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物态变化知识板块的考查热点主要有这样三个部分:1.物态变化图像的认识;2.物态变化过程的辨析;3.关于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对于图像,我们要能够获得解题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对于物态变化过程的辨析,主要是抓住过程始末物质的状态,然后对照定义;  相似文献   

2.
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以实验为基础定性地研究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在复习中应从温度的变化、热量的吸收或放出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上进行脱察,建立起物态变化概念,并能对常见的物态变化和应用实例作出简单的分忻。在复习过程中为更好地掌握本部分知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熔化和凝固是我们接触物态变化问题时首先面对的两种物态变化过程,对于这两个过程,我们该如何辨别呢?  相似文献   

4.
物态变化的种类比较多,并且涉及到热量的吸收和释放问题,同学们刚开始对能量的转移不是很熟悉,对能量的转移方向较难判断准确。因此,巧记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是学好物态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物态变化知识点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但是,中学物理实验室中缺少能瞬间提供低温的演示物态变化的实验仪器,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提供直观的实验现象,学生的生活经验又少,难以理解物态变化的定义及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因此,物态变化知识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突出这个重点、突破这个难点,选购制冷配件自制"物态变化实验演示仪",利用一种环保型新材料——氟利昂R134a的节流膨胀演示物态变化实验.可以快速演示,现象非常直观、让学生感到惊奇.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受到相似概念和规律的干扰,对物态变化中抽象的定义理解不到位,容易混淆规律,在判断六种物态变化的过程及其吸放热问题时,常会出现错误。基于以上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冰、水、水蒸气为例,提出判断物态变化的类比联想法及结构图学习策略,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从而达到轻松愉快地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叫作物态变化.自然界中有六种物态变化,分别是汽化、液化、熔化、凝固、升华和凝华.其中汽化、熔化和升华过程需要吸热,液化、凝固和凝华过程则需要放热.这六种物态变化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稍稍留意一下你的生活,你会发现它们也在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八年级的学生由于刚接触物理图像,由于“超前”的数学知识造成对图像的各种含义还未能全面了解,特别是纵轴和横轴的函数关系,因此一般从图像纵轴和横轴所反映的数值关系、图像的形状走向特点对物理规律进行探究,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在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一章中常见的图像有:温度一时问(T—t)图像,它可以用来表达固体熔化、液体凝固与液体沸腾,如何通过这几类图像来认知物态变化规律,以下作分类图解说明:  相似文献   

9.
1.好碗也“漏水” 例1 小刚吃冰糕时,把冰糕放在碗里,发现碗中的“水”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冰糕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他用手一摸碗壁,发现碗“漏水”了,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碗壁上发生的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要______热.  相似文献   

10.
物态变化中包含了“雨”、“露”、“霜”、“雪”等学生十分熟悉的自然现象。水的三态变化也是学生从小就熟知的。火箭中用的液态氢燃料 ,家庭用液化石油气等 ,这些都是物态变化有关知识的应用。由此可见 ,物态变化在生活中无处不见。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机会 ,引导学生观察有关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态变化现象 ,并尝试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索自然规律 ,解释自然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一、大自然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大自然中的物态变化现象非常普遍 ,下面从“雾”、“露”、“霜”、“雪”的形成过程来认识其中的物态变化。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1.
物态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最常见的三种状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本章知识的要点是:温度、温度计、物质三态互相转化及影响转化快慢的因素。一、物态变化名称及现象1.物态变化图(如下图)熔化、升华、汽化都吸热;凝固、凝华、液化都放热。2.常见物态变化现  相似文献   

12.
固态、液态和气态统称为物态,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这三种状态是会转化的。物态变化分为吸热、放热两个过程,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常见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解答物态变化问题要抓住以下要点:一是明确发生物态变化的物质是什么;二是发生变化前物质是什么状态;三是变化之后物质是什么状态;四是发生物态变化时伴随着怎样的吸热或放热过程.分析时还要注意有些物态变化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14.
物态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由于物态变化的知识与同学们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1.用手直接拿刚出锅的鸡蛋时,感觉到烫,但当蛋壳表面的水蒸发完后再摸时,则更烫了,以致无法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的要求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在物态变化中的特征 .2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4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有节水意识 .一、全章概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物理》教材充分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是物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品质的载体 .研究《课标》,…  相似文献   

16.
分段函数图像在表示同一个运动或过程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情况时,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能深刻揭示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它在近几年高考中也倍受命题者青睐.下面通过几道考题,从讨论变化过程出发,分析这一  相似文献   

17.
图象选择题考查的是学生用函数的图象方法分析和表示物理量之间关系的能力。在初中物理中常见的图像有:温度-时间(T-t)图像,它可以用来表达物态变化,液体沸腾,物质的比热容;路程-时间(s-t)图像,它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质量-体积(m-V)图像,它可以表示物质的密度、压强;电压-电流(U—I)图像,它可以用来表示电阻、电功率。  相似文献   

18.
图象选择题考查的是学生用函数的图象方法分析和表示物理量之间关系的能力.在初中物理中常见的图像有:温度-时间(T-t)图像,它可以用来表达物态变化,液体沸腾,物质的比热容;路程-时间(s-t)图像,它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质量-体积(m-V)图像,它可以表示物质的密度、压强;电压-电流(U-I)图像,它可以用来表示电阻、电功率.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图像用来表示一些特殊物理过程中物理量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9.
《热学》课标要求:(1)能区分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林楚 《初中生辅导》2008,(30):24-26
物态变化的知识是热现象一章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相近、相似、易混淆的概念多.不少同学在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去分析物州现象时,常会出现很多错误,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