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年初全体动员到制定全媒体报道方案,从派遣多支小分队深入基层采访到精心打造"走转改"力作,从组织"执政中国"系列重点栏目到特别策划微博报道为主的大型主题分站式采访"你好,中国",从8篇"时代系列"述评到党中央治国理政十年历程纪实……今年以来,新华社通过强化精品意识、统筹新媒体形式、深化"走转改"等,积极创新迎接十八大报道.  相似文献   

2.
为了贯彻落实中宣部领导"大力发扬走转改精神兴起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热潮"的指示精神,根据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整体部署,从2012年9月12日起,北京青年报结合"走转改"推出十八大系列主题报道,下文简要介绍北京青年报前一阶段"走转改"的情况和即将开始的主题报道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3.
徐健 《新闻实践》2013,(1):12-14
钱江晚报推出的迎接十八大报道由多个系列专栏组成。如《两富路上迎盛会》、《重访基层联系点——走转改大型新闻采访活动》、《行进十年》等。这其中,花费心力最多的,当数2012年9月份推出的《闯关十年》系列。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播》2012,(11):2-3
中央电台将"走转改"报道与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工作紧密结合,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细化实施,派出30多路记者分赴各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集中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迎接十八大报道启动以来,各家媒体纷纷推出走基层类的专题、专栏、专版报道,本文分析了将“走转改”与成就报道相结合的新特点,概括来说就是亦“土”亦“新”:“土”是指成就报道适逢新闻界正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的背景,使迎接十八大报道来自基层深入群众,带着些许“泥土”的芳香;“新”是指报道形式实现创新,新媒体手段广泛应用于成就报道,并在新媒体报道内容与手法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上旬,人民日报启动迎接十八大系列报道,报道中注重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紧密结合,并用“走转改”精神改进创新,按“走转改”要求提升实效,同时又不断推动“走转改”的深化和拓展.笔者从观念转换、报道转变、媒体转型等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作为全国性主流媒体,在发展关键点上应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安晚报》主动承担,积极创新,坚持把"走转改"作为迎接十八大重大主题宣传的主要形式,开拓了以都市化平民化视角进行重大主题报道的新形式,形成了不同于党报的报道特色,既丰富了重大主题报道的内容,也有力提升了晚报、都市报在重大主题报道方面的影响力,为十八大胜利召开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2011年9月初,黑龙江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面启动,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传统媒体和现代新兴媒体在内的各大媒体都成为活动主体。如何落实"走转改"指示精神,真正让新闻采访工作体现"三贴近",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成为媒体共同谋划与践行的重点。下面,从三点谈谈"走转改"活动模式创新。首先谈谈"走转改"活动模式与日常报道的融合一、到基层采访更应叫"到基层体验"这是一个"快餐新闻"时代,受众喜欢快餐式浏览,传播者也习惯于快餐式炮制。采访与报道走马观花、人浮  相似文献   

9.
"以小见大"虽然是新闻采写中常用的表达手法,但很多时候,因为对"小事件"把握不当,很难衬托出"大主题"。"小事件"看似微观,却是决定"大主题"的必要条件。从2012年9月12日开始,《北京青年报》推出"家国十年——迎接十八大走转改系列报道",这组报道以"家""国"为背景,通过寻访国家领导人在京考察足迹这一主线,选择基层样本深入采访,反映北京市十年间的建设巨变。作为参与者,笔者采写了两篇报道,分别是《大槐树见证田仙峪村之变》和《一个库区农民的"护水经"与"致富经"》。报  相似文献   

10.
胡志文 《新闻传播》2013,(5):151+153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作为福建省闽西老区的主流媒体,龙岩电视台结合持续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于十八大闭幕后迅速开展"十八大精神在闽西·电视记者走基层"采访活动,动员全体采编人员深入基层一线,报道基层一线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挖掘各级各部门在五位一体建设中的新变化、新举措、新气象、新经验,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有效营造了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1.
会前报道注重结合"走转改"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以及其社属报刊早在2011年8月就启动活动,并开设专栏"走转改".6月上旬,为迎接十八大召开,人民日报社"身边故事看十年"栏目以直接刊发群众稿件开栏.比如10月9日国家电网天津宝坻公司运维检修工王术明撰写的《村里也能用空调了》,从微观视角,说明智能电网改造给村子带来用电稳、电费收缴更加便利的变化,以此体现基层新变化、新面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2012,(11):F0002-F0002,I0001
中央电台将“走转改”报道与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工作紧密结合,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细化实施,派出30多路记者分赴各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集中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北京晚报》努力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相机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主要做法:1.第一时间发动,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北京晚报》第一时间传达动员,将此活动的精神传达到每一位编辑记者.同时,成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领导小组,总编辑担任组长,成员由副总编辑和各主要新闻部室主任组成.领导小组制订了《北京晚报》"走转改"报道工作方案,把"走转改"的任务落实到每个部门,细化到每个个人.不仅一线采访部门的编辑记者要"走转改",二线副刊周刊的编辑记者都要有自己的"走转改"联系点和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与写作》2012,(10):23
9月6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视频动员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新闻宣传战线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大力发扬"走转改"精神,用基层鲜活实践成果反映社会进步,用群众身边生动事例展示发展成就,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进一步兴起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热潮。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1月17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与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深入践行"走转改"活动为主题的"行走在路上——基层媒体践行‘走转改’"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就大兴广电和千龙新闻网联合开展的"新区边缘行""春雨行动"等"走转改"系列活动以及"利用手机进行电视直播"、"零距离演播室"等大兴广电在电视技术和传播模式上的创新成果进行了交流研讨,对大兴广电利用战役性活动带动、利用常态化制度保障来推动"走转改"深入的做法作了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16.
陶达  方晖 《新闻战线》2012,(9):18-20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宣传报道作为迎接党的十八大的重点报道,是对媒体创新意识和舆论引导能力的一次"大考"。7月23日,随着"网行接力看辉煌——大型网络新闻行动"的开展,记者组开赴苏州,启动首站采访。中国江苏网喜迎党的十八大"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宣传活动进入了又一高潮。  相似文献   

17.
从2014年12月中旬开始,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了"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进一步深化拓展了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作为河南报业市场的重要一员,大河报通盘谋划,制订详细方案,把"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作为媒体融合发展成效的一次检验、作为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一次练兵,努力构筑立体化、互动式的传播体系。在活动中,大河报新老媒体强化互融、互补、互动,实现素材一次性采集、内容多平台生产、信息多渠道发布、效果全方位呈现,创新讲好故事的采编方式、传播渠道、产品形态,实现讲好故事与融合报道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走转改"是广播电视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作为大众媒体"走转改"的先驱,央视采用原生态反映、纪实化风格、平民化视角等方式,深入现场对事件和当事人进行深入采访,受到观众肯定。新闻"走转改"时代,要求记者在体验式采访中,描摹出人物内心情感,挖崛人物背后的故事。而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的报道风格,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19.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16,(4):2
1月11日,中央网信办举办网络媒体"走转改"启动仪式暨"新春走基层"专题培训,人民网、新华网等14家中央新闻网站首批申领记者证的记者共同参与这次活动。2016年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历时一年,其中,1月至4月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将组织"脱贫攻坚看贵州"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