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试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以人为本"的特征进行了探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体现竞技体育本质的发展模式."以人为本"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特征."以人为本"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以运动员为本、以竞技体育系统的"人力资源"为本、以竞技体育的"欣赏者"为本.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发展到现在,内容已非常丰富。世界各国的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论述竞技体育的内涵,提出了很多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观点。本人根据五十多年竞技体育工作的实际体会,从训练管理角度谈谈竞技体育中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层归类比较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华东地区"六省一市"近年来的竞技体育发展状况和竞技体育实力水平进行详细统计并归类对比分析,旨在得出该地区各省市竞技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各自今后的竞技体育发展提供相应的发展策略、参考依据和理论借鉴,以此来推动和促进华东地区各省市以及我国竞技体育实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辽宁竞技体育优势地位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期及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省竞技体育六十年辉煌历史进行了研究。为了全面、清晰地展示辽宁竞技体育发展的脉络,将辽宁竞技体育优势地位形成与发展划分为两大分期六个阶段,并阐述了不同历史分期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举省体制"为"举国体制"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等方面体现了辽宁竞技体育优势地位形成与发展对我国竞技体育格局产生的历史性影响,旨在为辽宁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影响我国竞技体育战略选择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别从项目布局与管理、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科学训练与技战术创新、区域体育发展、管理体制和基础保障条件六个方面,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府因素、大众体育和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趋势五个方面,对影响我国竞技体育战略选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为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与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阴盛阳衰"是中国竞技体育的一种独特现象,中国女子竞技体育运动以发展快、项目多、实力强、潜力大的特点优于男子的发展.分析"阴盛阳衰"现象形成的诸因素,有利于女子竞技体育成绩的保持和发展,并能为男子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地区竞技体育观赏资源整合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长三角”地区竞技体育观赏资源的结构特征。研究认为区域规模经济和资源禀赋差异是资源整合的客观需要,地区利益、体制及制度障碍、文化与观念差异等是影响资源整合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实现资源整合的策略:促进竞技体育人才流动,重视竞技体育场所整体规划、建设与利用,加强竞技体育观赏市场的制度建设。旨在为盘活竞技体育观赏资源,推动“长三角”地区竞技体育观赏业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等方面对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后,主办省体育的发展现状与今后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分析、总结与探讨,以求更好地开展适应于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建设工作,准确把握山东省体育事业今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并对国家体育发展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竞技体育的社会意义进行论述,认为:(1)竞技体育是宣言书,国家对竞技体育设立了长久目标,竞技体育取得的成就显示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2)竞技体育是宣传队,竞技体育的发展向人民宣传体育文化、提供体育物质;(3)竞技体育是播种机,它在人民群众队伍内播下了体育的种子。同时,分析了竞技体育推进体育公共服务的作用,认为:(1)竞技体育组织制度具有借鉴性;(2)合理的竞技体育制度文化,为体育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3)完善基础设施,为开展公共服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4)高尚的竞技精神,为文化传播提供更加坚实的壁垒;(5)竞技体育人才,是公共服务发展的促进因素;(6)丰富的体育活动,为公众拓展了社会视野。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的整体性特征和体育运动项目分类等方面分析入手,认为我国要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必须走改革发展之路:实现工作重点从竞技体育向全民健身的转移,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并完善竞技体育发展的结构与布局。  相似文献   

11.
新山东体育学院办学基本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山东体院是“寓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体育科研于一体”的训练培地、教育基地和科研基地,它的办学层次要高,以培养高层次的体育人才为主;专业设置口径要宽,多上专业,形成相互支撑的专业群;竞技体育水平和科研能力要强,争取全国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0~2004年《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的栏目设置、所刊论文诸项群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山东体育学院学报》部分栏目设置有独到之处;载文量、篇均页数均低于其他体育院校学报;滞稿时间远远低于其他核心期刊;刊载课题、基金资助以及博硕论文数量与其他核心期刊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3.
侯爽 《体育科研》2019,(3):30-37
“体教结合”是解决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和举措。传统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只重视专项体育技能的发展而忽视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体教结合”更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体育与教育的融合,使得竞技体育人才逐渐从运动员这一单一角色向“学生-运动员”双重角色转变。研究以角色认同为切入口,探讨上海“体教结合”举措下,角色的转变对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影响。选取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少年班学员作为“学生-运动员”样本,选取国家乒乓球青年队及部分省市队队员作为职业运动员样本,使用结构化心理测量工具,对比两类受访者在运动与学业上的角色认同、心理倦怠与动机变量的差异。得出:在上海“体教结合”举措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认同“学生-运动员”双重角色,他们在学业任务中的卷入程度更高;双重角色使运动员在运动任务与学业任务上的主观价值感存在差异,表现出双重角色之间的冲突,但对个体的整体人生规划并不冲突;双重角色之间的转化,对于“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存在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4.
贺龙体育思想是贺龙在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深刻认识和科学总结的结晶,主要包括体育人才思想、全民体育思想、贺龙的体育伦理思想、贺龙的体育交际思想、民族体育思想和军事体育思想6个方面。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贺龙体育思想的精髓,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指导意义,对当代体育教育体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2002-2004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载文及引文等有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类核心期刊的载文及引文等各项指标均有大幅提升,学术影响逐年扩大,其中,《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各项指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与其他核心期刊相比不容乐观,整体水平还不高,尚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期刊的被引量、被转量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是国际公认有效和可靠的个性心理特征测量的工具。本文以山东体育学院女子拳击运动员、非拳击项目女运动员和曲阜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对她们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16PF测试与分析,目的在于指导女子拳击运动员的训练、选材,为女子拳击运动员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个性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帮助她们不断健全自我的个性以适应体育竞技、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与社区体育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是高等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体育改革具有标志性的课题,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有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内体育俱乐部、课内外结合的俱乐部,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与社区体育互动作用,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与社区体育互动的必要性分析,指出高校体育俱乐部从长远的发展思路上对社区体育活动的影响都是巨大。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竞技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竞技体育的一个分支,为了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尽快适应当代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些较为有代表性项目的竞技特点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竞技特点规律,为传统体育项目竞技化发展提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校目前虽未成立高水平运动队,但依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抓住发展机遇,科学定位,以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模式为蓝本制定体育系田径运动队长效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0.
日本鹿屋体育大学与山东体育学院课程设置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鹿屋体育大学采用学分制,山东体育学院采用学时制教学管理体制。山东体院目前开设的课程门类只占鹿屋体育大学所开设门数的1/3左右。建议山东体院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学分制,增加选修课门类比例,开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新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