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三年来,上海市第十中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追求每个学生的最好发展。该校以“做最好的自己”为核心办学理念,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上海市第十中学课程建设方案》和《学习自主、道德自律、人格自尊》德育运行的操作体系为抓手。经历不懈的努力,上海市第十中学建立和完善了学校“自主教育”德育运行的操作体系和“自主发展”的课程建设方案。本期我们刊载该校相关经验与做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2012,(3):81
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坚持按教育规律精致办学,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办学品位。在课程领域,该校构建了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学生为课程主体,以多元评价为纽带,以适应学生发展为目标,以"目标整体、结构多元、尊重选  相似文献   

3.
吴文 《现代教学》2012,(Z1):129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小学始建于1908年,坐落于江南古镇朱家角镇。该校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为办学目标,对学生注重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向上、求实、创新的优秀品质,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在办学过程中,该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开展"学会学习"的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创设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平台。该校语文学科的"童话先导"实验在青浦区乃至上海市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小学语文教学开  相似文献   

4.
周自逸 《吉林教育》2008,(17):43-4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设置为主。新德育课程标准提出了主体性德育目标——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学生完满个性的养成;德育课程内容生活化,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品德结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德育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教学,重视德育实践活动,强  相似文献   

5.
吴文 《现代教学》2013,(4):F0002-F0002
上海市崇明中学创建于1915年,是崇明教育史上最悠久的学府之一。2004年,该校迁入新校区,成为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2007年,该校被评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多年来,该校一直秉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题写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校训。如今,该校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确立了"为了全体师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的办学理念,明确了"理念先进,质量高位,特色鲜明"的发展目标,形成了"自主教育"的办学特色,在注重培养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同时,高度关注学生发展性  相似文献   

6.
在人杰地灵的瓯越大地上有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黄田小学。该校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为办学理念,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牢固树立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德育活校、特色亮校"的  相似文献   

7.
本期重点关注的是学校课程建设。本刊约请了本市几所较有代表性的高中来谈谈学校课程建设的做法:松江第二中学以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为抓手,促进该校课程建设的有效落实;大境中学则以"学生多元评价体系"为特色,加强该校课程建设;上海市第二中学通过实施课程统整,破解课改难题。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
朱莲萍 《现代教学》2013,(10):50-51
德育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坚持这个原则,一切从这个原则出发,学校德育就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我校努力以人的成长为核心构建起多元德育课程体系,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一、丰富德育隐性课程《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十分明确地提出"激活所有学科的德育内涵",这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的隐性课程,是达成学校德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也是与我们全体教师直接相关的艰巨任务。课堂是学校实施"两纲"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  相似文献   

9.
"多多"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不仅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发展,更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守正出奇"为校训,进行了"多多"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利用"多多"成长营促进学生习惯养成,"多多"吉尼斯关注每一个学生,"多多"实践团文化育人,"多多"少年宫练一技之长,"多多"学分卡创新评价。努力体现校本德育课程的多样性,供学生多元的选择,享受多彩的校园生活,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焕发自己的光彩。  相似文献   

10.
本期专题关注的是学校课程建设。本刊约请了本市三所较有代表性的高中来谈谈学校课程建设的做法。上海市松江第二中学以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为抓手,促进该校课程建设的有效落实;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则以“学生多元评价体系”为特色,加强该校课程建设;上海市第二中学通过实施课程统整,破解课改难题。希望这三所学校的探索能给本刊读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11.
《上海教育》2012,(Z2):30-31
拓展型课程与基础型课程、研究(探究)型课程组成了新课程的三大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2010年颁布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改革的目标一是转变学习方式,二是培养综合学力。拓展型课程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发展以及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效载体。拓展型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2012,(5):10-12
百年来,上海市大同中学始终坚持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的育人宗旨,坚持开放创新的课程文化,在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近几年,该校以"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为抓手,继续深化学校的课程研究,对学校的课程体系、学校课程实施模式以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在大同中学百年校庆来临之际,我们将连续刊载该校在课程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本期刊载的是该校在学校"课程统整"上所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也是全国首届十佳创新学校。该校按照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艺术、科技、体育、人文等领域开设了五十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以社团为载体,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兴趣培养,满足学生需求,为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多元发展提供可能。作为上海市创新素养人才培养项目的试点学校之一,该校专设  相似文献   

14.
李颖 《现代教学》2012,(6):17-18
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地区、本校学生的基础与需求,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近年来,上海市第二中学以课程改革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在编制学校课程方案的基础上,着重以课程统整为渠道,创造性地实施适应该校实际需求的校本课程,在体育和艺术领域凸显出了该校特色。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初中英语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目标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以"教"评"学",注重教师"预设",对课堂"生成"关注不力;形成性评价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多样性关注不够;以中考为轴心,全面性及公平性凸显不足。有鉴于此,应采取构建"以学定教"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注重"三维目标"的不走样落实;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多样性的关注;切实推进中考改革,促进落实教育公平的策略及措施,促进初中英语课程评价的顺利实施,并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的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2014,(Z1):3
正上海市第二中学建于1902年,1954年被列为上海市重点中学,1964年被确定为上海市教改试点单位。2005年,该校由上海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该校秉承"务本求实、严谨治学"的办学传统,以"德育为先、  相似文献   

17.
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德育实效性为目标,以德育课程系列化为重点,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要途径,坚持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面育人的德育观,努力形成“主体性、体验式、活动化”的德育实施形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2016,(Z1):3
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现有39个教学班,一千六百多名学生,是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该校以"优化适合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之路"为宗旨,确立"每个梦想,值得灌溉;每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办学理念和"开放、多元、独特、自信"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多元潜能。近几年,该校结合办学特色,不断完善与创建新的校本课程体系,有美文阅读课程、CCA课程、足球课程、武术课程及神手飞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现代教学》2009,(9):80-80
我们 本期重点关注的是学校课程建设。本刊约请了本市几所较有代表性的高中来谈谈学校课程建设的做法:松江第二中学以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为抓手,促进该校课程建设的有效落实;大境中学则以“学生多元评价体系”为特色,加强该校课程建设;上海市第二中学通过实施课程统整,破解课改难题。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0.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是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以“引领学生更好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外语见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学校获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荣誉,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上海市高水平体育射击二线运动队基地、全国外语教学实验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近年来,学校全面深入推进“四学行动”,即学生人生导航行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行动、学养课程开发建设行动、学能评价研究实施行动,扎实推进德育、教学、课程和评价等方面的纵深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