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国男子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与成绩为基础 ,结合当今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特征与发展趋势 ,找出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对当今男子三级跳远的三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与成绩为基础,结合男子三级跳远世界纪录保持者爱德华兹的技术特点,对当今世界三级跳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技术特征的比较分析 ,揭示了现代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特征 ,找出了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与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助跑速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与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助跑速度的分析,收集整理世界级选手爱德华兹等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比赛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法进一步研究,确认提高助跑速度的利用率和绝对速度的利用率是评价三级跳远技术的重要指标。建议加强力量与技术的结合训练,缩短与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助跑速度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通过湖北省田径队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熊卫在湖南省田径队男子三级跳远组训练过程的分析,认为教练员科学的、极具鲜明特点的训练方法,以及与运动员团结协作,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湖南省男子三级跳远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比例的分析,发现当今世界大多数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采用了速度型技术,速度型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三级跳远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三级跳远第一跳的起跳离地瞬间身体姿势决定着该跳的距离,并影响着三级跳远的成绩好坏,是该项目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为了进一步揭示三级跳远技术的真实运动过程,找出影响三级跳远的内在因素,此研究利用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运动员在三站大奖赛上技术录像,对此加以解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年龄特征、身体形态及技术与训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特征,找出了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世界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世界20名优秀三级跳远的男运动员资料,总结了不同阶段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归纳了男子三级跳远技术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自由式,高跳型、平跳型和速度-平跳型.文章还提出了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及三跳水平速度的测试与关联分析,揭示了助跑、三跳水平速度及速度损失等因素与三级跳远成绩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及其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空间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体系的两大组成内容,即平面技术和立体技术。前者包含物质层面技术和意识层面技术,后者包含衔接腾空技术和技巧难度技术。指出武术套路平面技术的价值取向:“精、气、神”,技击性和艺术性;立体技术的价值取向:“高、难、美、新”;平面技术与立体技术应为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依据近几年国际竞走赛事中的统计可以发现,1996年新的竞走规则的实施,对我国竞走运动员的技术造成了巨大冲击,国际竞走界对“小步幅、高步频”竞走技术风格已经从有争议转变为不接受,国际赛场上不断有我国运动员被判罚出场的现象。针对我国运动员比赛中容易出现的技术犯规应重点研究髋关节运动技术,首次应用立体定点定机摄像方法对2003年全国竞走冠军赛女子10km比赛进行拍摄,选取前8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髋关节运动技术进行研究,剖析运动员髋关节运动技术环节存在的问题,以引起教练员、运动员对髋关节运动技术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对短道速度滑冰项目技术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分析短道速度滑冰竞赛制胜的原因,认为取得好成绩的核心问题是技术突破问题:运用最先进的运动技术,或改革已有的运动技术;运动技术的突破有2种机制:依靠自身的创新和依靠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运动技术体系的动态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是短道速度滑冰项目运动成绩进步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运动技术诊断的一般流程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运动技术诊断中的具体案例,详细地讨论了运动技术诊断的一般流程与方法:发现技术问题.确定运动技术诊断范围;分析技术特点,进行运动技术信息采集;划分动作阶段,提取运动技术特征画面;获取关键数据,进行运动技术数据处理;运用基本原理,指出运动技术问题所在;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运动技术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环节着手,指出背越式跳高腾空动作技术对最后落地缓冲的影响,阐明背越式跳高最后落地缓冲技术与成绩以及运动损伤的直接关系,解释了错误落地缓冲技术的原因和提出纠正方法,为最后落地缓冲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e aims of the study were to: (1) adapt the "double-push" technique from inline skating to cross-country skiing; (2) compare this new skiing technique with the conventional skate skiing cross-country technique; and (3)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double-push technique improves skiing speed in a short sprint. 13 elite skiers performed maximum-speed sprints over 100 m using the double-push skate skiing technique and using the conventional "V2" skate skiing technique. Pole and plantar forces, knee angle, cycle characteristics, and electromyography of nine lower body muscles were analysed. We found that the double-push technique could be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to cross-country skiing, and that this new technique is fas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skate skiing technique. The double-push technique was 2.9 +/- 2.2% faster (P < 0.001), which corresponds to a time advantage of 0.41 +/- 0.31 s over 100 m. The double-push technique had a longer cycle length and a lower cycle rate, and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muscle activity, higher knee extension amplitudes and velocities, and higher peak foot forces, especially in the first phase of the push-off. Also, the foot was more loaded laterally in the double-push technique than in the conventional skate skiing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aims of the study were to: (1) adapt the “double-push” technique from inline skating to cross-country skiing; (2) compare this new skiing technique with the conventional skate skiing cross-country technique; and (3)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double-push technique improves skiing speed in a short sprint. 13 elite skiers performed maximum-speed sprints over 100 m using the double-push skate skiing technique and using the conventional “V2” skate skiing technique. Pole and plantar forces, knee angle, cycle characteristics, and electromyography of nine lower body muscles were analysed. We found that the double-push technique could be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to cross-country skiing, and that this new technique is fas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skate skiing technique. The double-push technique was 2.9 ± 2.2% faster (P < 0.001), which corresponds to a time advantage of 0.41 ± 0.31 s over 100 m. The double-push technique had a longer cycle length and a lower cycle rate, and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muscle activity, higher knee extension amplitudes and velocities, and higher peak foot forces, especially in the first phase of the push-off. Also, the foot was more loaded laterally in the double-push technique than in the conventional skate skiing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方法等,对本选题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世界三级跳远技术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自由发展阶段;(2)以单足跳为主的技术;(3)平跳型技术;(4)以跳跃为主的技术;(5)以速度为基础的跳跃为主的综合型技术。  相似文献   

19.
优秀110 m栏运动员屈蹬式起跨技术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全国重大田径比赛中优秀110m栏运动员比赛实况进行高速摄影,解析有关的运动学参数。发现:优秀110m栏运动员的起跨腿着地技术为近着地、高重心、起跨后蹬技术为类似短跑运动员的屈蹬式技术;表明优秀110m栏运动员的跨栏技术正向跑栏技术过渡,其关键技术是采用屈蹬式起跨技术,符合现代跨栏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篮球比赛位置技术略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鉴于篮球比赛位置技术在理论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就篮球比赛位置技术的概念、运用特点、基本特征等进行了阐述。指出位置技术实质上是篮球实战中技术的 1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在基本位置技术和特异位置技术的层面上对前锋位置、中锋位置和后卫位置的技术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篮球比赛位置技术教学与训练的目标、程序和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