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廷在抗金斗争中不要退避,故词旨在呼吁朝廷始终支持韩即将发动的北伐。李泽民同样认为辛是支持开禧北伐的,“元嘉草草”句不是批评韩北伐,而是指责张浚仓促北伐,造成了“烽火扬州路”——金兵烧杀抢掠的后果。还有一种观点是钟振振《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文学遗产》  相似文献   

2.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中学及中师语文教学参考书都说刘义隆元嘉二十七年未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结果失败;中学教参说刘义隆好大喜功,中师教参说此次北伐是刘义隆听信了王玄谟的话。所有这些,都与史实不符。刘裕...  相似文献   

3.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主战文人,一生以北上抗金、恢复中原为理想。开禧北伐中,陆游赞成宋军北伐抗金,对主持北伐的权臣韩侂胄寄予了厚望,同时他对韩侂胄北伐也心存隐忧。这与陆游对当时的历史形势及韩侂胄与文人之关系的清醒认识有关。  相似文献   

4.
太平军是从哪里出师北伐的?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不久,为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派兵出师北伐,那么太平军是从哪里出师北伐的呢?一般同学认为是从天京出发的,实际上稍加注意《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太平军北伐路线,就可发现出发地应是扬州。  相似文献   

5.
关羽北伐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刘备集团丢失荆州,失去了对《隆中对》实施的基本条件。然而,关羽北伐的失败,其原因和责任却不仅仅在关羽一人身上,而是整个刘备集团对当时战略态势判断及战略决策、部署的失误。本文主要从北伐时机、北伐目的、战略部署等方面探讨关羽北伐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元嘉时代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思想活跃,作家辈出,诗歌创作尤为繁荣.本文通过对元嘉诗人创作的分析,勾勒出了元嘉诗歌的时代特征,并给予了其客观公正的评价,认为元嘉文学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进程中呈上启下的转折期,虽然出现了追逐声色形式的倾向,但对后世的影响还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祖逖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民族英雄。本文試图将祖逖北伐的历史背景和有关北伐問题的各方面:例如祖逖北伐时所面临的北方形势,祖逖跟东晋政权的关系,祖逖北伐进軍的功績以及其作用和影响等,依次略作論述。文中所談极其粗浅,錯誤之处希望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8.
气候是导致太平天国北伐失败的一个重要外因。北方恶劣的气候不仅对太平军北伐将士产生影响,而且严重影响北伐军后勤物资的补给,从而对北伐战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185■—1855年的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战争的成败是由多元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北伐的失败也是如此,它是多种战略要素合成的产物,这些要素在不同阶段发生不同的作用,需要严谨求实地展开横向的系统考察。据笔者分析,北伐失败的主要战略因素是:1.天京统帅部的北伐战略方针从总体上制约着北伐的全部过程作为统帅部的决策人——洪秀全、杨秀清,规定了明确的进军方向和战略目标,要求林凤祥、李开芳疾速挥师,北进畿辅,从而将复杂多变的战争简单化。洪、杨缺乏对形势的冷  相似文献   

10.
背景材料:1926年7月开始的国民政府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最重大的军事行动。北伐战争不到一年,革命形势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推动了工农运动的蓬勃高涨,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2006年是北代战争80周年纪念。阅读下面两幅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1的太平军北伐与图2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在主要斗争对象和进军区域范围上有什么差异?[太平军北伐的主要斗争对象是清政府,主要进军区域在我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2007级—2010级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女生入学时的体育加试成绩为原始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女生的体育加试成绩的地理分布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100米项目中,皖南地区成绩要好于皖中和皖北地区;在原地推铅球项目中,皖北地区的成绩要好于皖中和皖南地区;在立定三级跳远项目中,皖南和皖中地区的成绩要好于皖北地区;在800米项目中,皖北和皖中地区的成绩要好于皖南地区。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人才大省,江苏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江苏独特的地理文化,苏南、苏北的人才分布呈南强北弱之势。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苏南人才密集的现象,与该地区发达的经济密不可分,而教育则在两者之间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13.
东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因政治和地域的原因而迥然不同,琅琊王氏在南北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两晋之际,王导等人引玄风南下,将先进的北方文化传播到江南。齐、梁时期,王肃、王褒先后入北,将南方的典章制度和文学艺术转输到北方,推动了南北文化融合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东晋南朝民族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南朝民族政策的演变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晋至刘宋元嘉前期,以抚为主;第二阶段是元嘉后期,大规模伐蛮;第三阶段,从元嘉末年到南朝末期,对边境蛮族以抚为主,对腹地蛮夷加强了征伐。对腹地蛮夷的讨伐是逐渐深入的,从元嘉末年至萧齐末期,以讨伐长江中游的蛮族为主;梁陈则主要征伐岭南俚族。征讨重点的转移实质上就是六朝政府的开发行为从长江下游向中游、再向岭南的梯级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自江陵出兵攻打襄樊,不属于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北伐",而只是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的关羽,谋求荆州领土完整、满足北伐时"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隆中对策的前提条件。关羽攻打襄樊的背景也不是"天下有变",因此,也就不存在刘备、诸葛亮的援助计划。孙权袭取荆州后,刘备也没有足够军力援助关羽。关羽兵败被杀也不是什么刘备、诸葛亮的借刀杀人计,关羽死后未得谥号也非刘备刻意为之。  相似文献   

16.
两晋南朝时期,北方流民大批南下,经过侨州郡与土断,南下北人逐渐与土著汉人融为一体。南北汉人之融合,既壮大了南方汉族队伍,更提升了南方汉族素质,为南方社会进步提供了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7.
Lynn (2010a, 2010b) argued that individuals from south Italy have a lower IQ than individuals from north Italy, and that these differences in IQ are at the basis of north–south gap in income, education, infant mortality, stature, and literacy.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discuss several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spects which we regard as flaws of Lynn's studies. Moreover, we report scores of southern Italian children on 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 and a north–south comparison for the PASS theory of intelligence as measured by the Cognitive Assessment System (Taddei & Naglieri, 2006). Both results reveal similar levels of performance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Italian children in fluid intelligence and PASS (Planning, Attention, Simultaneous, and Successive) cognitive abilities.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六朝的东晋是个偏安政权。其间经历了与北朝政权的分庭抗礼;也经历了与北人南迁的和谐共存。在建康中原正统的政权得以延续;华夏文化的灿烂得以传承。在黑暗动荡的政局下,东晋以宽容积极的心态接纳北方文化,迎来外来文明,这种兼容并包的优秀品质,开启了中国文化的新思潮。在六朝经济总体不发达的情况下,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将本土资源和中原文化优势结合,取得了经济上的迅猛发展,使之变为南方的经济中心。建康在六朝的三百多年,创造了极大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是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19.
河南枪会在二次北伐中与直奉军阀的对抗,虽在客观上为北伐的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仍属自发性的斗争,而并非参加革命。武汉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对枪会的争取利用没有成功。枪会的基本属性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仍是受地主豪绅控制的农民自卫组织。  相似文献   

20.
隋初,佗钵可汗卒 突厥汗国因汗位之争引发了内战,隋文帝乘此北征,沙钵略可汗兵败请和,并迁居漠南白道川,突厥的历史,以及内蒙古地区的历史遂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