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在全球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有一种威力巨大的超级病菌"食人菌".(MRSA)目前正在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肆虐蔓延,这种抗药性极强的"食人菌"病例,严重者须截肢,甚至死亡,"食人菌"一时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慌.  相似文献   

2.
王广涛 《百科知识》2021,(13):49-51
中国和日本同属东亚文化圈,本应彼此了解、知根知底;但却经常能听到这种说法,日本是距离中国最近的国家,同时也是距离中国最远的国家.这种奇妙的距离感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就有冯玮教授在《日本风情志》一书中所提到的"风情".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历来把烹饪当做一种艺术,讲究色、香、味俱佳,由此,也创造了食文化.西洋人则把"食"当成一种科学和一种营养学,那么东洋人日本的宫廷菜肴又属于哪一类呢?  相似文献   

4.
2007年至2017年,日本"人间文化研究机构"曾设立了"现代中国区域研究"项目.该项目通过其设立的9个研究基地构建了日本对中国研究的全国性网络,从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展开了综合性的研究.目前该项目虽已不再继续实施,但通过考察这一项目及其各基地的中国研究状况,有利于我们把握日本对中国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趋势及其对华认识,对于我国制定对日政策以及增进中日间的相互了解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炳毅  金萍 《知识窗》2004,(10):4-5
1992年底,德国政府将一批原藏于国家档案馆中的关于1937年底至1938初"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史料公之于世,引起广泛关注.这批史料的公开,给日本朝野那些千方百计想掩盖否定"南京大屠杀"惨案真相的右翼人士以强有力的一击.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对现代科学的体认经由传统"格致"到一般意义"科学"再到广义"科学"的观念演进历程.在沟通格致与科学,厘清"学"与"术",从学理与实践深化科学概念的基础上,以政治与致用为关切的梁启超科学观念,与中国格致学传统、日本"科学"统一观及其政学兼顾的独特身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7.
5S管理起源于日本,是日本工业成功的管理方法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国内及东南亚地区企业中比较流行,被许多成功企业所使用.简要对"5S"管理体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董强 《百科知识》2021,(26):18-25
抗战前夕,在沈阳城以北3000米处有一座规模巨大的军营,这里就是东北军第7旅所驻扎的北大营,也是"九一八"事变的源发地.1931 年 9 月 18 日晚,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随后,埋伏在不远处的日本满铁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向北大营发起进攻.北大营战斗打响后,日军以重兵攻占沈阳城,由此揭开了侵华战争的帷幕.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1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一艘"苍龙"级潜艇"翔龙"号在日本兵库县神户市高调举行下水仪式。据日本媒体预测,"翔龙"号潜艇或将于2019年3月正式移交给日本海上自卫队,可能部署于广岛县吴市或神奈州县横须贺市的海上自卫队基地。日本向来认为该国最大的威胁是具有强大隐蔽性的敌方潜艇,认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看来,罪恶与耻辱是一个客观历史存在,罪恶永远是罪恶,耻辱就是耻辱,罪与恶的性质不是随着主体的消亡而变化的.在日本,有"人死罪消"的传统观念,很长时间以来,日本许多人都已"人死罪消"的传统为借口,辩驳: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人的传统习惯.年复一年的"靖国神社参拜"问题,已经成了中日关系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之一.我们要通过对这种"罪耻观"的分析来透析出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为挽救败局,曾组建了敢死性质的特种攻击队--"神风"特攻队,曾一度给美军带来了心理上的震慑力.与此同时,他们还组建了水下的"回天"特攻队,不过由于效果不佳,对美军影响不大,故一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由于人文精神的过早觉醒,又因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禅文化"思想影响下的文人都追求一种宁静恬适的艺术情趣和一种平淡朴素的艺术情调,并把这种情趣和情调带到生活中,使生活艺术化.每当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望迭,胜衰之变也常会体现在绘画艺术的题材上,而禅道的盛行要求画面之笔墨简而淡、寄托物象、抒写意绪.日本画家在学习中国绘画艺术时,对汉学、汉诗、中国绘画理论都下过一番功夫,不仅能充分理解中国明清、中国绘画艺术之要谛,更能在消化日本古典艺术的基础上充实其精神和技法,因而创造出了不少优秀作品.本文试对"禅文化"下的中日绘画艺术进行了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京瓷集团在生产管理中采用了一种称为"变形虫"的管理方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企业产生了飞速的发展.这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引进到我国施工企业的管理系统中,可以弥补现在普遍采取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希望"号的失望 在人类飞往火星的征途中,日本的火星轨道探测器"希望"号是一个极为不幸的故事.在5年的漫长旅程中,它一直不懈地努力着,似乎显示出它有多么坚定的决心和智慧去克服那接踵而来的坏消息.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强国,然而其在政治大国地位的追求上并不是一帆风顺."普通国家"的战略追求被称为日本的第三次开国,但这次所谓的"第三次开国"在当今国际化的背景下又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呢?这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里文 《知识窗》2004,(4):38-39
在日本东京北部的一幢公寓里,一位业余时间担当生鱼片送货员的壮实小伙子迷恋于电脑显示器,曾一连几个星期与同伙一起在网上冲浪.这位名叫Murata的小伙子去年28岁,当时他思想上萌发了一种可怕的念头,那就是想死.他寻找了一系列日语环球网站,诸如"地下敢死队"、"最终期限"等.在做好充分准备后,他与另外两名匿名网友准备在5月中旬的一个下午自杀.首次见面后,3位年轻人由东京开车向北,6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一个安静的山区,各自服用了安眠药后,同时开始在网站上发布他们自杀的细节:他们坐在汽车里,点上了木炭,他们慢慢地死于一氧化碳中毒.与Murata同住一起的35岁的老兄说:"也许他对未来没有希望,但这也不能让人理解他为什么要寻短见."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历代的地方志中,都有所谓的"凶宅"记载.它们详细地记述不少健康人住进这种"凶宅"后不久,会不明不白地突然生大病,或突然一家老小莫名其妙地相继暴死,或先后几兄妹遇到不幸的事.他们患病后四处寻医问药均不见效.但当他搬出新居后,病又不治而愈.前苏联、美国及日本等49个国家的1692个城乡也有类似的记载."凶宅现象"曾令不少科研人员关注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研究,但长期以来总未弄出个因果,让几代人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日两国的交流发展,日语使用率增加.在现代日语研究中,山田孝雄提出了"格助词"这个术语.在现代日语中,格助词经常被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格助词"で"的用法容易误用.因此,有必要对格助词"で"的用法和意义进行深入研究. 一、格助词"で"的研究状况 传统的格助词有十种:"が""の""を""に""と""で""へ""から""まで""より".格助词用法很复杂,国内有很多先行研究者对格助词"で"进行研究.例如,皮细庚写的《新编日语语法教程》(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中,将格助词"で"的用法归纳为六种,即(1)動作の場所、範囲を表す.例えば、私たちは每日学校で日本語の勉強をしています;(2)時間の限定、期限を表す.  相似文献   

19.
最近,由日本、中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在英国皇家协会生物学专门杂志发现了素有"长江女神"之美誉的长江淡水海豚--白鳍豚"几乎灭绝"的调查报告.该调查小组在去年11-12月的6周时间里,对白鳍豚生活的长江水域约3500公里的漫长路线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无法确认这种颇具神秘色彩的哺乳动物还有生存的迹象.据研究小组成员之一的英国伦敦动物学协会的生物学家萨缪尔·特维博士说:"白鳍豚已经灭绝.这种具有超凡魅力的稀缺物种的消失,是一个严重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浪潮,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日益显示出国家战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美国鼓励大学创新和产学合作的成功,新经济带来的勃勃生机,欧洲联盟由"经济技术一体化"向"共同建设知识化欧洲"的迈进,日本"技术立国"转变为"科技创新立国"战略,韩国建设"头脑强国"战略,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无不说明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引导和进行战略部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