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众所周知,百分制能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却无法测量学生关于学习的兴趣、方法、态度、意志等心理品质。要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就必须跳出百分制“怪圈”,就有必要探索多雏度的评价方式。笔者认为,“等级 特长 评语”的评价,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这种评价方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们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采用的是百分制。这种评价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其片面性,它只能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无法测量学生的德育成果、爱好特长、个性发展等,也就是说,无法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出合理的综合的评价。百分制评价方式的另一弊端,是人为地激化了师生不必要的分数竞争,使  相似文献   

3.
记者获悉,南昌印发了《南昌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其中规定,小学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今后,也将改革小学生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实行“百分制+等级+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不公布学生排名;今后将对中小学和学生进行“绿色评价”,重视学生成长记录.  相似文献   

4.
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中小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应由百分制改为“等级+评语”式的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  相似文献   

5.
烟台市专页     
小学素质教育改革实验 自1991年起,烟台市就开始探索如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全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基本思路。这项实验的基本内容是“三制、一管、两提高”。“三制”是指:1.改革考核制度。取消乡镇以上的统考,取消考试成绩百分制,取消期中考试。对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素质发展情况。用评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在思索,使用什么样的评价体系能够让 所有的学生每天都能在非压抑的状态下高兴而勤奋地学习呢? 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对传统的“百分制”进行改造和调整,初步形成了一个粗糙的框架,名其曰“新百分制”。以此作为从百分制向等级制过渡的方式,并谨以一家之言参与对学业评价方式的研讨。  相似文献   

7.
计分方法应当多样河南鹤壁市6小郭德海主张取消百分制的同志认为,由于“百分制的弊端在于以排队方式给学生造成压力”①,所以取消百分制后,就使“‘棍打心灵’的威胁被解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减轻,大部分学生进入了优秀、良好的行列,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②。事实上这...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等级制,我国在建国初期曾经使用过,那时采用“优、良、中、可、差“五个等级(或用字母A、B、C、D、E代替).后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过于简单而被百分制取代,百分制一直成为我国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百分制的评价方式(特别是片面用考试分数衡量一个学生素质的方式)已严重地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废除百分制、实施等级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个别地区已率先施行等级评价方式,并将以前采用过的“优、良、中、可、差“五级进行改进,变为“优秀、良好、中等、待合格或尚需努力“四个档次(或用字母A、B、C、D代替).……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许多学校相继取消了“百分制”、“排名次”等评价学生的方式,代之以“等级制”。以等级的优良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  相似文献   

10.
一、改变传统的评定形式1 .超越百分制以往我们对学生作文成绩的评定往往以百分制呈现 ,在 60~ 95分间给定一个分数 ,这样既缺少了鼓励的作用 ,也难以准确区分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作文评价时 ,只要发现学生作文有闪光点 ,就可以给高分甚至满分 ,优秀的作文 ,我经常用“百分 +超越分”来评价 ,如 :1 0 0 +1 0等。2 .超越分数制不必每次作文都打分数 ,其实老师作为读者一时也难以给出一个客观的分数。我经常用学生之间流行的小印章如 :小星星、卡通像、小动物图案都来标示学生的作文成绩 ,具体用哪一种或表示什么等级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这些…  相似文献   

11.
周敏 《四川教育》2005,(6):37-37
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百分制来体现的,百分制“一枝独秀”了几十年。然而,仿佛一夜之间,等级制又成“新宠”,有的地方甚至完全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等级制,并认为这是教育、教学的一大进步,是人们教育观念的一次转变和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等级制真的就是灵丹妙药、包医百病,而百分制真的就一天是处吗?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人们已普遍认为,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改变现行的考评制度。美国教育测量专家罗伯特.L.艾贝尔(Robert L.Ebel)曾经这样指出:“评分体制易于成为教育改革争执的中心。”从历史上看,一种观点认为,将学生的成绩量化成分数是理所当然的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取消分数,以便减少分数对学生的危害。前一种观点是绝对主义的,而后一种观点是虚无主义。两种做法都过于极端。为了克服这两种极端的做法,推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学生成绩考评方法,烟台、鞍山等地为此做了有益的尝试,用“等级制”取代“百分制”,用等级加评语的方法评价学生,并初步取得了成效,迈出丁可喜的一步。但是,用“等级制”取代“百分制”不过是评价外在表现形式的改变,而评价的实质却并未发生改变。因为“等级制”和“百分制”只是两种不同评分形式,并不是两种评价制度,二者不存在本质差异,评分形式是建立在评价体制之上的,其根本是由评价体制决定的。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评价制度的实质,首先是评价观念的改革,其次是评价的方法和内容的改革。下面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的学校教育再不仅仅是为分数而服务,教育工作者已逐渐将教育重心转移到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现上来了.这一教育理论可以概括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它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推进全区教育整改,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云岩区教研室开展了“小学学业成绩考核评价”的课题研究,这项教革,要求取消单一的,静态的百分制,实行“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方法.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能  相似文献   

14.
取消百分制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中国教师》2004,(2):25-26
如果有人问现在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而学习”,大部分同学都会说:“为了考试,为了分数”。在应试教育下,考试带来的直接回报是分数,这些看似平常的阿拉伯数字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学生变成分数的奴隶;家长们也会对学校的“减负”措施“阳奉阴违”,重蹈逼子成龙的覆辙。那么取消百分制后,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标准应包括哪些内容?江西省、山东潍坊市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沿袭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 特长 评语”。新的评价体系首先取消了小学生考核百分制,设立优、良、…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初,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中提出“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取消百分制”。根据文件精神,我校对学生语文成绩的评价进行了多次尝试,由百分制到等级制,由一张试卷、一次考试评定成绩到全面、分项、综合地评价学生成绩,已基本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6.
继北京、上海、辽宁等地部分地区的部分小学,以“分级制”代“百分制”作为评价学生学业进展手段后,不久前,广东省又宣布该省所有小学废除“百分制”。随着素质教育的宣传和推进,废“百分制”似成必然。不过对此也还有争论,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分级制”代“百分制”,不论其后效如何,至少向我们透露了以下这么一些信息。1.部分教育决策者已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信息,改变自己的观念,并试图将之及时、大胆地反映到教育实践中。以“分级制”代“百分制”这一似乎不起眼的变动,极为可贵。它体现了决策者的信心和胆识,也给…  相似文献   

17.
龚荣 《现代教学》2010,(1):124-124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巩固、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改强调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再只是甄别,而是突出作业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实际操作中,我尝试改变以往作业评价方式,多通过百分制或等第制形式,以“作业记录表”为载体,进一步发挥作业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为什么要改百分制山东烟台市小学考试制度改革课题组小学考试制度的改革,使学生的成绩摆脱了“百分制”的束缚百分制的弊端在于以排队方式给学生造成压力。大多数学生,特别是那些下游的和名次下降的小学生,面对考试成绩,苦不堪言。有的要遭到老师的批评,有的要承...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等级制,我国在建国初期曾经使用过,那时采用"优、良、中、可、差"五个等级(或用字母A、B、C、D、E代替).后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过于简单而被百分制取代,百分制一直成为我国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百分制的评价方式(特别是片面用考试分数衡量一个学生素质的方式)已严重地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废除百分制、实施等级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个别地区已率先施行等级评价方式,并将以前采用过的"优、良、中、可、差"五级进行改进,变为"优秀、良好、中等、待合格或尚需努力"四个档次(或用字母A、B、C、D代替).  相似文献   

20.
王茜 《湖南教育》2002,(3):38-38
改革传统评价方式。首先应注重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给予个性化的评价,摒弃传统的“等级制”和“百分制”的评价。我对学生的评价经常是这样的:“我比较欣赏你的色彩”,“你挺有创意”,“比上次更棒了”,“如果再精致点会更好”,“你似乎还没完全理解我讲的透视,能和我谈谈你对透视的看法吗”。虽然,这样做的确使我的工作量升级,可这种建立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皮格马利翁”的心理效应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有时,我也采取面批的形式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