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年后,便主持重修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重修的岳阳楼落成,滕子京便将岳阳楼的建筑结构、四周风光及唐代诗人的作品写下、连同一幅《洞庭湖晚秋图》一并寄给远在河南邓州的好友范仲淹,请他就重修岳阳楼一事写一篇文章。范仲淹不负好友嘱托,于当年九月十五日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这篇千古传诵的美文。  相似文献   

2.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年后,便主持重修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重修岳阳楼落成,滕子京便将岳阳楼的建筑结构、四周风光及唐代诗人的作品写下,连同一幅《洞庭晚秋图》一并寄给远在河南邓州的好友范仲淹,请他就重修岳阳楼一事写一篇章。范仲淹不负好友嘱托,于当年九月十五日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这篇千古传诵的美。  相似文献   

3.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范仲淹亦贬谪邓州。仕途的坎坷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岳阳楼重修落成之际,滕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范仲淹此时最清楚该对滕子京说些什么,遂不负好友之嘱托,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这篇传诸后世的千古美文。一直以来,众多论者总倾向于说是范仲淹借滕子京求记之际,借题发挥,抒写了远大的政治抱负。拙笔以为,《岳阳楼记》称誉滕子京是其重要内容,因为滕子京是先忧后乐这一精神的践行者,而范仲淹只不过是这一精神的传扬者而已。具体论述如下:滕子京在庆历四年春谪守巴陵到庆历七年初调…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5):119-119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范仲淹亦贬谪邓州。仕途的坎坷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岳阳楼重修落成之际,滕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范仲淹此时最清楚该对滕子京说些什么,遂不负好友之嘱托,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这篇传诸后世的千古美文。  相似文献   

5.
岳阳楼 在今湖南岳阳市洞庭湖畔西门城楼上,共三层.精构细筑。气势宏伟。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除守此州,每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重修,并嘱范仲淹撰《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6.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范仲淹亦贬谪邓州。坎坷的仕途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岳阳楼重修落成之际,滕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范仲淹此时最清楚该对滕子京说些什么,遂不负好友之嘱托,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这篇传诸后世的千古美文。  相似文献   

7.
义教初中语文第五册《岳阳楼记》的练习(理解、积累)第三题中第1题是:“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语文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第343页中的答案是:“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由此也可看出他的阔大胸襟,跟一般的‘迁客’不同。”笔者认为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是以此来展现他的政治才干,对其“谪守巴陵郡”而愤愤不平,从而说明他仍是“以物喜,以己悲”的一般“迁客”。依据有两点。一、从《岳阳楼记》中所写的人物来看。可以肯定滕子京是一般的“迁客”。文章开篇写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具  相似文献   

8.
滕子京,名宗谅,子京为其字,河南洛阳人。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春,滕子京遭人诬告贬职岳州(巴陵郡)知军州事,翌年(1045年)重修岳阳楼,从此与范仲淹的传世名作《岳阳楼记》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志同道合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范仲淹亦贬官邓州,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落成之后,修书求记范仲淹。深知滕子京的莫过于范仲淹。范仲淹此时最清楚该对滕子京说些什么。遂不负挚友之嘱托,挥笔写下了传诸后世的千古美文《岳阳楼记》。范仲淹在文章中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  相似文献   

10.
庆历四年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相似文献   

11.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家已有众多的评论佳作。狗尾续貂,我想换个角度说说文中的“异”字。《记》前面一段文字交待《记》的缘起:“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咏罢这段文字,深感范仲淹这篇《记》很难写。“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唐贤今人咏岳阳楼景观的诗赋刻在上面,让你再去写《岳阳楼记》,这不分明要和唐贤今人比个高低吗?唐贤今  相似文献   

12.
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几百年来不可多得的一篇记文。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开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那么,"越明年"是指哪一年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02年12月第1版,2004年11月湖北第2次印刷)《语文》教材注释写到:[越明年]到了第三年,就是庆历六年(1046年)。而  相似文献   

13.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从北宋开始就广为流传,北宋人王辟之曾说:“庆历中,滕子京谪守,治最为天下第一,政成,重修岳阳楼,属范文正公为记,词极清丽。苏子美书石,邵餗撰额,亦皆一时精笔。世谓之四绝云。”所谓四绝,是指经过滕子京重新修缮了岳阳楼,范仲淹作文,  相似文献   

14.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在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收录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课本对“越明年”的注释是:“到了第二年,即庆历五年(1045年)。”《教参》上也是这样翻译的。“越”字被解释为“及、到”的意思。笔者对此注释产生了怀疑。一是在古代汉语中没有看到过“越”当“及、到”讲的,二是滕子京真的如此厉害,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能把巴陵郡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再说本文的主旨不在于表现滕子京的能力。而在于表现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带着疑惑,笔者查阅了一些工具书。  相似文献   

15.
一、真挚的患难之情 庆历五年(1045)谪守巴陵郡一年有余的滕子京决定重修岳阳楼,嘱托好友范仲淹为楼作记,以永世铭记。岳阳楼因历代贤达、文豪的题咏早已蜚声海内,许多人把能为此楼作记视为个人莫大的荣耀和光彩,同时也是表述个人见地,抒发个人情怀,展示才华,传扬名声的极佳渠道,范仲淹欣然命笔,以他坎坷的生活经历、独特的人生感悟,借景抒情,寄景咏志,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完成了这篇超越先贤,辉映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16.
《岳阳楼记》首段中“越明年”句点明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时间。关于“越明年”这三字的解释,历来的注家都解为“到了第二年”(见十年制初中课本六册二十三课注解四)。这就是说,重修时间是在庆历五年了。但从历史资料来看,这个解释是不确切的。《岳州府志》《职方考》篇古迹岳阳楼条目下,载有《宗谅(子京名)求记书》一文。原文开头说“六月十五日”派人赍书赴陕西邠州府范仲淹任所投递。下文写有“去秋以罪得  相似文献   

17.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畔西门城楼上,共三层,精构细筑,气势宏伟。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除守此州,每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著。"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膝子京谪守巴陵郡时重修,并嘱范仲淹撰《岳阳楼记》,岳阳楼自此名气更大。后几度废兴,至清同治六年(1867年)再行修葺。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语文》选用了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对文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一句,课本注译为“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笔者以为这种说法不妥,因为这与“太守”这一官职的发展变化和称谓的事实不符。  相似文献   

19.
《岳阳楼记》是初中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学习这篇文章,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语言,一是真情。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学习、理解。一、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情”在文中的作用《岳阳楼记》,宋代革新派范仲淹应盟友滕子京的函请而写。当时滕子京被贬湖南岳州巴陵郡,作者也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被贬为邓州(现在的河南省邓县)太守。滕子京上任一年后,重修岳阳楼,并将岳阳楼的历史沿革、环境气候、建筑特点等写了一封信,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寄给作者,请他作记。作者即凭借书画中介绍的景物情景,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  相似文献   

20.
“庆历四年春。膝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予作以记之。”这是《岳阳楼》的首段字。教学中,老师往往觉得这段字很平常而不予重视,其实,除了交代作记缘起,它还另有深长意味,另有重要作用在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