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2017,(2):79-85
混合教学中在线学习行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绩效。文章对在线学习行为进行了分类,并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学习分析技术,对混合教学案例在线学习表征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构建学生在线学习行为与学习绩效相关模型。通过关系数据分析可知: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正向促进其网络学习自主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建构水平的提升,正向影响学习绩效的提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四点提高在线学习绩效的策略,包括注重在线学习环境、强调目标—任务—技术匹配的线上活动设计、注重教师参与指导、改革学习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高校面临教与学重组的新挑战,传统课堂和在线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新趋势,教学交互与学习绩效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以某高校一门混合式课程为例,对参与该课程的794名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教学交互与学习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与内容交互对学习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学生与教师交互相比教学交互中其他维度来说,是对学习绩效影响最小的一个因素;(3)学生与学生交互对学习绩效具有正向显著影响;(4)学生与自我交互对学习绩效具有正向显著影响;(5)学生与界面交互对学习绩效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对于优化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教学交互质量,提高学习绩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要闻资讯     
【影响高等教育的6项新兴技术与实践】3月2日,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发布《2020年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报告详细介绍了6项对高等教育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型技术和实践:自适应学习,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学生成功分析,教学设计、学习工程和用户体验设计的提升,开放教育资源,扩展现实(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触觉)技术。  相似文献   

4.
增强现实(AR)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技术手段,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但此技术能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一直是颇具争议的问题.鉴于此,采用元分析方法对近10年来国际上有关增强现实技术对学习效果影响的实证文献进行梳理与量化分析,系统审查增强现实技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AR技术对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美国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与追踪,近年来我们逐步了解和认识到,除了学校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之外,美国还有近一半的专业人员工作在商业、企业、军队和政府部门领域,他们的共同目标是致力于改进工作场所的学习和绩效(特别是技术支持的学习与绩效改进).由此,美国许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授便扮演着至少是双重的角色:学术领域的教授和工作场所的学习与绩效咨询专家,本文所访谈的对象艾莉森·罗塞特(Allison Rossett)博士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与佼佼者.她长期从事着工作场所学习和绩效的研究与实践.从早期的工作辅助(job aid)、需求评估(needs assesgnlent)到近期的电子学习、混合学习、绩效支持等,对美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罗塞特博士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教育技术系的资深教授,著名的绩效咨询专家.除了为美国的公司、企业、政府部门提供绩效咨询之外,罗塞特博士的影响还远至巴西、苏格兰和印度.罗塞特博士2000年入选<培训>杂志人力资源开发名人堂(HRD Hall of Fame),2004至2006年期间任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①)国际部主任,鉴于其在工作场所培训与绩效领域的杰出贡献,2002年获ASTD"贡献奖",被评为美国"海军教育和培训学习策略联盟"杰出会员,还服务于美国陆军"远程学习和培训技术"分会. 罗塞特博士的主要研究和咨询领域包括劳动力开发、需求评估、基于技术的学习与绩效支持、电子学习、混合学习等.主要学术著作包括<工作辅助与绩效支持:从教室中的知识到无处不在的知识>(2007),(2002),<超越讲台:在电子世界中传递培训和绩效>(2001,此书获国际绩效改进协会②"教学传播奖"),<先做重要的事情:绩效分析手册>(1999,此书获国际绩效改进协会"教学传播奖"),<工作辅助手册>(1991),<培训需求评估>(1987)等.罗塞特博士的绩效咨询客户主要有微软、IBM、惠普、Fidelity投资公司、Deloitte咨询公司、苏格兰皇家银行及一些致力于电子学习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教学成为推动教育变革及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混合教学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有必要探究混合教学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循证研究的元分析方法,对2000年1月~2021年9月的106篇国内外实验和准实验研究进行量化分析,系统检验混合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纳入研究的样本总效应量为0.669(n=142),表明混合教学对学生学习成效具有中等偏上的促进作用,其中尤以学习动机和情感态度的提升最显著;2)就不同学段、实验周期以及实验人数而言,混合教学对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学习促进作用最大,1~3个月的教学周期效果最好,而实验人数在51~100人之间的效果最佳;3)就在线学习比例、混合顺序和交互类型而言,50%的混合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最大,同步和同步+异步的形式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最明显;4)就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而言,基于任务的学习、角色扮演法、探究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大的效应作用,小组学习对学生学习促进最大。文章最后提出了有效开展混合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混合式教学已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但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且不同混合模式实施效果的差异性也有待探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36项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的实验与准实验研究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从整体看,存在中等偏上的正向影响;从学段看,对职业培训的影响显著低于中职与高职;从知识类型看,理实一体的综合型课程效果更佳;从教学规模看,更适合小规模班级;从教学周期看,长周期的教学效果更佳;从混合模式看,不同混合模式的影响效果具有显著差异。从混合模式的选择、教学理念、校企合作以及技术赋能四个方面提出改革建议:摒弃固化思维,灵活选用多种混合教学模式;把握类型定位,尊重职业能力基本发展规律;深化校企合作,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互惠互利;推进技术赋能,创新职业教育混合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以线上学习为主要方案的教学模式改革契机,而如何提高线上学习绩效成为研究热点.通过梳理影响学习绩效的线上学习体验因素,进一步探讨线上学习体验通过影响学生注意力进而作用于学习绩效的路径过程,由此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利用疫情期间学生线上学习体验调研数据及学习绩效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课程认知、教学水平、课堂氛围、技术支持等线上学习体验因素会对学生学习绩效产生显著影响,而注意力管理在线上学习体验影响学习绩效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并且该影响路径会受到线上教学方式差异的调节作用.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围绕提升学生注意力管理水平以提高线上学习绩效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相对认真,而公共课的学习投入度则不足,高校公共课的教学中存在诸如重视程度低、生师比过高、师生互动少、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低、学生学业水平差异大等问题,循证视野下混合学习模式的实施给高校公共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切实可行的路径.文章研究在循证视野下,以《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公共课某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为例开展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循证视野下的混合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之一,成绩作为其效果表现之一成为研究热点。该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文献进行筛选与分析,从总体效果、学科、学段、实验周期、知识类型几个方面对混合学习的影响效果情况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1)混合学习对学生学习成绩具有中等的积极影响。(2)混合学习应用于不同学段的作用效果不同,其对基础教育阶段成绩影响最不明显,对高等教育影响效果最为显著。(3)混合学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不受学科、知识类型、实验周期三类调节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虚拟现实技术飞速发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教学中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虚拟现实虽然早已被提出,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到现在才逐渐发展起来。虽然虚拟现实在教育领域中的尝试从没断过,但是在语文等文史类学科中的应用相对较少,还处于观望状态。本研究通过阐述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探讨虚拟现实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以建构主义和情境教学为理论支撑,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基于虚拟现实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模型,并设计制作教学案例,以期为广大教育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与网络化教学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多媒体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情绪因素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已开展了大量实验与准实验研究,探索在使用颜色、形状、拟人化等多种视觉元素设计的学习材料中,视觉情绪因素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结论尚存争议。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二十年来国内外有关视觉情绪设计影响学习效果的31篇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并进一步从学习材料呈现步调、学习者学段和实验时长三个调节变量的影响维度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整体而言,视觉情绪设计能够促进反映学习者学习效果的保持成绩、理解成绩和迁移成绩的提高;不同呈现步调、学习者学段和实验时长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调节作用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得到的启示:多媒体学习材料中使用饱和、高亮暖色、图片及拟人化设计,对于多媒体学习认知过程和学习效果有益。最后,在深入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指出多媒体学习情绪设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面向新工科的实践教育体系改革是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了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现状,对软件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解决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核心目标;研究软件工程学科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与软件创新能力;研究软件工程学科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核心技术与系统工程能力,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4.
Exploring student and teacher perspectives on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teaching reveals interesting insights and new understandings for practice by involving the two key groups of participants i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ory. Do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experie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 similarly or differently from the way teachers intend them to?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that explored perception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one discipline of an Australian dual-sector university from both a student and staff perspectiv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teaching are also explored and provide extra insight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approach to learning and teaching taking place. Key findings of this multifaceted study employing a case study with a mixed method approach include a difference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t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broader practice are highlighted and explored.  相似文献   

15.
王延 《民族教育研究》2012,23(4):124-127
民族院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阵地,是教学实施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在服务中实施教育的重要场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大学基础教育的教学工作逐渐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这种自主学习的理念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它为学生提供文献资源、信息资源、服务资源、环境资源等服务,其职责和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6.
外语焦虑是二语习得过程中重要的情感变量之一。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Horwitz等人设计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对青海警官职业学院87名藏族学生的外语课堂焦虑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与数据分析之后得出结论,并对今后藏族学生的外语教学及学习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Lecture capture is used increasingly in the UK, and has become a normal fe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Most studies on the impact of lecture capture have focused on benefits to student learn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or student non‐attendance at lectures following its introduction. It is less clear how the use of lecture capture has impacted on lecturers’ own academic practice. In this study, we use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is intrusive yet invisible technology on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We have mapped our findings to the UK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ramework (UKPSF). In doing so, our data paints a mixed picture of lecture capture's Janus‐faced reality. On the one hand, it enhances lecturer self‐awareness, planning and conscious ‘performance’; on the other hand, it crushes spontaneity, impairs interaction and breeds wariness through constant surveillance. While the 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 rewards institutions for providing state‐of‐the‐art technology and lecture recording systems, our findings pose awkward questions as to whether lecture capture is making teaching more bland and instrumental, albeit neatly aligned to dimensions of the UKPSF. We provide contradictory evidence about lecture capture technology, embraced by students, yet tentatively adopted by most academics.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study are not straightforward, except to proceed with caution, valuing the benefits but ensuring that learning is not dehumanised through blind acceptance at the moment we press the record button.  相似文献   

18.
混合式学习以其能够促进主动和深度学习的优势,在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把握学生学习投入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影响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投入的内外部因素。研究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与系统分析,结果发现:混合式学习背景下,学生整体学习投入为中等偏上水平,相对而言,学生行为投入较高,情感投入表现中等,认知投入最低。影响学习投入的关键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动机、平台资源等,同时学生的性格、班级角色、师生关系等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改进建议:提高教师混合式教学素养,提高学生满意度与学习投入水平;优化线上、线下学习活动设计,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丰富在线学习资源形式,提升质量,激发并维持学生在线学习兴趣;融合线上、线下多元互动,促进主动学习;构建易用、有用的在线教学平台,改善线上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