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也许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对问题学生,我付出了那么多爱,给了他那么多关怀,为什么他不领情?为什么他一点儿进步都没有?”假如我们不是问问题学生为什么“不领情”,为什么“一点儿进步都没有”,而是问自己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还要怎样改进和完善。就  相似文献   

2.
象龟     
我家的象龟可能是“老寿星”了吧?具体有多少岁,无从考证。可看到它跟脸盆般大小的壳;就不由得心存几分敬意。说实话,它长得一点儿也不“帅”:土黄色的背上,均匀地分布着几排整齐的灰色斑点。  相似文献   

3.
徐江  路晓冰  王从华 《天津教育》2013,(13):100-102
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老师的写作课上,学生写作文评论说:“课改之所以没有根本的变化,其原因是药没有换,熬药人没有变,只是换一换汤。也就是说在水方面做些文章,多一点儿或少一点儿而已。这样怎么会有本质的提高呢?”  相似文献   

4.
渴望上网     
唉!最近我可碰上烦心事儿了。这不,昨天早上上学路上遇到最好的朋友李云,他一见我就冲上来,大声叫我: “张小明,小明,我告你吧,昨天我们家电脑上网了!” “上网?我的眼珠飞出了眼眶! 要知道上网可是我一直以来满心盼望的事情啊!虽然我才上初二,可玩电脑已经有两年的历史了,不是我自夸,我的电脑水平已经有一点儿火候了。可我就是没有上过网。小云也真是的上就上吧,喊什么喊?好像想让全世界都知道。全世界?人家美国人有多少上网的?很稀罕吗?瞧把他给乐的! “嘿嘿!小云,那网上──好玩吗?都有点什么呀?你快说嘛。” …  相似文献   

5.
一、走向“分享”的“期望” 在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上。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开始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为什么而来?我满意吗?我为什么满意?有没有一点儿什么遗憾?那遗憾又是什么呢……其中的小小遗憾主要聚焦在:怎样的研讨才更具有激励性和启发性呢?  相似文献   

6.
有一件小小的东西,是咱们咖啡(《课堂内外》粉丝)人人都有的伙伴,它常常和“错误”待在一起,能让你“痛改前非”,猜到它是什么了吗?它就是今天要登场的主角——橡皮擦。  相似文献   

7.
总是在追随     
最近常常听到孩子和他的小伙伴有这样的对话:“我想画芭比公主!”“我也画。”“我不想和小丁做朋友。”“我也不喜欢他。”……他怎么就一点儿自己的主见都没有呢?  相似文献   

8.
刘芳 《班主任》2012,(4):31-32
“作业都写完了吗?” “没有。”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写啊?” “有空再说,能写多少算多少吧!” “上课都听懂了吗?” “我觉得学习这件事跟老师没多大关系,只要自己想学就能学好!”  相似文献   

9.
怎样才能在高考考场上写出精彩的作文呢?我认为首先是作文开头要精彩。精彩作文开头有下面几种方式: 一、引用材料式: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俗语谚语。往往具有很强的哲理意韵和启示作用 例:唐时的风,吹动了多少公子的飘飘白衣?宋时的雨,打湿了多少女子乌黑鬓发?那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他们正痴仰着那张张沧桑的脸、期待祝福的脸、渴望热切的脸。  相似文献   

10.
怎样才能在高考考场上写出精彩的作文呢?我认为首先是作文开头要精彩。精彩作文开头有下面几种方式: 一、引用材料式: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俗语谚语。往往具有很强的哲理意韵和启示作用 例:唐时的风,吹动了多少公子的飘飘白衣?宋时的雨,打湿了多少女子乌黑鬓发?那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他们正痴仰着那张张沧桑的脸、期待祝福的脸、渴望热切的脸。  相似文献   

11.
<正>原题呈现假如有一个神奇的橡皮擦,能抹去人生的各种烦恼和痛苦,但只能使用一次,你会怎么使用它?请自拟题目,写一个故事,不少于600字。写作导引这是一篇需要展开想象力的作文。“神奇的橡皮擦”是一个特殊的道具,它能够抹去人生的烦恼和痛苦。也正因其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从而引发作者如何使用橡皮擦的思考—这也是本次作文故事情节的重点。在写作时,需要考虑为何使用橡皮擦、  相似文献   

12.
对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要准备好一块“橡皮擦”。这不,班级日志上写着,晨晨上课被教数学的周老师批评。下午放学,我找晨晨了解情况,他不服气地说:“周老师故意找茬儿,我上课根本没睡觉,她冤枉我了……”我耐心等他把话说完,然后问他:“你是不是还生周老师的气呢?”他拗着头说:“有一点儿。”何止有一点儿,我看得出,他的抵触情绪还很强烈。如果不及时将他的情绪加以疏导或排遣,肯定会影响他的学习。怎样让他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件事呢?我想了想,对他说:“其实你也很在乎周老师对你的感觉,不想和老师抵触,是吗?”他点了点头,表示接受我的看法。我…  相似文献   

13.
《海外英语》2012,(8):17-17
不知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近期有不少板块都是关于“政治”的。这方面的表达可不少,你掌握了多少呢?  相似文献   

14.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十二星座们站在台上,盯着老师手中的指挥棒,认真地唱起了《同桌的你》,一幕幕与同桌冤家之间的“过节”被缓缓拉开。“把橡皮擦切断了分我一半”、“你今天有多少零花钱”等来自同桌冤家们的话语在十二星座耳边不断回响……  相似文献   

15.
常识道德     
谢有顺 《学习之友》2011,(12):11-11
有一个笑话说,老师问学生:“你今天做了好事没有?”学生回答说:“做了,我和小明一起帮一个老太太过马路。”老师说:“很好。”学生却补充道:“不过,那个:若太太一点儿都不想过去。”虽说是笑话,却值得深思。帮老太太过马路,捡到东西交还失主,  相似文献   

16.
张萌 《八小时以外》2014,(8):108-111
想要做男人心目中的女神,只需要一个标准,那就是身材好,够漂亮!但是,想要做女人心目中的标准男神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女人天生就是爱挑剔的动物,所以你经常会听到她们说:“完美男人最好是帅一点儿,高一点儿,浪漫一点儿,顾家一点儿,幽默一点儿,肌肉多一点儿,再加上很多很多的才华……”对于这个听上去不可能达成的标准男人们嗤之以鼻:“白日做梦,天下哪有这般完美的男人!”女人们则还击道:“怎么没有,请你回去看看休·杰克曼!”  相似文献   

17.
有问有答     
为什么我的建议常被孩子拒绝? 我的儿子上小学六年级了,他似乎对我们的各种指导和建议都产生了抵触情绪。爸爸对他说:“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你也应该看一下!”儿子说:“你看就行了,我觉得我没有必要看。”有一天早晨我说:“今天外面很冷,你要穿厚一点儿。”儿子却说:“一点儿都不冷。”而且穿着很薄的衣服就出了门。我们都是出于好意给孩子提出建议,却遭到孩子的拒绝。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评优     
磨蹭到晚上10点,小王才起身告辞。他把那句说了不知多少遍的话又“强调”了一遍:“肖老师,我教龄短,评不上优秀,加不了分,今年的职称一点儿戏都没有。这事儿全靠您成全了!”  相似文献   

19.
一、德育就是“平常心”有些事往往很难说得清:许多学校,校园里大大小小的标语到处都是,可是有多少教师去关注?有多少学生明白其中含义?又有多少校长将它化为自己的行动呢?不论什么课,总爱进行一番“××教育”,学生说起来也是左一套右一套,可平时的行动呢?……德育工作究竟如何做,是重口头还是重行动?是搞运动还是融于平时的点点滴滴?我们在东方希望小学似乎悟出了许多。本次来东方希望小学纯属偶然,事先也没联系。走进校园,安安静静,干干净净,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没有“客人好”之类的客套,也没有动辄给成人敬礼的礼…  相似文献   

20.
晚上.小主人休息了,文具盒里的文具就争吵了起来。 铅笔小妹妹说:“如果没有我.小主人就不能写字了。”卷笔刀小弟弟说:“还不是有我,你才能写字。”橡皮擦大哥说:“如果没有我,小主人就不能擦去他写错的字了。”尺子说:“如果没有我。小主人上美术课时,就不能画出笔直的线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