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科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是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是高校的立足之本。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仅代表着高校办学水平、培养质量,更决定着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高等学校只有按照“以高水平的学科为支撑,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的发展思路,把学科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龙头,把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做为高等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核心工程,学科建设水平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结合,使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促进学科建设、实现党员队伍与学科骨干队伍的共建,应当发挥自身优势,构建一系列高效灵活的工作运行机制,包括决策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江南大学成立以后,发展是主题,是根本。我们认为,从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共性问题出发,基本发展战略可归纳为四句话:“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效率治校”。而基本战略的核心问题和实施的中心着力点,无疑应该是学科建设。因为学科建设既是人才、质量、科研、办学效益的综合载体,又是龙头。学科发展的水平是学校发展水平最本质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当前,上海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在把战略重心从大规模的空间布局结构调整和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加强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强化高校承载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三大功能,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其中,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一流学科带动一流大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发展表明,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外延式的数量发展或外在办学形式的变化,还包括其内在精神和价值的提升。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地方高校在发展教育的办学过程中,在找准定位的前提下,努力推进规模、质量、结构以及效益等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保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国际交流等四者之间的互相促进;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办学机制、管理体制应合理科学有效,采取内涵式发展模式,努力推进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博 《林区教学》2010,(7):13-15
学科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是高校办学历史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体现。它不仅代表着高校的办学水平,更决定着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只有把学科建设好,特别是把重点学科建设好,才能推动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
学科建设是高校各项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基础建设。由于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而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的规划和建设是实现上述任务的重要基础,是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反映学校社会地位和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所以高校学科建设在高校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重点学科建设是涉及学校发展目标、前景和地位的十分重要的问题。学科建设的水平直接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实力。几年前,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许多高校提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与兄弟院校一样,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体会到抓好学科建设能带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建校50年来,在交通部领导下,经过历任领导和广大教职工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学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八·五”期间,我校贯彻交通部党组决定,顺利完成了…  相似文献   

9.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不适应,办学模式与办学规模不明确,科研与学科建设不合理,人才培养及人才质量水平不高等,在应对这些问题上,高校应合理规划办学规模,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完善机制、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学科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标志着高校的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及培养人才质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学科建设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国家新一轮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机遇与挑战面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客观分析学科建设的现状和目标定位,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明确学科优势和特色,突出重点学科,实施梯次发展,加强学术队伍培养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优先使一批学科在学科水平上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带动学校各项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的数量、覆盖面是一所高校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办学条件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发展教育、提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的必要条件。本文对全国学位授权点、办学层次及云南师范大学学位授权点和历次申报、获批准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加强学科建设、调整学科结构、加强导师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以及提炼、突出、宣传特色等方面为提高学位授权点申报力度和获批准率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校由外延发展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导的自主发展方式。高校内涵发展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核心,大学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是内涵发展的保障,师资、课程及学科建设是内涵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科研是内涵发展的动力。经多年努力,天津市高校内涵发展有成绩,也有差距,天津高校在发展规划、资源配置、评价机制、教师队伍、课程与学科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改进,将会取得更好的业绩。  相似文献   

13.
随着艺术类高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纷纷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学科建设成效与研究生培养水平成为检验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艺术类高校如何借助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是各高校面临的主要挑战。文章分析了艺术类学科建设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全国各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以科研促教学、促专业学科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日益重要,这就对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水平的高低,除了与科研队伍的素质有关外,科研管理水  相似文献   

15.
质量工程视野中新升本院校学科建设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是高校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是高校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对高校建设的重要需求。它不仅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更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中,高校特别是新升本院校要客观分析学科建设的现状和目标定位,明确办学特色和特色学科,突出重点学科,制定建设规划,加强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学术团队培养,优先使一批学科在学科水平上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带动学校各项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高等学校办学兴校的第一要务.高校要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内在规律.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是学校建设发展的主线和生命线,是产学研发展的基础.通过学科建设带动产学研协调发展,通过产学研协调发展促进学科水平提升,是当前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的一条可行之路.因此,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实现高校学科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高校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的继续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其发展模式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其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未来发展,甚至是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的发展表明,外延式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以及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未来发展的需求,内涵式发展模式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要求地方高校在发展继续教育的办学过程中,努力推进规模、质量、结构以及效益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保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国际交流四者之间的互相促进;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办学机制、管理体制应合理科学有效,努力推进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重点学科评估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卞清 《江苏高教》1997,(4):69-71
重点学科评估探析卞清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学科建设的示范工程,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科研水平、提高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范围的龙头工程。一所大学所拥有的重点学科,常常是该校办学优势、师资实力和科研攻关方向的重要标志。因此,高等院校都十分重...  相似文献   

19.
对新组建的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在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开拓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行深入思考 ,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 ,提出了以质量为核心 ,积极稳妥推进办学规模 ;以师范教育为重点 ,加快多科性大学的建设步伐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 ,努力提高办学层次与水平 ;以国际化为背景 ,建设现代化大学的办学思路。  相似文献   

20.
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办学特色是衡量高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重要条件。科研与学科建设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科建设为科学研究提供基础和平台,科学研究对学科建设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