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界定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视角:1.根据美国课程论学者肖特的三维模型,有些人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在世纪的教育场所中发生的并可望能够使教师们积极地参与并卷入到广泛的相互作用和课程决策之中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2.1979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把“校本课程开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职业教育课程话语中,往往是根据三级课程管理框架来界定校本课程,进而把“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它的主要内涵应当是指专业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关于职业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问题,当代职业教育课程话语往往基于政策文本做一些循环论证,或者用校本课程开发所产生的可能的积极结果来证明它的合理性。经验研究与实践探索也许能在一定限度内证明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解读校本课程开发(school basedcurriculum developm ent),缩写词为“SBCD”,又叫学校中心课程规划(school focused curriculum plann-ing)或学校中心课程革新(schoolcentered Innovation),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学者们曾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界定问题做了广泛的讨论,但最终还没有能够达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近年来,我国港台及大陆的一些学者也做出了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学者的不同界定往往反映的是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4.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关于校本课程,学术界一般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的课程开发”这两种说法,我们一般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作为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内容的重要补充,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师生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开展的,旨在满...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在国家课程开发的同时进行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即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3级课程开发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广大教师来讲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课改初期,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了通识培训,但在与一线教师进行有关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交流时发现,广大教师对什么是校本课程的理解还存在误区。归纳起来如下:“校本课程开发是可有可无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自己编教材”;“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开展特色活动”。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校本课程开发是近年来我国课程研究者从西文教育文献中引进的新名词。学者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校本课程开发作出了许多不同的界定,主要有五种不同的界定视角。其实,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应从字面上和内容上加以把握。同时,应该弄清楚与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逻辑学的角度,探讨当前主流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界定存在的不当性。对主流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界定是否反应概念本身的本质属性,是否与概念本身的范围符合进行诘问。同时探讨当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界定对其功能发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存在着课程开设“虚无化”、课程管理“杂乱化”和教材开发“拿来化”等“三化”现象,严重影响校本课程开发。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要努力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完善校本课程实施机制,严把校本教材质量关和建构校本课程开发文化等。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课程变革所遵循的一直是一种自上而下,中心——外围的集权模式,校本课程开发则是要建立一种自下而上、遍地生根的“草根”模式。因此,人们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由学校共同设计并实施的课程变革的模式”。天津中学探究式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初中实验班创办特色的重要组成,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是一个开发和研究的过程。 一、探究式校本课程开发涉及的因素 1.学校本位 课程开发的全部活动要素,从计划的制定,内容的设计到相应的评价体系的建立,都是在实际的教育现场——学校中展开的。 2.以学校为主体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研究,对校本课程及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开发依据和开发原则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论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功能和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有:设计学校校本课程目标,决定学校校本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组织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组织、指导和协调校本课程开发等基本功能。中小学校长有效进行校本课程领导的策略有: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规划、再造与重组学校的组织结构、寻求专业支撑、提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组建高素质校本课程开发的团队、把好校本课程内容质量关、“诊断”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与监控学生的进步、重建学校文化、构建校本课程开发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作为课改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与国家课程达到更好“配套”,体现课程间的“一致性”“、互补性”,使之成为立足现实、与时俱进,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又体现自身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体系,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着力解决的问题。一、转变观念,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努力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常有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叹息:校本课程开发是城市有实力学校的宠物,与我们相去甚远;薄弱学校受条件限制,无力开设校本课程。更有甚者认为:教材就是校本课程……诸如此类观点是对地方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狭隘的理解,甚至是一种误解。校…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及基本程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校本课程开发最早是 1973年 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辖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在这次研讨会上,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意义作了最早的界定。 1974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校本课程开发又一次成为重要的研讨议题。之后,许多学者纷纷就此提出个人的观点与见解,许多国家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浪潮。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  相似文献   

14.
王磊 《教育探索》2012,(4):30-32
校本课程开发对促进我国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准确“定位”,需要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定位”、“类型定位”和“价值定位”入手.而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定位”应包括对情境分析的“定位”、对课程目标设置的“定位”、对课程组织的“定位”、对课程实施的“定位”和对课程评价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一、校本课程开发(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最先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等人于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并加以阐述,此后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界定,使校本课程得以开发并  相似文献   

16.
虽然我国在基础教育中推行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但校本课程开发仍很薄弱。究其原因,人们对校本课程实施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点把握不准是重要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结构。它能够更好地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但是,一直以来,由于课程都是由国家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许多人提出了以下问题:1.非要开发校本课程吗?2.开发校本课程需要什么条件?3.怎样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毕竟是新生的事物,根据人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在校本课程出现的初始阶段,这三个问题是普遍问题,特别是在山区农村,这些问题更突出。(一)开发校本课程是落实…  相似文献   

18.
袁越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4):145-147
"校本课程开发"近几年在教育界提得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得较少.通过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分析我国普通高校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摘要览     
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我们可以经常在教育文献中见到“校本课程开发”一词,也经常听到一些专家在谈论“校本课程开发”,然而,到底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崔允 氵郭 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作了具体阐述。  目前存在一些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误解,如“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自编教材”,“校本课程就是原来的选修课”等,造成这些误解的原因是人们对课程的理解不一。由于课程知识与技能在我国教育学体系中的结构性缺失,人们通常把课程当作一种结果,即教科书或教材。事实上,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过程,更是…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是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下学校权力和责任的体现,作为实验的样本校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开发校本课程要重视课程规划。制订规划方案。界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功能、课程的基本框架.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校本课程顺利开发与实施。在校本课程实施的实践中应凸显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