,其教材质量直接决定着该课程的质量。20多年的课程研究和实践表明,该课程教材的建设,必须以观念为先,能力为上,创新为本。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是一次崭新的革命。教育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的实施要依靠有志于创新教育且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社会发展的要求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又给教师提出了特定的素质要求。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打破旧的教育思想的束缚,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创新教育,为民族振兴、经济发展输送大量的创新人才,这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众多创新之处,我认为:作为校长、教师一定不要忘记中小学是基础教育,而小学则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无论课程教材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更是小学阶段的重头戏;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又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验与推广,中学历史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本次课程改革最大变动之处,在于扭转方向,改变过去片面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确立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学生为教育和教学中心的“以人为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主题,本文基于"课程教学模式应由知识为中心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转变;教学方式应由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和课程资源为中心转变;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管彦丰 《上海教育》2007,(10B):50-52
在因校制宜中找到共性规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提高教师课程适应能力 了解课程特点,坚持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方向。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是通过其鲜明的课程特色体现出来的。虽然基础型课程体现了国家对基础教育的统一要求,然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学校必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加强对课程的现开发、再建设。在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传授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力,真正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提供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素质,以教师的素质培养学生的素质,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社会输送适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根本上否定了“教材本位”的思想,不再把教材看作是“圣经”、“金科玉律”,而只是教师展开教学的一个工具,一个“教学平台”。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灵活机动地使用,创造性地使用,从而生发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新的教学内容。有些内容是教材原来没有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变为从学生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创新依靠人才,人才培养在于教育。而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作用的显现性和潜在性更是明显。以往,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形态以“再现”、“模仿”为主要特征,这样的课程教材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将“以知识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的课程理念,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新的课程理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觉参与,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验教学在育人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它不仅能授以  相似文献   

19.
<正>为落实党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新部署、新要求,引领指导一线教师理解好、实施好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于2022年9月启动“落实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依托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和成都市锦江区共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六十九中承担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研究》的子课题《初中扩展式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实验研究》,自1997年立项以来,在东北师大总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以科研为先导,将课程教材改革具体落实到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上。通过教学内容扩展以适应学生主动参与的需要,通过增加教材激趣内容,以增加学生活动量,探索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初中课程教材改革与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