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排队时,我们通常讲究"先来后到",先来者先得。但最近一位丹麦的科学家却认为,我们应该遵从"后来者先得"的秩序。这种违反我们直觉的想法真的能行得通吗?这位科学家举了一个具体事例来说明。每当苹果新产品上市时,总是会有人半夜三更就去排队,生怕买不到,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人都半夜三更去排队,并且队伍排得很长。如果规定每次最先接受服务的是排在队伍最后的那一位,那么人们就不会再积极地赶早去排队,而是  相似文献   

2.
现在,我们几乎没有见到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开设《儿童歌唱训练学》这门课程,而作为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如果把教学重心仅仅放在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较强歌唱能力方面却严重忽视声乐教学方法的传授是要付出代价的。笔者认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充分重视儿童歌唱训练相关方面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梅娣 《科学生活》2014,(12):8-9
怎样让你的耳朵保持清洁,却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更有些错误的习惯,许多人不知有多危险。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人的耳朵既能自我清洁,又能自我保护。然而如果你用错误的方法去清洁它们,那么,就有可能伤害耳朵,甚至造成感染。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使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好处。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该重视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当一个十岁左右的儿童踏进学校大门时,他身边的环境、任务、规则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大量的工作,来帮助新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5.
耳朵是孩子感受语言的主要传递途径,倾听是孩子感知和理解语言的一种行为表现。课堂上,如果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旗帜下,不论采用那种教学方式让孩子学会倾听,就会唤醒孩子的耳朵,那么,这些孩子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并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唤醒孩子的耳朵,孩子倾听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所学知识与接受能力掌握的好坏。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唤醒孩子的耳朵,这也是笔者个人的一点看法和体会,愿与大家一起同享。  相似文献   

6.
李萍 《内江科技》2005,(1):38-38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那么数学教师应该运用什么策略去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呢?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我认为可以通过精心预设、及时捕捉、善待差错等策略,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胡娟 《科学中国人》2014,(5S):141-141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在教学中创造乐于教学的情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科学家都十分重视兴趣的作用。兴趣是吸引学生的“磁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一旦诱发出来,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驱使学生去发挥主管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力,把语文这门课学好,那么,如何诱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育改革要求身在一线教学的工作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提问能力则是一个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初中数学是一门培养初中学生逻辑思维的课程,数学知识都呈现出抽象化的表征,如果学生学会提问将会提升数学水平,并有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将在本文中就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进一步提升学生提问能力分享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起步阶段,属于打基础时期,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学的更好,能让学生有一个扎实的基础,这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枯燥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办法让学生愉快的学习,并接受知识。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老师有直接关系。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相对较短,那么我们该怎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改变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愉快的学习数学呢?  相似文献   

11.
科幻变现实 科幻电影里的隐形人来无影、去无踪,飘忽不定、捉摸不透。如果你仅仅觉得这样的事情只能发生在电影或者电视里面的话,那么你就错了。经过无数次的科学实验,今天科学家终于将人们多年来梦寐以求的隐形衣制造出来了。一个人只要穿上这件隐形衣就可以从你的视线中消失,神奇吧!  相似文献   

12.
在经过10年研究之后,法国科学家德阿纳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他的主要观点。他认为,算术的基本概念在头脑中形成的很早,属于大脑生物学范畴。德阿纳说:“数学并不是人类的纯文化活动。所有的小孩都拥有一种独立于语言的能力,称之为‘前数学能力’”。所有的人在来到世界上的时候,都拥有算术的基本概念。这种天生的计算能力在上学期间应该得到开发、培养和丰富。  相似文献   

13.
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摹仿和抄袭。"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多么重要。我们学校教育依赖于教学活动,我认为学校教育要创新,就必须着眼于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人们一直认为,长期待在噪声过高的环境中会有损听力,因此行业标准都是根据人们平均接受的声能来制定的。德国的科学家在花了10年时间,对全球1万多人的听力进行测试后发现,正如所料,在噪声极大的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的听力极差,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生活在安静农村人的听力也同样较差。科学家因此认为,适当的噪声能够锻炼人耳朵的接受能力。例如管弦乐团的乐师和飞机驾驶员虽然工作环境也有噪声,但听力往往非常好;经常去夜总会的人的听力也与不常去的人有些许区别。 (摘自《参考消息》)适度噪声锻炼听力  相似文献   

15.
海阔天空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经济历史学家约翰·科姆洛什认为,一个社会越繁荣,那么生活在其中的人的身材就越高。有科学家认为,人类的生理受到经济的影响。如果人们把身高作为富裕的指标,那么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在数学教学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  相似文献   

17.
如果全球性灭顶之灾真的降临,人类在没有移民外星的能力的情况下,该如何活下去?科学家认为,眼下人类就应该非常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18.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学生如果对最基本的数学概念都不理解和掌握,就不可能把数学这门学科学好,如果概念不清,就会影响定律、法则、公式等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什么     
正某天,英国作家彭斯去拜访诗人伦博尔。在伦博尔的书桌上,彭斯看到了他写的一段关于生活的话:如果生活是一场挑战,那么就去迎接它;如果生活是一份馈赠,那么就去接受它;如果生活是一种责任,那么就去承担它;如果生活是一块神秘的面纱,那么就去揭开它;如果生活是一首歌曲,那么就去歌唱它;如果生活是一段旅程,那么就去走完它;如果生活  相似文献   

20.
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的,其实不然,对于天真浪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分析,不论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是学校、家庭环境对学生自身兴趣的影响都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就像邓小平曾说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