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关于历史教学问题,学界有诸多研究,本文试从历史教学与文化判断力教育的关联这一角度来作探讨,以请教于方家. 一、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目的偏差 长期以来,关于历史教学任务和目的的认识,是比较模糊和笼统的。我们经常强调,历史教学就是通过学习历史来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我集邮已有二十年历史,担任中学历史教师后,又将历史题材的邮品作为主要收集对象,并就如何发挥邮票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作了多年的尝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也有了一定的体会和认识。一、集邮与历史教学的关系历史学科是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所有领域。而邮票的内容也极为广泛,从天文地理、文化科技直到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几乎无所不有。丰富多彩的邮票世界,展示了广阔的知识领域,难怪人们都把邮票喻为“形象的百科全书”。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发行的王十万种邮票,所涉及…  相似文献   

3.
一天,爸爸拿着一本厚厚的东西。出于好奇,我打开一看,哦!原来是一本集邮册,里面花花绿绿的邮票有的是山水,有的是珍稀植物,有的是历史人物……我和邮票的火花就这样碰撞出来了。于是,我经常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4.
我刚刚出生的那一年,爸爸、妈妈就开始为我积攒邮票,现在已经整整9大本了。历史的、文物的、书画的、建筑的……什么都有,我经常拿出来欣赏。小小的方寸,能容纳大千世界。它使我  相似文献   

5.
爱女密密不足七岁。也许是受了我这个邮迷爸爸的影响,女儿对花花绿绿的邮票也很感兴趣,俨然一个小邮迷。 我见她如此喜欢邮票,便想何不利用邮票这部“小百科全书”,来让女儿开眼界、长知识呢? 从此,我就经常和女儿一起欣赏邮票。每  相似文献   

6.
“逆反”心理是学生遭受挫折,感受到强烈不满时表现出的一种反抗态度。而“逆反”行为与现象在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以致历史教学经常陷入被动和尴尬的境地。近十年的历史教学告诉我: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逆反”现象的出现不完全在于学生个人和社会因素,而主要在于教师自身。  相似文献   

7.
2006年9月,浙江省进入高中新课程。我校是浙江省重点中学,生源情况比较好。但是,在不到半年的实验中,我的教学压力很大。过去我上课从不拖堂,从不留尾巴,在高中新课程中,我常常完不成教学任务,拖堂成为经常的事。我感觉教材内容跨越性太大,涉及的知识面太广,在模式上打破了过去的王朝体系,不按编年顺序,专题本来就够深的了,再加上中外历史混编,真让我举步维艰。我有压力,学生也不适应。学生经常反映历史的东西太多,老师讲得太快,知识太零散,比较难记忆。我省初中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高中统一使用人民出版社的版本。我在寒假中认真反思,觉得只有调整高一教学的基本思路,才能走出困境。这里面有教学理念问题,更多的是教学对策必须调整。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我结合个人集邮的爱好,找到了一个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开展集邮活动,促进历史教学。 一、结合邮票讲历史、讲邮识。 我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邮票,组成专题邮集,作为辅助教材,上课时向学生讲解。如讲《中国历史》第一册“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一节,我出示黄帝陵邮票、首日封和极限明信片,使大家知道了黄帝陵在陕西省黄陵县和三枚邮票上的知识——黄帝陵、人文初祖殿、轩辕柏的传说故事,同时还懂得了什么叫特种邮票、纪念邮票、首日封和极限明信片的集邮知识。在讲秦灭六国一节中的“赵国派老将廉颇带领大军坚守长平”和“秦朝的疆城”、“秦的暴政”等内容时,出示京剧谱邮票中的廉颇一枚和万里长城、秦始  相似文献   

9.
邮票,被誉为国家的名片,小小方寸之间尽现大千世界。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风土民俗、科技发明、文物古迹、文化典籍等往往是邮票的重要题材,而这恰恰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历史教师如果能科学地运用邮票开展科学活动,对增强历史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邮票,尤其是纪念票不仅内涵历史信息,而且,它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是历史教学的优质资源,也是测量命题的绝佳材料之一。2007年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新课程初三历史考试“主题式简释与问答题”的第2题,就利用了一枚1942年7月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纪念中国抗战五周年邮票。初稿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许多人爱好集邮或者喜欢邮票,因为设计精美的小小邮票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给人以无限的乐趣。任选一项,写下来。*邮票中的……(历史、自然风光、伟大名人、科学、文学作品等)*我和集邮*为某张邮票写说明  相似文献   

12.
许多人爱好集邮或者喜欢邮票,因为设计精美的小小邮票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给人以无限的乐趣。任选一项,写下来。※邮票中的……(历史、自然风光、伟大名人、科学、文学作品等)※我和集邮※为某张邮票写说明  相似文献   

13.
历史比较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和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经常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历史比较法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地,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相似文献   

14.
时下一些教育教学类报刊文章在给师生角色定位时,经常使用这样的观点: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以此来说明开放、民主的课堂,诠释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我以为,恰恰相反,这种说法正是剥夺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造成专制课堂至今仍有市场的又一“为虎作伥”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5.
邮票 ,以小小的“方寸之地”承载着往昔的历史 ,映照着当今的社会 ,因此 ,有着“国家名片”、“形象的百科全书”、“人类历史的缩影”之美誉。其实 ,邮票本身还蕴涵着更加丰富的内容 ,即理性的知识、求善的信念与和谐的美感。邮票与教育教学也有着息息相关、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的今天 ,若能在历史教学中着力开发、利用好这一课程资源 ,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与审美生活等方面 ,构建学生完美的人格精神 ,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下面结合我国邮政部门发行的 2 0 0 1年邮票 ,作一些探讨。一、关注理性生活理性生活是建立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历史资源和历史课堂来实现这一目标呢?这里我谈谈几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7.
我和集邮     
许多人爱好集邮或者喜欢邮票,因为设计精美的小小邮票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给人以无限的乐趣。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项,写下来。1.邮票中的……(历史、自然风光、伟大名人、科学、文学作品等)2.我和集邮3.为某张邮票写说明  相似文献   

18.
现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使用很多图片,达到以图证史的目的。这个做法非常好,但是若教学中教师选错了图片来证明某一历史史实,或者说明某一史实,则会误导学生。教学中,有几幅常用的图片,我们经常出现误用。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反映的是课程专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与价值认定;教材则是阐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专用书籍,简单说,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在目前“一标多本”的情况下,教师是依据课程标准,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来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所以,真正的、真实的历史教学在课堂。因此,无论是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者,还是从事中学...  相似文献   

20.
<正>爸爸经常给我讲邮票背后的故事,他说,邮票就像一部百科全书, “读”懂它们能获得许多知识。他的集邮册里各种各样的邮票可多了,有人物邮票、动植物邮票、美术邮票、风景邮票等等。看人物邮票,从中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