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由零陵师专柳宗元研究室举办的“零陵师专柳宗元研究室学术规划会”于2001年5月20日在永州芝山举行。永州市、零陵师专党政有关领导和柳学研究者4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人员认为柳宗元在永州的10年,是他政治上最为落寞与文学上最为辉煌的10年,从而,柳宗元在永州留下了大量著述,这是永州人民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20多年来,零陵师专在柳学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新世纪的伊始之年,零陵师专柳宗元研究室制定了新的柳学研究规划,这将更有利于弘扬永州地方文化,促进永州经济、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  相似文献   

2.
梅培军  马国军 《广西教育》2014,(4):36-37,47
柳州是柳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本土学者身体力行,为弘扬柳学精髓、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发掘地域文化宝藏等勤心劳力,终使柳州成为全国柳学研究的"实地考察中心和思想文化中心"。柳州市在高中阶段开展《柳宗元在柳州》地方性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与乡土情结为宗旨,以历史文化名人柳宗元为重点,以柳侯公园为课程实施平台,以柳宗元诗文诵读鉴赏活动、柳宗元在柳专题文化研究为手段,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素养等综合素质为目的,成功地填补了柳州市乃至全自治区地方性课程建设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1978年至今,国内柳宗元研究走出了“尊法批儒”怪圈的影响,从思想价值、人生态度、作家心态、审美意识、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诸多方面进行探索,体现了新时期柳宗元研究与其他文学研究同步转型的特点,使“研柳”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上构成一门与大学科有紧密联系,又自成单一研究体系的学科—柳学.而今临近世纪之交,对过去柳宗元研究状况作一回顾,推动“柳学”向更为纵深的层面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20年来国内研柳论文择要综述如下:一、关于柳宗元家世和生平思想的研究这是研柳的传统课题,是对其作品进行研究的基础,近年来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二、关于家世生平的考辨.周凤章的《柳宗元事迹的一点辩证》(《文学遗产》1993年第1期)和吴文治的《驳正〈柳宗元事迹的一点辩证〉》(《文学遗产》1994年第1期)两篇文章,围绕柳宗元的岳父是谁,何时成婚,有无子女等问题,周文主柳氏岳父为杨凝,吴文仍主传统之说,认为柳氏之岳父是杨凭.1994年李浩在《西北大学学报》第3期发表《柳宗元婚配与子女考》一文,支持吴文观点,并指出柳宗元之妻杨氏卒后,柳宗元在长安与和娘之母同居,贬柳州后,又与“士人女”同居生周六(柳告)、周七、殷贤等姐弟,一生无再婚之事,“周六于咸通十四年登进士第”.1985年周寅宾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研究"专栏是《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精心打造的一个地方文化特色栏目,创刊30年,累计发表柳学研究论文172篇,内容涉及政治学、文学、哲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既发表了大量的国内外有一定学术分量的专家的文章,也刊登了不少扎根于永州及周边的柳学研究学者,及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等柳学研究者的文章,其中不少文章出自柳学研究新秀的第一篇文章,在学术界产生的影响较大。"柳宗元研究"栏目的社会声誉日益提升,带动了刊物质量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柳宗元研究"专栏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三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百种特色...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研究"专栏是《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精心打造的一个地方文化特色栏目,创刊30年,累计发表柳学研究论文172篇,内容涉及政治学、文学、哲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既发表了大量的国内外有一定学术分量的专家的文章,也刊登了不少扎根于永州及周边的柳学研究学者,及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等柳学研究者的文章,其中不少文章出自柳学研究新秀的第一篇文章,在学术界产生的影响较大。"柳宗元研究"栏目的社会声誉日益提升,带动了刊物质量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柳宗元研究"专栏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三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百种特色...  相似文献   

6.
一、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近来,我阅读有关研究柳宗元的文章,发现一个普遍存在却不引人注意的问题:许多柳学研究者(甚至包括一些著名学者)认为柳宗元最初是被贬谪韶州(今广东韶关)而不是邵州(今湖南邵阳)。如当代文化名人李元洛先生在其新著《绝唱千秋·绝句文化大散文》中说到:“三十三岁的柳宗元,正当风华正茂之年,先贬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刺史,行行复行行之际,掌权者意犹未已,半路上再将他贬为永州司马。”全国柳学研究会会长孙昌武先生在其名著《柳宗元传论》中说:“永贞元年九月,柳宗元被出为韶州刺史。他‘累郡印而南适’,带着年近七旬…  相似文献   

7.
2001年11月10日上午九时,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在永州宾馆宣布成立。我市80余名柳学研究学者、柳学爱好者和各级领导参加了成立大会,大会由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蔡自新主持。市民政局副局长陈玉贵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的批复》;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筹备组负责人、零陵师专柳宗元研究室主任、杜方智教授报告了筹备柳学会的情况;零陵师范党委书记吕国康宣读了《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章程》;大会选举产生了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理事会成员,提议市委书记曾庆炎,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爱才为名誉会…  相似文献   

8.
"柳学"的研究虽然已逾千年,但是,真正具有科学意义的研究只是近百年的事.当今柳宗元研究已经成为"显学",研究的阵容庞杂,仍需要一个整合资源与明确方向的问题.在永州、柳州学人的带领下,永济学者积极参与,主办第四届柳宗元国际学术讨论会暨首届河东柳氏文化交流会,大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表现出了亟待解决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南征北战与和平建设时期,都曾将柳宗元诗圈圈点点,反复评说。他对柳宗元自然哲学思想给予唯物主义的肯定,从柳宗元学作品中寄寓理想和希望,化大革命中一度将柳宗元思想学加以钧沉引申,拓展发扬,影响中国当代社会历史进程。这是毛泽东承袭民族传统化中的十分珍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柳宗元研究掀起新一轮高潮,召开了两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一批著作,发表了大量论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柳学呈现出与群众性文化、旅游活动相结合趋势。文章对近七年的情况进行了回顾,评价柳学成果,指出存在的不足,对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是一个有远见卓识、鞠躬尽瘁、造福一方的清官,而且是一个敢恨敢爱的性情中人。在漫长的贬谪生活中,由于受唐朝门户制度的影响,柳宗元找不到一个可以为婚的女子,但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影响下,他并没有鳏居余生,而是在无奈之中与真正喜爱自己的女人以及悦己红颜过着非婚生活。了解柳宗元的情感世界,对柳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773—819),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教育家。因参与王叔文集团“永贞变革”失败而贬谪永州十年,其间留下了大量文学作品,也因此成就了他在文学上的特殊地位。柳宗元对后世影响深远,因此在各个阶段“柳学”接受与传播均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至民国时,由于教育制度的改革,大量的教科书应运而生,在这些教科书中多收录了柳宗元文学作品,以其寓言、政论文、山水游记等最为突出。由于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大多遗失或难寻,故难以面面俱到。但根据民国时期部分教材以及此阶段发表于各类期刊中学生所作柳文读后、书后、英译和国文教师的柳文解析以及社会人士的柳文仿作等文献资料,尚能大体反映出柳宗元在此阶段传播与接受的状况以及其对国文教育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来,柳学研究方兴未艾,成果丰硕.搜集整理2007年以来的柳学研究动态,主要介绍了柳学著作及研究著作的出版情况,重点对学位论文及期刊论文进行分类综述,并对研究基地及柳文化普及作了概览,最后对柳学的发展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4.
吴文治、孙昌武教授是当代柳学的开拓者、带头人,著作等身,成果颇丰。在访谈中,他们对柳学的基础工程——版本整理,柳宗元研究的意义,今后的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均提出了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5.
吴文治、孙昌武教授是当代柳学的开拓者、带头人,著作等身,成果颇丰。在访谈中,他们对柳学的基础工程——版本整理,柳宗元研究的意义,今后的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均提出了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柳宗元的人品与诗品入手,既指出柳诗与陶诗相同的一面,又着重论述了柳诗与陶诗相异的一面。作者认为,柳宗元诗的平淡、清雅、冷峻、简古,已为古今学者所共识,但仅是其外在表现;而深沉、奇绝、峭拔、绵密,却是柳宗元赖以与其他诗人相区别的本质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永州柳学之风的兴起,大约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并以《零陵师专学报》为依托,大力开展柳学研究。今已历时20年之久,刊发了大量有关柳学研究方面的文章,向外展示了永州柳学的研究动态和发展历程。为了便于柳学成果的归纳和总结,于此,对永州柳学20年来的研究情况进行一次扫描,企图从文学理论、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与社会心理、以及柳宗元于永州的行迹及作品的考释等五个方面加以归整。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作为中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其主要造就在于永州。因此,对他写于永州的作品及其系年问题,很有必要进行仔细的研究,这不仅对了解柳宗元在永州的生活、思想、著作发展变化大有好处,就是对整个柳宗元的深入研究也很有意义。 关于柳宗元写于永州的作品及其系年问题,义安礼的《柳先生年谱》,施子瑜的《柳宗元年谱》和一些柳学研究专著及论文均有涉及,特别是施子瑜的《柳宗元年谱》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但是,我在多年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永州柳学之风的兴起,大约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并以<零陵师专学报>为依托,大力开展柳学研究.今已历时20年之久,刊发了大量有关柳学研究方面的文章,向外展示了永州柳学的研究动态和发展历程.为了便于柳学成果的归纳和总结,于此,对永州柳学20年来的研究情况进行一次扫描,企图从文学理论、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与社会心理、以及柳宗元于永州的行迹及作品的考释等五个方面加以归整.  相似文献   

20.
关于永州柳学之风的兴起,大约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并以《零陵师专学报》为依托,大力开展柳学研究,今已历时20年之久,刊发了大量有关儿学研究方面的章,向外展示了永州柳学的研究动态和发展历程,为了便于柳学成果的归纳和总结,于此,对永州柳学20年来的研究情况进行一次扫描,企图从学理论、哲学思想、教学思想与社会心理、以及柳宗元于永州的行迹及作品的考释等五个方面加以归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