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张莹莹 《今传媒》2021,29(4):21-23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平台异军突起,抖音APP成为其中的佼佼者,通过抖音APP获取信息、记录生活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新潮流。本文以抖音短视频的传播特征为出发点,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五个角度,分析其爆红原因,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为文化的创新和传播提供了诸多便利.短视频作为当今时代人们使用最广泛的主导性媒介,其出现为技术与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作为当下跨文化传播较为成功的案例,李子柒古风美食类短视频在海外的爆红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相较于复杂的文字符号,视频符号生动性、可视性、临场性的特征使其在打造"共情"...  相似文献   

3.
周洁 《传媒》2021,(18):56-59
随着网络技术和传播工具的发展,抖音类平台上的短视频强势爆红,但随后也因传播主体的伦理素养堪忧及需求偏异、短视频的特性及平台把关失限、传播场域失序和社会伦理失范投射等原因暴露出虚假低俗信息横行、易上瘾及隐私被侵犯等伦理"破限"问题.要想实现短视频平台的伦理归位,需要政府、平台、用户等多方协作,共同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全民治理网络,政府完善法治监管,平台加强伦理自律,用户提升伦理素养,合力打造文明优质的短视频内容生态.  相似文献   

4.
王正友  孙艳 《传媒》2018,(11):87-89
随着我国4G网络的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短视频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网红经济的出现,使得短视频行业崛起.微博、快手、今日头条纷纷入驻短视频行业,短视频行业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与此同时,由于短视频发展之迅猛,内容难免会缺少"把关",从而出现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违背的内容,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与和谐.对此,笔者分析短视频发展现状,并对短视频内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秦璇 《东南传播》2018,(4):115-117
随着互联网移动端大力发展,视频行业的角逐从PC端转移到了移动端,并由此出现了相对于以往在线视频而言的短视频.近几年来短视频领域竞争渐趋激烈,专业的内容生产团队就此出现,以二更视频为代表的短纪录片类视频生产平台就是其中之一.这类视频具有镜头语言两极化、叙事方式局部化、叙事结构碎片化的特点,并对受众有一定的"濡化"效果,从而产生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资费的下降,短视频类应用变得普及,抖音APP就是一个证明。值得关注的是,抖音平台中以丑为特点的审丑现象,为什么也能引发受众的喜爱呢?本文以"迷人的郭老师"账号为例,从社会、抖音平台、用户三个方面来分析审丑现象爆红的原因,并针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危害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凭借短视频这艘"快船",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而爆红海内外,深受全球粉丝的热烈追捧,成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范例.李子柒用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具有五大特点:观照社会现实,关注"慢生活"需求;根植传统文化,呈现中国元素;展现家庭美德,引起亲情共鸣;建设乡村文化,唤醒游子情结;展示新女性形象,改变刻板柔弱定位.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提高国际形象、获得更多话语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新闻资讯类社交短视频,由于市场、媒介环境、技术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原因,近两年在国内爆红。本文通过梳理新闻业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国内三类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对比,论证了短视频新闻尽管在新闻的报道和呈现方面有创新,但就目前而言,不适合作为独立的新闻模式,应该结合传统的播报模式,作为传统新闻资讯的点缀。  相似文献   

9.
谷会敏  许云淇 《传媒》2021,(23):60-61
移动互联视域下,短视频作为知识表达新方式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度.本文分析了短视频知识传播的"走红"原因,探索这一"走红"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并从把关、自律、监管三个维度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期为短视频知识传播的趋利避害、提质增效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淼  黄佩 《编辑之友》2021,(9):47-53
短视频电商在近几年井喷式发展,虽已获得官方认可和政策支持,但行业发展上升期仍存在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虚假宣传、流量造假、市场权力过度集中等.短视频电商所处的媒介环境是集视听媒介、社交网络和精准传播为一体的短视频社交平台,这种新型网络空间在传播形态上与以往各类媒介均有不同.短视频电商在经历爆红与严管之后,将进入优胜劣汰的新阶段,而短视频社交平台之内的商业竞争也日渐激烈.在此背景下,应以理论指导下的经验分析作为基础,一方面解析作为一种热点现象的短视频电商何以爆发,另一方面反思作为一种新媒介环境的短视频社交平台如何形塑线上实践活动.基于媒介可供性分析,文章认为短视频电商不仅是一种新媒介现象,更是线上线下不断交融的媒介情境中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归一化的社会实践,而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情境,使这种社会实践的特殊性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1.
根据腾讯研究中心的调查,以场景化为明显特征的短视频必将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大发展方向,其在塑造城市旅游形象,带动地区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现实作用。西安、重庆、成都等"网红城市"和众多高人气的"网红打卡地"纷纷涌现,赢得了打卡经济的红利,推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而在2019年国庆节,武汉一跃成为国内第二热门旅游地,从传统的"出发地",变成了"目的地"。这一现象必然是众多因素造成的。本篇论文主要探究武汉城市旅游形象与短视频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抽样,我们取得"抖音"短视频平台606条短视频,逐一进行定量分析。经研究发现,短视频内容和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画面编辑愈加精良,注意与观众的互动;制作个性化鲜明,场景代入感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的洋网红短视频有利于建构并传播良好的中国乡村形象。作为典型的短视频案例,洋网红运营的抖音“rose”通过画面与内容向世界呈现了正向的中国乡村形象。洋网红短视频为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本文基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对洋网红“rose”短视频如何建构中国乡村形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于晓娟 《出版广角》2016,(24):57-5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短视频社交软件生成的内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社会化媒体之中,形成了一种网络传播的新风潮.短视频内容流行也是对目前网络文化和大众心理的又一次解读.而随着爆款IP和网红经济的走红,短视频也逐渐开始涉足内容和品牌营销领域.文章针对这种现象,运用传播学理论,从短视频自身特点、传播特征和营销模式等方面对短视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山东曹县一短视频博主在直播中用方言大喊"山东菏泽曹县,666!我的宝贝",被不少创作者模仿,引发全民爆梗,形成现象级传播,曹县在互联网走红。当地政府及相关媒体及时跟进引导,全面立体展现了城市形象,起到了良好传播效果。本文通过对曹县网络走红进行分析,了解传播脉络,分析深层原因,为政府制作及运用短视频做好形象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短视频的爆火,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播迎来了新局面。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三种研究方法,对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短视频传播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前该领域的短视频虽然参与主体和涉及内容类型相对完善,但仍然存在商业气息较浓、内容具有偏向性以及文化性与商业性、视频创作与直播“本”“末”倒置等不足。基于此,笔者从账号扶持、创意激发及传播思路三个角度出发提出应对建议,旨在为提升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在短视频领域的传播效果,实现建盏类短视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霍悦 《东南传播》2018,(6):19-21
2017年,短视频行业迎来了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进入了白热化竞争阶段.这一年,短视频平台"魔力TV"的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新片场打造的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内容品牌矩阵,并深受年轻人喜爱.因此,通过阐述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以魔力TV作为案例,从发展条件、主要特点、传播途径、商业模式等多个方面,展现其作为短视频平台的成功模式及背后独特的内容品牌打造之道,由此探究未来短视频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姜圣瑜 《传媒》2021,(23):57-59
从"有图有真相"到"无视频不新闻",全民短视频化的时代,新闻叙事视频化表达成新常态.如何用短视频记录大时代中最鲜活的细节中国,已经成为媒体面对的一道"必答题".本文从短视频的新、短、快、近等特点入手,深入探讨短视频的叙事逻辑.对传统媒体人来说,要实现视频化转型,转变思维尤其重要,应将"图文思维"逐渐让位于"影像化审美",努力通过"网言网语""底层物语"打造符合受众视频阅读习惯的供给.  相似文献   

18.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注重视听效果而忽视其内容与内涵建设、形式大于内容而雷同重复无新意、消费主义主导短视频生产而导致视频内容意义缺失以及"闪红""闪崩"网红带来社会负效应等。这些问题也带来受众思考能力降低、艺术创作泛娱乐化和传统社会价值观遭冲击的消极影响。针对短视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负效应,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大对短视频行业的监管力度;针对视频制作者和传播者开展媒介素养引导和教育;改善算法,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短视频平台节目推送办法;推进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发展等应对对策,以期促进我国短视频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旭 《传媒》2021,(2):75-77
微电影广告是以品牌或产品的商业推广为目的,最终是为了让受众认可广告片中的产品,而微电影广告是否与受众心理特征相符直接决定了受众对微电影广告的接受效果.诞生于2019年春节季的《啥是佩奇》的微电影广告片就凭借着对受众心理的精准把握成为当时刷爆朋友圈的"爆款"短视频.微电影广告只有基于受众的心理来进行创作,"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提升受众的"使用"效果,才能在"贴满墙纸"的屋子里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0.
短视频在最近几年迎来了井喷式发展,在已经来临的短视频发展风口,以做"严肃内容"见长的主流媒体也在逐渐发力,想要在短视频领域站稳脚跟.但一些地方主流媒体受限于自身条件,其短视频仍落后于行业发展的步伐.本文就地方主流媒体短视频发展谈谈自身一些粗浅看法,探讨地方主流媒体如何从短视频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突破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