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但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因为能力是自我获得知识的手段和源泉。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通过种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能力。下面谈谈笔者在心脏血液循环教学过程中的几点见解 :1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智能的极重要的源泉。观察对于理解事物的深度 ,吸收掌握知识的容量 ,智力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观察对于学生来说 ,犹如植物需要阳光那样必不可缺。在课堂教学中 ,先用简洁生动的语言 ,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人的心脏就像一个压力水泵 ,年年月月彻底不停地工作 ,据医科专家测定 ,…  相似文献   

2.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持久的知觉活动,是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基本途径,是智力活动的开端和源泉。在科学课上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去发现,在提供有结构的材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意识和习惯,在交流汇报中让学生对观察内容进行修正与重组,从而  相似文献   

3.
实验和观察是化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实验具有直观、形象、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实验,是物理知识的主要源泉,也是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物理概念和规律大多是从物理实验中导出的,没有观察和实验,就学不好物理。因此,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实验有两大类:一类是老师在课堂上做的演示实验,一类是学生分  相似文献   

5.
1 培养兴趣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探索知识的源泉,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前提.如我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学生实验时是这样开场的:烧开水,大家都知道如何把水烧开,但你们可知道水在烧开的过程中有何学问奥妙?如水温的变化有何规律?气泡的大小与多少是怎样在变化的?等等.  相似文献   

6.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的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再加以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学会观察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物理学中的观察是指运用眼睛和其他感觉器官,直接或借助其他仪器对物理现象有目的、有计划,反复进行的一种知觉过程。观察是思维的知觉,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学会观察是物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是有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扩大和巩固化学知识,也使学生获得实验技能、技巧。同时,实验教学还具有三大素质:科学性素质、兴奋性素质和教学性素质,它能把知识、智力和能力三者融为一体。观察打开了人的思维阀门,对现象的感知越充分、越全面,思维就越有源泉,越有助于获得真知。因此以实验为中心组织教学是观察、思维、实践的最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感实验教学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观察能力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的能力,观察是思维的源泉,对现象的感知越充分、越全面,就越有助于思维而获得真知。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培养其他能力的基础。教师要根据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9.
初中学生写记叙文时,"真实"地记录生活,"白菜"萝卜"流水帐,你说他没写好,他振振有词:"我的生活本来就是这样."我们说:有必要让学生知道"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艺术真实"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提炼加工而成的,而非生活素材的照搬.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段话说明了知识是想象的基础,想象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真正掌握知识,必须有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激发  相似文献   

11.
如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美术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三点肤浅的体会: 一、在实境观察中激发兴趣 美学认为,美的存在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等几个方面,而这些美都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也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因此,美术教学如能把学生的美术活动与现实生活中的美联系起来,在观察中发现美,进而激起学习美术的兴趣,学习效果无疑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限制,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想象就成了创新阅读的基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一 "细察灼见酿华章",这句话概括了观察和作文的关系:观察是作文的基础,作义离不开观察.生活是作义的源泉,但是有了源泉并不意味着就能写好作文.写好作文,关键在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对事物的深刻认识.我结合小学生作文教学实践,谈谈观察的重要性和如何学会观察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4.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感官了解周围环境、事物和现象的一种知觉过程,同时又包括有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观察,可以了解现象的特征和条件,认识事物的部分属性和特点,以及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内容,发现相似点或因果关系。因此,观察是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的源泉,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想象是人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和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  相似文献   

16.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亚里士多德说)。也就是说,想象力对人类社会的创造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课标指出:"运用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想象的能力,特别是重视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创造性想象能力。以下是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试着分析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观察是人们探索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前提,是全面、深入、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现问题的源泉。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谈及他为什么能做出重大贡献时曾经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发觉那些在时间上极易消逝的事物,并对它们进行仔细观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科的源泉,也是物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的产生、建立和发展,物理知识的教  相似文献   

19.
胡再芬 《语文天地》2015,(11):55-56
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著名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写道,“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有了想象,人类才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理解和技艺掌握之母."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那么,在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