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亚 《教育教学论坛》2013,(13):277-278
当下网络盛行,电脑、智能手机、各式各样的玩具,进入人们的家庭生活,成为了孩子手中的"玩偶"。对于各种游戏,他们无师自通,玩起网络游戏信手而来,连大人们不能通关的游戏,孩子们也能顺利过关,于是大人们为孩子拍手叫好,为之助威。有的家长索性放任,任由孩子玩各种游戏,从不过问孩子玩多长时间。他们忽视了网络游戏会给孩子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危害,这些危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关心孩子的成长正是父母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现代教育观要求家长要在爱中学会科学地评价孩子。正确指导孩子玩是家长教育幼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掌握指导孩子的方法。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认为:孩子玩玩具只是消磨时间,大人跟小孩子一起玩玩具更是划不来,其实不然。玩具游戏是小孩子日常生活中最严肃的活动,是他们文化和心理上获得的第一个成绩。大人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可以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帮助孩子发展主动性、好奇心、想象力和发现精神,克服眼前与过去的复杂的心理困扰,促进体力、心理、社会道德和智力的健康发展。我的孩子五岁半了,我给值买了一部四轮童车,并真心地参与孩子的玩童车游戏,注意研究孩子的心理状态。一、引导孩子的探究心理。孩子看见崭新的童车,喜爱之情油然而  相似文献   

3.
孩子都爱玩,玩就是一种自发的探索。孩子在玩中所体现出来的积极主动性正是孩子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起点。这是一种需要爱护和发扬的学习动力。对孩子的玩,若不加引导,就可能发展为“调皮捣蛋”,惹来麻烦;若精心引导,不仅能把握好方向,还会收到出乎预料的效果。因此,我们“玩个GO”栏目会陆续刊登一些家庭游戏,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动起来,让孩子在游戏中“认识环境,接触环境,以致创造环境”。  相似文献   

4.
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普遍重视子女的发展与教育 ,在开展游戏方面有以下利弊 :首先 ,父母愿意抽时间陪子女玩 ,但不会玩。面对自己年幼的孩子 ,当今的父母大都不吝于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他玩 ,但由于对孩子的心理需要了解不多 ,不知道孩子在玩耍时的某些特殊的要求 ,不懂得孩子游戏的特点 ,只好凭自己的意愿来教或引导孩子游戏。刚开始孩子也许还喜欢 ,时间一长就不愿意跟父母玩了 ,令不少父母有“费力不讨好”的感觉。其次 ,父母愿意投资给子女买玩具 ,但不会买。据调查表明 ,家长在子女身上的投资主要在上兴趣班、买图书和玩具上。在商店的玩具…  相似文献   

5.
游戏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家长指导孩子游戏时应该做到: 一、热情支持、鼓励孩子游戏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玩游戏,使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并且为孩子创设游戏的条件。首先家长可以选一个光线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用桌椅将活动地方围起来,形成一个游戏角,这可增加孩子游戏的情趣。其次,家长要提供玩具,玩具是孩子游戏的工具,也是孩子学习的一种形象的启蒙教科书,孩子游戏离不开玩具,年龄越小越如此。家长还要为孩子寻找游戏的同伴。孩子在游戏时常因缺少同伴,而降低了对游戏的兴趣,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和邻居孩子一起玩,自己也应尽量抽时间和孩子一起玩。  相似文献   

6.
关颖 《家庭教育》2011,(12):10-11
当孩子刚刚学会说话、走路,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参与意识”是很强的。见大人扫地,他会抢走你的笤帚,非要自己扫;见大人洗碗,他会卷起袖子学着你的样子动手干;见爸爸修自行车,他也会拿着工具敲敲打打。他们把和大人一起干活看得像做游戏、玩玩具一样有趣。  相似文献   

7.
从出生到三岁,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父母一定要重视这一时期对孩子的教育。从我们幼儿园的情况看,那些懂礼貌,守纪律,对同伴友爱,学习兴趣高,智力发展好的小朋友,家长都重视三岁前孩子的教育。如有位家长说:“我们从小不娇惯孩子,孩子做错了事,与他讲道理,让他自己想通,认错,这样才会知错改错。”又如有位家长是这样做的:从小给孩子准备足够的玩具,让他学会玩,大人有空时陪他玩,玩时有始有终,使孩子慢慢地养成做事认真的  相似文献   

8.
我的儿子进入幼儿园小班后,逐渐对大人玩扑克牌发生了兴趣。我认为,与其让孩子跟着别人去学玩牌,倒不如有目的地由我们家长教他一点玩牌方法,既可在“玩”中让孩子提高计算能力,又能活跃家庭气氛。我和爱人、孩子一起玩了以下一些游戏: 一、认数字我们把A当1,让孩子辨认从1到10十个数字,每种花色都会辨认,再教孩子数数和认  相似文献   

9.
可爱的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们在带给家长无限快乐的同时,也会给大人添点儿“烦恼”。个案一:阳阳已经4岁了,但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买新玩具时,都是让妈妈把玩具拿回来,然后他亲自打开包装开始玩,而且是一个人玩。如果阳阳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爸爸帮他把玩具拿回来都不行,非  相似文献   

10.
<正>时常有小班的家长问我:孩子只对一种玩具感兴趣,对其他玩具视而不见,这样会不会有问题呢?有家长还故意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收起来,以期望他能换其他玩具玩,但换来的却是孩子无休止的哭闹。那么,孩子只喜欢玩一种玩具,到底是不是有问题,需要及时纠正吗?小班孩子能力相对较弱,能自己吃饭、喝水、如厕、穿脱衣服就很难得了,面对陌生的外部世界,他们感到难以掌控。当接触到玩具时,他们可以进行各种“研究”,在一次次重复把玩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现在已被广大家长所接受,突出表现在家长给孩子买玩具时的慷慨大度上。据调查,95名儿重中家长每月给孩子购买一件以上玩具的,就有49人,占调查人数的51.6%;从观念上来说,有62%的家长都认为购买玩具应买孩子喜欢的玩具,只有这样才能使玩具更好地发挥作用。那么,除了玩具,还有没有孩子喜欢玩的别的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调查表明:3至6岁的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喜欢游戏材料,如泥、水、沙、石子、树叶、小棍、小瓶子等,在各年龄阶段儿童最喜欢的玩具类型顺序中,游戏材料均能排在前三类,这就给我  相似文献   

12.
玩具是专门供给孩子游戏的物品和材料。许多家长、老师认为,玩具是孩子的“良师”,是孩子的“益友”,只要给孩子玩具玩了,自然而然地就能促进孩子的发展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玩具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载体,玩具既可以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他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也可能会阻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许多不良的心理行为习惯。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研究:如何通过玩具这种载体来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了使玩具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根据…  相似文献   

13.
吴军 《成才之路》2012,(15):98-I0018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就是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勇敢面对,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 有一次和家长聊天,一位家长说:“孩子不喜欢收拾东西,给他买的那套玩具他很喜欢,可是玩后又丢得到处都是。”我就问这位家长:“那你接下来是怎么处理的呢?”她说:“我只能帮孩子收拾好呀!”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在遇到孩子不负责任的行为时,基本上都是先讲道理,不听就批评,再行不通就责骂,接着就自己无奈地收拾。  相似文献   

14.
答:帮助孩子学画画,家长不能采取简单和生硬的做法,首先要了解学画画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还是来自孩子自己的需要?是让孩子自己画得满意呢?还是让家长满意?是让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玩”得开心?还是家长希望得到一幅认为“美”的作品重要?有  相似文献   

15.
小朋友从画报、广播、电视中看到或听到了许多有关老山前线解放军战士英勇反击越寇的动人事迹,都不约而同地带来了各种玩具枪、手榴弹,冲冲杀杀地玩起了“打越南鬼子”的游戏。这就要求老师应适时地把他们自发的玩耍,引导成为有目的、有组织的创造性游戏。在创造性游戏中,应“放手”让幼儿自己想,自己玩,老师毋须把主观意图强加给孩子,这并非说可以撒手不管,而仍需要适当点拨引导,帮助孩子更好地玩,而且,教师的“导”应贯穿游戏始  相似文献   

16.
许多孩子一呆在家中 ,就是玩玩具、看图书、看电视 ,此外似乎再没有别的内容了。于是不少家长抱怨今天的孩子没有玩的或者不会玩。其实 ,儿童游戏的天空是很宽广的。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家庭中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它可以是孩子自己借助玩具模仿和反映家庭生活的角色游戏 ,也可以是用建构拼插玩具来拼搭一件东西的结构游戏 ,可以是利用拼图、棋类、魔方、套塔、套盒和镶嵌板等玩具进行的智力游戏 ,也可以是玩各种如球类、儿童两轮或三轮车类等运动器械玩具的体育游戏 ,还可以是用电子游戏机来玩的游戏。此外还有民间传统游戏 ,在游戏…  相似文献   

17.
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 ,交钱上幼儿园 ,是为了让孩子多学点知识 ,幼儿园不能成天让孩子玩。家长们的担忧有其自身的道理 ,希望孩子能从小打好基础 ,长大了更好地立足于社会。那幼儿园为什么要让孩子玩呢?游戏究竟能带给孩子什么呢?笔者认为 ,要让幼小的孩子具有综合的素质 ,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 ,游戏应该是最好的途径。一、游戏能让孩子享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每个正常的孩子都需要游戏 ,这不仅仅是因为游戏满足了孩子好动、好奇、好模仿的特点 ,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需求 ,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手段 ;更重要的是游戏还能给孩…  相似文献   

18.
儿童喜欢游戏,更喜爱玩具。为了让孩子爱玩,玩得好,为他们购置适宜的玩具是必要的,但并不等于说玩具买得越多越好。家长不仅要重视玩具的选择,更要注意玩具的给予方式,充分发挥玩具的效能,  相似文献   

19.
“老师,他拿走了我的玩具。”孩子向我哭诉。我想告诉她,你们应该友好,互相谦让,可这时,我不由想起自己儿时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不满和敌对的情绪。这些情感在当年都是不允许表达出来的。必须做出谦让别人的样子,愿意让别人玩自己的玩具。因为大人总说:“好孩子要懂得谦让。”现在,我作为大人,却差点儿用同样的方式教训孩子,这不能不让我再次提醒自己,要站在孩子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20.
受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托班孩子动作的协调性、情绪的稳定性、注意力的特久性都比较差。所以,他们的成长更需要教师的帮助。那么,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更适合托班孩子的需要呢?1.座位的安排。刚开始时,我们给托班孩子安排的座位同小、中班一样,6人一组。结果发现,玩桌面游戏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玩玩具上,而是集中在抢玩具上。因此,老师的精力不能用在指导孩子们的操作上,而集中在平息孩子间的“战乱”上。而且,托班孩子还不会在一起合作,他们更喜欢独自一人玩或两三个人一起活动。于是,我们把他们安排成两三个人一组。一段时间下来,情况明显好转。桌面活动时,他们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