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体现了培育社会主义公民的新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公民。  相似文献   

2.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道德准则,在最大范围、最大程度上体现了以群体主义为基点的中华传统文化及其衍生出的群体指向性价值理念,是中国传统责任价值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表现形式,集中反映了当代公民应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面对新时代青年责任价值取向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有必要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导向,引领广大青年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张军 《中国德育》2014,(11):26-28
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是公民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观,第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便是价值认知问题,即必须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做出深刻的理解和科学全面的把握。换句话说,价值认知是公民价值观养成的第一个扣子。一、为什么说价值认知是公民价值观养成的第一个扣子?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中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要求,应从小学生抓起,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一、把爱国意识养成教育作为思想品德课的首要任务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素养,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  相似文献   

5.
陈宜广 《中国德育》2015,(20):78-79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高中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如何在平常处,润物无声,扣好高中生成长“扣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密切相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同时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要求。经济全球化的境遇需以爱国为引导,市场经济的冲击需以敬业为基本要求,诚信为基础,开放的社会环境需以友善为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8.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概括和凝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微观层面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具体道德要求.该目标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理想人格一脉相承,与新时代我国公民的国家公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相辅相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点”和价值“源点”,是衔接和贯通社会中观层面的价值导向和国家宏观层面的政治理想的必要条件,是统一和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概括和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微观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道德目标.个体道德目标的培育是一个发展人的道德认知、陶冶人的道德情感、培养人的道德行为的复杂过程,即运用道德倡议、道德指令和道德禁令的形式激励人的高尚行为,指导人的正确行为和约束人的不良行为,逐步培养个体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私人生活中的爱国责任与情怀、敬业精神与追求、诚信品质与操守、友善心态与气度.  相似文献   

10.
李雪林 《考试周刊》2014,(91):161-16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友善,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职业院校只有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学生的群体特征,高校对大学生个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更倾向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尤其是敬业教育。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凝练的概括,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想,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秩序;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规范。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需要,也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要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源动力。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全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该文以高职生现有的价值观为出发点,从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方面论述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最终高职生能够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4.
于娟 《西藏教育》2014,(11):20-23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新一轮的改革,以及社会变革进程,只有主导改革者参与是不行的,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尤其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国民参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党的十八大把这四个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秉持的核心价值观提出来,显示出国家对普通公民高尚价值取向的关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一份珍视,更是一份期许。  相似文献   

16.
蒲菠 《神州学人》2014,(10):32-33
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就弘扬五四运动精神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24个字组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基本内容包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本文对思想政治课堂上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党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三个层面中,对公民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凝练的概括,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想,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秩序;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规范。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需要,也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要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源动力。为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