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尽管早在千把年前的公元2000年,我们尊敬的先祖科学家就已预言:人类可以活到1200岁!可今天,当我们真正能活1200岁时,在许多方面,我们还是觉得有些伧伧促促,茫茫然然。今天,是我1000岁生日,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而隆重的  相似文献   

2.
余未人 《今日科苑》2004,(10):20-21
当一个人活到了93岁的时候,她心里想的是什么?这很难揣测。最近我与姨妈的接触,让我眼界大开。  相似文献   

3.
包泽 《今日科苑》2014,(9):69-70
<正>如果你想活到100岁,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到答案。英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普遍长寿。前不久,据美国《读者文摘》报道,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莉莎白·布莱克本、卡罗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总结出五把延缓人类衰老的"钥匙",为你开启长寿大门。长寿"金钥匙"之一——"乐观""人要想健康活到100岁,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彬彬 《今日科苑》2011,(16):62-63
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探寻长生不老和如何有效防止衰老的努力。近日,"消除老化工程策略"基金会首席科学家奥布里德格雷宣称,25年内人类将有50%的几率通过医学控制解决人类老化问题,第一个能够活到1000岁的人将在未来20年内出生。  相似文献   

5.
你知道吗?     
正人活到一百五十岁,世界会怎样?有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年龄极限在120~130岁之间,但是,将其提高到150岁并非是荒诞不经的想法。但另一些人认为,人类活到150岁,现在可能不太现实。哪怕人们普遍都能活过100岁,对于社会而言都是极大考验。为了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人们可能要工作到80岁左右,这意味着老人仍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适应能力。如果人们普遍长寿,世界人口将越来越多。科学家预计,在50~100年后,全球人  相似文献   

6.
正说到睡觉,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假如一个人每天睡眠时间是7小时,那么一周花在睡觉上的时间就是49小时,一个月就是210小时,一年下来累积是2555小时,假设一个人活到90岁,那么他的一生中花在睡眠上的时间就长达229950小时。花这么长的时间用在睡觉上,  相似文献   

7.
活到90岁,听起来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中国人均寿命为73岁,最长寿的日本人,平均才能活到83岁。但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却在一次公益健康讲座上说:"活不到90岁,那是你的错。"其诀窍还是那4句老话——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有氧运动,心态平衡。胡大一认为,这16个字,做到了,坚持了,就等于吃了4颗"长寿丸",离活上90岁就不远了。  相似文献   

8.
人活七十古来稀,以前的人活到70岁就很满足了,但如今已经很少人再提了。为什么?因为情况变了,生活好了寿命长了。过去多数人达不到70岁、80岁,甚至是90岁、100岁的年龄,如今多数人都能达到了。这是现实,是国富民强、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小薇薇 《知识窗》2004,(10):24-25
误区一:要吃得少 加利福尼亚大学做过试验,让老鼠只吃个半饱,结果这些老鼠的寿命比大啖大咽的同类要长一倍.这是不是说,如果吃得半饱的动物寿命能延长一倍,那么人就可以活到140岁?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13,(7):19-19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他们在1985~2004年间对260万生活在牛津(Oxford)地区的人进行的跟踪调查中发现,每年儿童确诊患1型糖尿病的人数都增加了2.3%,五岁以下儿童患l型糖尿病者人数上升五倍,到2004年,每1000名儿童中就有一名患者。15岁以下的青少年患病率也增加了一倍。英国糖尿病慈善组织称,至少有两万英国学龄儿童患有1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今年6月,太平洋和世界其它地区5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科学家云集北京,参加第18届太平洋科学大会。这是一次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医药卫生、教育和文化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国际学术会议,也是太平洋科学协会成立75年来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会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还原人类化石,现在的人们能够栩栩如生地看到自己老祖宗的体态相貌,并感叹进化带给人类的巨大变化.那么1000年、1万年甚至10万年以后,人类可能进化成什么样呢?这恐怕是每个有好奇心的人都希望了解的科学课题.在各种千奇百怪的理论中,一位英国的科学家又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3.
亿万人的宠物──电视发明的前前后后龚维忠人所周知,无线电收音机的应用早于电视机,但是将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研究比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的研究还要早,这一事实却鲜为人知。1843年11月27日,33岁65英国青年电气—程师亚历山大·佩恩向英国专利部门郑重递交一...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想活到100岁,就必须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压力,保持对生活的兴趣,勤于锻炼身体,经常用脑,善于对待失败,积极抓住机遇以及努力向前看。百岁老人有五个特点:一是热爱生活,有幽默感;二是能积极现实地对待任何事情;三是有精神信仰;四是有个人勇气;五是在每个人生转折点都有重新安排生活的出众能力。■教你活到100岁@华宝  相似文献   

15.
《金秋科苑》2013,(20):75-75
明代名医-龚廷贤: 龚廷贤活到92岁,他写的《摄养诗》,是根据多年从医治病,保健养生的实践,归纳出的一套有关“吃喝玩乐”的科学规律。诗的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想活到100岁,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答案。英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普遍长寿,平均寿命高达77.2岁,比仅获得提名的科学家平均寿命高1.4岁。日前,据美国《读者文摘》报道,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总结出几把延缓人类衰老的"钥匙",帮你开启长寿大门。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想活到100岁,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答案。英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普遍长寿,平均寿命高达77.2岁,比仅获得提名的科学家平均寿命高1.4岁。日前,据美国《读者文摘》报道,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总结出几把延缓人类衰老的"钥匙",帮你开启长寿大门。  相似文献   

18.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最大。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这一时期若得到及时良好的培养,将来必定会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政府部门都重新认识到从小普及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如美国1999年制定了从幼儿园到高中普及科学教育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英国1989年开始把小学(从儿童5岁开始)科学列为与语文、数学并重的3门国家核心课程之一;法国从1994年开始从5岁儿童开始“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等等。  相似文献   

19.
《知识窗》2011,(1):63-63
人们常说“绞尽脑汁”.而脑汁真的会“绞”尽吗?人们平常所称的“脑汁”即为大脑的神经细胞.科学家指出.虽然大脑的神经细胞不能像人体其他组织细胞那样会不断分裂更新.且平均每天有1000多个向大脑“告别”.但人的大脑有1000多亿个神经细胞.人即使活到百岁.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宝宝由三人共同孕育?这样一个由"三人共育"的男婴4月6日就在墨西哥出生了,不过直到国际科学期刊《生育与不孕》日前刊载研究文章,具体情况才被外界所知。这个男婴的母亲是一名约旦女性。此前,孩子的母亲经历过4次流产,并生过两个孩子,但其中一个不到1岁就夭折了,另外一个也因为亚急性坏死性脑病只活到了6岁。这些悲剧的发生,是因为这位女性的线粒体DNA中有变母亲基因有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