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效课堂有"三宝",即双色笔、活页夹、纠错本.学生在做题时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要学生"珍视"自己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废"为"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学习服务.因为每一个错误,都会暴露出自己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完美流畅",往往不顾或者逃避"错误"这个生成的资源,不暴露学生的错误,不考虑学生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急于寻找正确的答案,从而丢失了课堂中很多难得的"亮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抓住这种数学教育的契机,让错误演绎课堂的精彩呢?本文试图通过课堂实例,现将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3.
正爱因斯坦曾说过:"认为用强制的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兴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源泉。人们对天空有兴趣,才会用望远镜去观察天际,用嫦娥三号去探访月球,用宇宙飞船去星际遨游,进而去发现宇宙的全部秘密。人们对生活感兴趣,才会去发掘生活的美,用手中笔、口中歌去讴歌现实生活中的真理、善良、诚信,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和谐,越来  相似文献   

4.
<正>一位教育名家说过:"课堂,是孩子们出错的地方。滴水不漏、难容错误的传统数学课堂,让我们备感很多的无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思维发展的教育资源,巧妙点拨,有效利用,发展思维,实现创新,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如何才能走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来源于课堂,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结果.教师如果能把"错误"当成一种资源,在数学教学中加以巧妙运用,即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巧用"错误",突破教学重点,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学生思维出现障碍,往往以错误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些错误之处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已是当下的共识,但真正做起来并非易事。笔曾听过无数节观摩课、优质课、研究课,这些课课堂表面上一片热闹,讨论声不绝于耳,实际上教师们仍不自觉地陷入“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的魔圈,其实质是一言堂,教师一人包打天下。为此,笔常常反思: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大包大揽,剥夺学生的思考?经过实践,笔认为,教师不如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出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教师只在关键处作适当导引,以免讨论偏离话题,这样,既加深了对学生的理解,又发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批判意识,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7.
<正>清朝的颜元曾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数过不改,也徒伤情;奖长易劝,也且全恩。"意思是数落孩子的错误,不如表扬和奖励孩子的长处。而西方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指出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赏识教育应运而生,其要义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  相似文献   

8.
《家长》2015,(3):13-15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信,即使学习,所学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实和诚信为主。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错误就不怕改正。做人如此,做家长亦如此。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总结出,做好家长首先要做到四点:一是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二是要诚信待孩子,不轻易向孩子许诺;三  相似文献   

9.
正"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结合化学课堂实践对学生"错误"研究很少.波普尔指出"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方法."罗增儒主张对学生的错误不仅仅是寻找错因,纠正错误,更要紧的是能深入到学生的真实思维活动之中,通过对错误的剖析达到锻炼学生的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有这样的教育理念:“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由此可见,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亲自全身心参与实践并求证的学习过程留下的印象才最为深刻,老师的“干讲”“演示”与学生的“亲自做”比起来,学习效果要逊色得多。  相似文献   

11.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新课程的课堂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而不是教师完全预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错误是不可预见的,而这样的错误,又恰恰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这些"错误"的信息往往能生成一些新的学习目标.因此,教师要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和挖掘"错误"资源,并将其巧妙转化为新的学习资源,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变学习错误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为师生展开新的认知提供新的方向,促进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放弃错误,也就意味着放弃经历复杂性;远离错误,实际上就是远离创造性。在数学课堂上,天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实践证明,错误是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的真实存在。错误能暴露学生的真实思维,如果教师能有效利用错误信息,正确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巧妙点拨,引出正确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正>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从名师们的教学中看到,他们不仅能挖掘和捕捉课堂中的各种错误,更善于发现其背后隐藏的教学价值,并巧妙地加以利用,使学生正视错误,获得新知,让错误成为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4.
很多同学练字时不愿意临帖,对于教材中的分析讲解内容也不愿意去研读,拿过纸笔就写。可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练字也一样,"百练不如一看",埋头苦练一百遍,不如认认真真看字帖一遍。练字不仅要"手练",更重要的是"心练",希望同学们能心手合一,认真写好每一个字。二十一、日做偏旁,左短右长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会经常出现错误,而这种错误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但要宽容学生的错误,更要通过转变观念,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错误"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提高课堂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一位教育名家说过:“课堂,是孩子们出错的地方。滴水不漏、难容错误的传统数学课堂,让我们备感很多的无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思维发展的教育资源,巧妙点拨,有效利用,发展思维,实现创新,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如何才能走出错误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有效提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有效提问。一、提问要具有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如果对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就能唤起其探索问题的积极  相似文献   

18.
只要犯过的错误不再犯第二遍,做过的题型真正掌握,考试就会变得相当轻松。做到这一点的同学并不多,也许是因为太相信自己的记性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个总结本吧。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错误,很多人都会想到粗心,粗心当然是错误形成的原因,但是不粗心就一定能避免错误吗?把错误笼统地归结为粗心,不做具体分析,结果只会掩盖真正的原因,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真倾听学生错误的思考过程,不但会找到错误的真正原因,还会发现错误想法中有很多精彩。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让错误闪亮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手段。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应掌握提问的技巧和方法。一、提问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