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可风在从事民国中央机关档案的工作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民国档案工作与历史研究相结合、与史料学研究相结合、与中国近现代史和民国史研究相结合、与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相结合等档史结合的思想,在对当时和后来的民国档案事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江义 《档案》2014,(8):17-20
王可风在长期从事民国中央机关档案工作的实践中,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民国档案编辑注重方法理论、档史紧密结合、优先统筹规划的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的民国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清末甘肃史、西北史者,无不抱憾于这一时期档案的匮乏、残缺,因为档案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不可或缺、最为重要的原始资料之一。民国时期,甘肃曾发生两次大规模的毁档事件。一次是在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所毁档案时限在1915年至1930年间。[1]一次是在民国二年(1913年),所毁档案上起  相似文献   

4.
一、民国档案的休闲利用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民国档案是民国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真实记载,在现存历史档案中,民国档案以其涵盖面广,库存浩繁为特色。民国档案在为政府工作,经济建设,编史修志,史学研究,对外交流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近年来社会各阶层对民国档案利用层面的要求越来越广,民国档案也已逐渐在文化和教育等方面表现出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民国档案为蓝本创作的影视作品和利用民国档案制作的各种类型的展览,把民国档案与民众的距离缩小了,为推动民国档案走向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档函[1999]127号件《关于印发〈全国民国档案案卷级目录采集方案〉的通知》精神,为完成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统一布置的民国档案案卷级目录数据采集、报送工作。自治区档案局于2000年8月建立了全区档案目录中心机构,制定了《广西民国档案案卷级目录数据采集方案》,  相似文献   

6.
齐春晓 《兰台世界》2007,(11X):10-11
在研究民国史的过程中,档案史料必不可少。本文就如何利用档案资料来研究民国史,以使民国史的研究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齐春晓 《兰台世界》2007,(22):10-11
在研究民国史的过程中,档案史料必不可少.本文就如何利用档案资料来研究民国史,以使民国史的研究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建国后五十多年时间里,档案工作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据库。不过,随着民国档案开放力度增大,对档案内容信息的揭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民国档案整理成果已难满足现有的民国档案工作需要,对民国档案信息作进一步开发,即开展民国档案件级整理工作已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但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是崭新的,我们需要对其必要性、和案卷级整理工作的衔接、应结合档案馆数字化工作开展以及在整理人员启用上如何谋求社会力量的支援等等问题加以认真思索。  相似文献   

9.
我代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热烈祝贺首次民国史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召开。 首次中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华民国史的研究已经初显成果,同时必将进一步推进民国史的研究。民国史研究工作的进展,促进了民国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也必将进一步推进民国史料工作。 历史研究有赖于史料,这是史学家们所深知的。史料种类繁多,但档案是最重要的史料。古来修史,职掌史职的史官和史馆,都以收集典藏档案为首务。所谓“郡国计书,先上  相似文献   

10.
《四川档案》2009,(5):30-31
四川省档案编研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弘扬“治档必治史”的优良传统,盘活档案资源,实践以档存史、以档鉴政、以档育人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是集中典藏1912—1949年间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及其所属机构档案的国家级档案馆,经过60年几代档案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广泛接收、征集,至今已保存有民国档案220万卷(宗)。在二史馆所藏民国时期历届中央政府档案中,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档案虽然数量不多,但极为珍贵,具有极高的史料和文物保存价值,已被列为中国档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存藏于美国各地的我国民国时期的一些政要档案相继开放,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当属蒋介石、宋子文、张学良的日记、信函、口述史等资料。本文就这些民国要人档案为什么纷纷存藏于美国,这些私档在美国保管与开放的情况及其史料价值等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进行了阐释与解析。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甘肃曾发生两次毁档事件》二文(《中国档案报》第391期),披露了甘肃明清档案稀少、民国档案残缺不全的状况及其原因,读来令人感慨。第一次毁档事件的肇事者为田骏丰。田骏丰何许人也?竟敢冒天下……  相似文献   

14.
以"档"说"史",以"史"释"档"。"档·史随笔"栏目将用档案的厚重、史学的视野、文学的笔触,映衬出历史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档案学研究》1991,5(3):94-94
4月30日,山西省档案学会在太原召开“依法治档的规律”学术讨论会。会议共收到论文104篇,经认真筛选,印发了44篇,大会宣读了9篇。这些论文结合档案工作实际,突出研究了依法治档的规律。主要有:1.实行社会主义档案法制的必然性及依法治档的基本规律,2.社会主义档案法规的创立规律;3.依法治档受社会环境影响制约的规律;4.档案法规强制实施的规律;5.依法治档必须以党的政策为指导的规律;6.我国社会主义档案法制建设的曲折道路和发展趋势;7.在依法治档中发挥  相似文献   

16.
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是指档案工作者对蕴藏在档案中的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资源加以揭示,并根据一定原则,重新配置,使之成为系统的新信息,直接服务于利用者的过程。民国档案作为民国时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其本源性特征对利用者印证史实、知往鉴来具有不可替代的凭证参考作用。随着民国史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如何深层次、多渠道的进行研究开发民国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众多领域对其需求,已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一、民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民国档案作为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真实记录,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7.
《历史档案》2011,(3):28-41
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成立中华民国。清政府的统治濒于崩溃,清皇室被迫宣布退位。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上谕档、电报档等档案中,选辑部分宣统三年有关清皇室退位的史料,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09年图书馆史研究开始,到1949年图书馆史研究逐步深入,成果可分:论及图书馆史的综合性著作、通史性论文、地区和断代史论著、专题研究论文和资料等.作者对民国期间这些研究成果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抚顺市档案馆民国抚顺县公署档案总计2.6万余件,记录和反映了1906年至1931年抚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是抚顺清末和民国历史的真实写照.它是抚顺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最珍贵的档案,2007年经省档案局列入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范围.抢救保护、整理保管、开发利用这部分档案对于抚顺市档案馆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开发能力、加强抚顺民国史研究和开展宣传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抚顺市档案馆于2011年初建立了"民国档案4D工作模式",即由档案整理(Dispose)、档案数据库建设(Data base)、档案发掘(Detect)和档案开发(Develop)四个阶段、四项功能构成的民国档案系统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档案界很多同志,就档案馆工作与历史研究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发表了很多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有几种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档案馆的编研工作是历史研究工作,编纂档案史料是档案工作者参加历史研究的主要方式,是一项重要的历史研究工作,是长久地保存档案史料的重要方法,也是历史档案工作的方向。第二种意见认为:研究档案就是研究历史,档史不可分,治档必治史。档案馆研究历史应成为治史之主流。第三种意见认为:档案馆搞历史研究的做法不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