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征服天下的伦德尔拥有稳定、强劲、准确的底线抽击,但他的时代却被康纳斯和麦肯罗两位极富个性色彩的人物遮住了光芒,在他们面前,他显得木讷、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一本杂志曾写到:“即使在事业的巅峰,他也是个无人注意的冠军。”  相似文献   

2.
《当代体育》2011,(34):35
史上第一个"篮筐破坏者"——查克康纳斯1946年11月5日,凯尔特人队史上第一场正式比赛(当时联盟还叫BAA),他们在主场迎战芝加哥牡鹿队。比赛的最终比分定格在55比57,凯尔特人落败。当时进场观看比赛的4329名球迷不仅成为凯尔特人队史首战比赛的见证人,他们还目睹了职业篮球历史上第一块篮板的碎裂:赛前热身时,凯尔特人球员查克·康纳斯(此君后来由于出演电视剧《步枪手》一炮而红并成为了影星)在一次扣篮的时候把木制的篮板扣烂,比赛也因此推迟了一个小时进行。  相似文献   

3.
阿根廷中卫马蒂亚斯·阿尔梅达没有维耶望和曼奇尼身上那种耀人的光芒,他很沉静,为人质朴,但是,对于胜利强烈地向往,默默地追逐却使他成为了拉齐奥队的象征。他像是个沉默的斗士,等待着下一次机会的来临。——马蒂亚斯,你耻骨炎的情况怎么样了?还与去年夏天时的状况一样吗?阿:耻骨炎的痛楚并不是从去年夏天开始的。在比赛结束后,我必须经过大量的按摩才能恢复过来,可真是难过的一年。我非常希望能在没有这种痛楚的情况下进行比赛,现在,已经针对这一点安排了特殊的训练计划。——这种状况不难想保,但是上个墓季作的优秀夫现还…  相似文献   

4.
刘彤 《网球》2013,(4):52-53
2003年,时任的WTA主席拉里·斯科特在温布顿约见了16岁的莎拉波娃和她的家人,当时在职业赛场初试身手的莎拉波娃世界排名92位。那次会面是讨论女子巡回赛的年龄限制——莎拉波娃可以打多少场比赛,规则是什么。会面结束后,拉里说他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这个16岁的小姑娘总有一天会进入世界前五名。斯科特的预言并没有错,在一年之后这个年轻的俄罗斯女孩就站上了温网的最高殿堂,她在半决赛和决赛中接连击败了达文波特和小威两大猛女,将冠军奖杯揽入怀中。当她赢得最后一分时,她发出了一声超过120分贝的尖叫,那一刻让很多球迷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5.
时间无痕     
中北美金杯赛相对于世界杯和欧洲杯而言,被球迷关注的程度要小了许多。而在这次刚刚结束的金杯赛中,却有一个很大的亮点,那就是在美国对古巴的比赛中,美国5比0大胜,并且有四个球是一个球员打进的,他就是美国队的天才少年——多诺万。在去年的金杯赛中,美国队的麦克布莱德以四个进球成为射手榜第一,这次,多诺万成为了射手榜第一,但却是在一场比赛里完成的,并且,多诺万的助攻多次帮助队友得分。虽然,美国队在半决赛中输给巴西而没有卫冕,可是这并不能掩盖他在这次比赛所发出的光芒。  相似文献   

6.
《网球》2006,(10)
赛事:美国网球公开赛1/4决赛在本场比赛开始前,现场2万3千多名观众还有些忐忑不安——在此前的8次交锋中,澳洲野兔以6胜2负的成绩力压罗迪克,在大满贯赛事中,火箭小子更是从未取得过胜利。康纳斯也十分看重本场较量,鼻梁上架着金丝眼睛,一身正装,端坐在包厢里,更像是一位普林斯顿的教授。而罗迪克则和前几场比赛没有任何区别,发球占先的他在比赛开始时表现的非常轻松。倒是心理上占据优势的休伊特似乎有点紧张,他的绥发球技术在 ACE球的炮轰之下没有机会施展。首盘第6局,罗迪克以双手反拍直线的制胜球,率先取得了破发点,休伊特二发的虚弱又给了美国人机会成功破发。4-2,一幕好戏正式上演。  相似文献   

7.
战场     
《网球》2006,(5)
格鲁尔 VS 亨曼时间:3月27日赛事:纳斯达克100公开赛第三轮比分结果:格鲁尔胜0-6、6-1、7-5入选理由:已渐渐被淡忘的亨曼在先后淘汰了休伊特、萨芬之后,强势反弹、重拾自信。却在这场比赛中,曲折离奇地败下阵来。这是一场匪夷所思的比赛。就像一部好莱坞电影,有这样几个因素可以作为海报上的噱头,用来吸引你的眼球。战争片的开头:迈阿密大师赛开始之前,恐怕没有人会想到亨曼能够连闯萨芬和休伊特设下的"矩阵"。前两轮的他好比象徵英格兰的金狮,重显勇猛。与格鲁尔的这场比赛一开始,亨曼不负众望以摧枯拉朽之势,仅耗时18分钟就以6-0清盘。更加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一盘他仅让格鲁尔赢得了4分!开门见山的惊人表现之后,现场观众已准备好聆听亨曼的胜利号角。悬疑片的经过:能被轻易猜出结局的电影,绝对不是好电影;同理可证,能被轻易猜出结局的比赛,也绝不算是精彩的比赛。第二盘第三局里,亨曼突然打丢了一记正手。这是第一块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之后比赛便朝着离奇的方向延续下去。"我好像变成了另  相似文献   

8.
大话     
《网球》2007,(10)
拉德万斯卡:"昨天我告诉妹妹,要是我赢了她(莎拉波娃),就去买两只LV的手袋!当然,这的确有点太奢侈了,却能激发我的斗志。"——靠近90后的一代跟80后有什么区别?更张扬,当然也更物质。塞琳娜·威廉姆斯:"我又不是哈里·波特,难道我爸爸能从那个本子上变出点战术,来帮助我完成比赛?"  相似文献   

9.
生活在别处     
刘彤 《网球》2014,(1):38-41
也许你没有意识到,从去年8月份的辛辛那站比赛开始直到2013年赛季结束,我们已经将近整整四个月没在巡回赛的赛场上见到莎拉波娃的身影了。但她似乎并没有远离我们的视线,时尚秀场、表演赛和电视访谈上处处都有她的身影。你现在如果在全球最为著名的网络图片库中输入莎拉波娃的名字,会发现率先闯入你眼帘的都是她穿着靓丽出席各种时尚活动的照片,你至少需要连翻十页才能找到一张她在巡回赛征战的照片。有时候我们甚至会产生出一种错觉——她的生活永远都不止在球场上,而是在杂志的封面上、时尚的红毯上、电视的访谈中、八卦小报的偷拍内页中……也许兰波那句随手写在巴黎大学墙壁上的诗句最能概括莎拉波娃的生活——生活在别处。  相似文献   

10.
金路 《网球》2012,(10):106-109
2000年转为职业开始直至退役,可以说罗迪克经历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年代——桑普拉斯和阿加西双雄鼎立年代、费德勒笑傲网坛年代和四巨头难解难分年代。在这期间,他也主要师从了布拉德-吉尔伯特、吉米‘康纳斯和拉里’斯特凡基三位名师。  相似文献   

11.
行为艺术     
圣诞节前夕,当今网坛第一美女莎拉波娃莅临NBA克里夫兰骑士队的主场,观看了骑士队和爵士队的比赛,她所关注的男主角可不是他的老乡——爵士队的俄罗斯外援基里连科,而是骑士队大名鼎鼎的天皇巨星“小皇帝”詹姆斯——一个已经打破了许多NBA纪录和即将要打破更多NBA纪录的年轻人。不错,跟詹姆斯相比,基里连科的腕儿小了点。随后,打扮得人模狗样的詹姆斯和莎拉波娃,成双入对地出现在公众场合,莎拉波娃对记者说:“是他教会了我如何了解篮球,尤其是看他这样的男人打篮球。”詹姆斯也投桃报李:“莎娃是我见过的最迷人的女人。她即使不打网球,也会和现在一样有名。”与莎娃充满热情和诱惑的语调相比,詹姆斯说的更像是外交辞令,不过,这并没有阻挡  相似文献   

12.
《网球》2007,(4)
3月的印第安维尔斯出奇的炎热,有人说这是全球变暖的又一件佐证。一名美国观众高喊:"就连西伯利亚也迟早会热起来!"他手里举着一张海报,上面写着:热辣的莎拉波娃。其实这并不是玛丽亚的比赛,而是她的同胞安娜·查克维塔泽与基里连科的德比之战。在此次太平洋寿险杯女子组的比赛中,一共有13名俄罗斯姑娘。或许正是她们让印第安维尔斯热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超能法网     
谢明 《网球天地》2014,(7):10-17
2014法网和2012收获了同样的结果,却有着不同的价值,冠军同样是莎拉波娃和纳达尔,我们在2012年将他们的胜利归结于火炮口径比对手更大,莎拉波娃是移动的岩石,用沉重的节奏将对手碾碎,而纳达尔是火山,比赛的结果取决于他自身的热度。  相似文献   

14.
WTA提前放假     
serra 《网球》2010,(11):14-15
在中国公开赛之后,WTA剩下六站巡回赛开始了惨淡经营,排名29的汉图楚娃成为奥地利林茨站的头号种子,而这一站的实际当家球星却是伊万诺维奇,她因为小威的退赛得到了一张外卡。而斯托瑟和巴托丽分别是大阪公开赛的一二号种子,但这一站的真正焦点却是伊达公子。在离WTA总决赛开始还有一个月的时候,焦点球员纷纷退出了比赛,很多人甚至开始了提前放假。正式宣布结束本赛季的有威廉姆斯姐妹,库兹涅索娃,莎拉波娃,A·拉德万斯卡、  相似文献   

15.
刘彤 《网球》2012,(12):104-105
"是的,是这样的。实际上春末的时候我和他(武贾西奇)就分开了。我在等着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但是却没有人问。"——莎拉波娃【八卦记者也太不称职了,这么重磅的消息居然没人发现,赛后的记者发布会上莎娃坦诚自己和未婚夫武  相似文献   

16.
比赛结束了,就像结束了一场战争。 战争结束了,就像结束了一种心情。 足球是和平年代的战争,赛场就是战场,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战场上需要战友间的互相帮助,而足球呢,有的时候需要合作,可有的时候却需要这种合作走开,全看掌握比赛的是神,还是人? 这世界没有神,但绿茵场上却有凌驾于全体队员之上的人,尽管我们不能随便地把神的称谓置于一个人的头上,可是面对他做出来的一切,谁又敢说,是个人都可以完成的呢?  相似文献   

17.
往事     
《网球》2008,(8):19-19
1974年8月11日印第安纳波利斯网球公开赛决赛这场男单决赛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今年温网费德勒与纳达尔的较量。比约·博格与吉米·康纳斯互不服气。因此比赛一开始,两个人的比分就交错上升。虽然这是一场红土赛事,但是刚刚在温网夺冠的康纳斯,还是选择了网前截击的战术,博格喜欢停留在底线。首盘第11局,康纳斯连续两次发球上网都被博格成功穿越,结果发球局失守,让冰人趁机以7-5赢得第一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幸福之路     
谢明 《网球》2012,(11):6-6
德约科维奇张开双臂迎接了上海的欢呼,那是在他赢得比赛之前,第一盘的第10局,穆雷的发球胜赛局,德约打出了一记胯下击球,然后又从高点放出一个神奇的小球,得到了一分。这一分既不是盘点也不是破发点,它的分数并没有那么重要,但对于德约来说,它发生的时刻却异常重要,这是他第一次发出光芒的时刻,如果他后来输掉了比赛,他也将为这一分感到自豪。因为他在之前打不出想要的角度,摔碎了球拍受到了裁判  相似文献   

19.
每一场球赛对我们都是未知的旅程,能够想到开始却无法预料这结局,精彩的比赛应该是这样的——对过程的享受,对结果的惊叹!既然都说足球是圆的,就不会有预定的胜者,何况我们的热情也正需要冷门的刺激。  相似文献   

20.
往事     
《网球》2008,(9):25-25
1974年8月11日印第安纳波利斯网球公开赛决赛这场男单决赛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今年温网费德勒与纳达尔的较量。比约·博格与吉米·康纳斯互不服气。因此比赛一开始,两个人的比分就交错上升。虽然这是一场红土赛事,但是刚刚在温网夺冠的康纳斯,还是选择了网前截击的战术,博格喜欢停留在底线。首盘第11局,康纳斯连续两次发球上网都被博格成功穿越,结果发球局失守,让冰人趁机以7-5赢得第一盘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