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农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合作办学运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校企合作的开展则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兴衰。校企联合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拓展和延伸。文章探讨了农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联合办学的运作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构建适应农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以推动职业教育院校成为社会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2.
校企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实行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根本途径,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全过程,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共赢,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日益成为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路径,而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其关键所在。本文就当前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解决对策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侯建军 《文教资料》2010,(26):229-231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体现“工学结合”要求的必由之路。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高职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内涵,初步形成了学校、公司、企业、学生和社会“五赢”的局面.为地方性高职院校如何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职业教育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因此,高职院校要高质量地完成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从数量的扩张转向了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的质量。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成为培养高职实用人才的有效途径。不少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由于当前国内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也没有形成可供推广的成功模式,距离真正理想的校企合作模式还有差距,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为此,本刊特意组织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系列笔谈,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有关问题,以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职业教育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因此,高职院校要高质量地完成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从数量的扩张转向了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质量。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成为培养高职实用人才的有效途径。不少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由于当前国内对高职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也没有形成可供推广的成功模式,距离真正理想的校企合作模式还有差距,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困难和不足,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为此,本刊特意组织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系列笔谈,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有关问题,以更好地促进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利于充实并实时更新企业的生产资源、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和谐发展。虽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在政府支持下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校企合作办学定位不准、成本较高、运行机制缺乏、“双师型”教师数量少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积极转变政府、企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观念、降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健全校企合作长期运行机制、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成效。  相似文献   

8.
长久以来,很多高职院校一直将校企合作当成自我成长的关键政策需求,一步步将职业教育变革推到了更深的层次。可是,如果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都寻求与企业合作的话,就出现了个别院校将此作为一份任务去执行,单单注重表面功夫,逐渐偏离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初衷。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校企合作办学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部门机构合作,充分利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模式。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发展较快,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项目越来越多,有效的监督管理,促进校企合作健康运行是我们亟待加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是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在当前企业市场越来越专业化、科技化、复杂化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合作办学的规模和形式,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思路,努力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使校企联合办学与促进职业学校发展形成互动关系,实现院校和企业的互助共赢.  相似文献   

11.
近年国家政策力推教育优先发展,要深化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应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厂中校”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模式。探讨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玉器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分析“厂中校”模式,总结在“厂中校”实践中获得的启示,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以及“厂中校”教学提供了可参考的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合并重组高职院校必须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一大好机遇,科学定位,通过加强专业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优化教师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校企文化融合等举措,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文章阐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现状,分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的校企关系,探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高职院校要构建产教融合机制,就要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认真设计实训方案,注重合作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试析基于职教集团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团化办学是职业院校推行产学合作,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效应尚未得到充分的体现。改变这一现象,需创新政府主导的产学教育框架和机制;建设职教集团的合作载体;建构产学结合的育人价值观。基于职教集团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创建中介机制,推进联盟体制建设;构筑专业群平台,促进职教集团各项建设;建立校企经费核算机制,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面向区域优势产业,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忽略对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重视的问题,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加强职业院校领导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继续推进校企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高职教育模式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研究和继续深化高职院校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方式的多样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坤文  蔡菊 《成人教育》2013,33(1):100-102
文章总结了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经验,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双主体、双导师、多向度、全覆盖、全过程、融入性的校企合作理念。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趋势,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推行校企合作订单教育,为高职院校办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形成一种新的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高职院校新型校园文化,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建设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新型校园文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是办好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基本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多数停留在解决实验、实训基地、学生实习等浅层次的结合上,远没有像西方国家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合作关系。借鉴国外各大高校之间相互合作的经验和模式,从我国校企现有的状况出发进一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道路,为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作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通过参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进一步推进了职业教育改革,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了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对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通过剖析当前高职实践教学现状,指出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实践教学体系、实训环境、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引导促进作用,并指出了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