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诗歌创作中常用白描。白描是一种具有写实倾向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诗歌是抒情的,因此写实的白描有时会约束诗歌的抒情。诗歌中的许多意象是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诗人的感情想象的变幻意象。在这一点上,白描手法不仅是无法胜任,而且,白描的写实性还会破坏诗歌想象的变幻意象的创造。如果过分地采用白描手法,使大量描绘现实的图景充斥于诗歌之中,那诗歌就有滑向散文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陈飞 《高中生》2012,(12):12
作为诗歌艺术手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描写手法主要包括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色彩渲染、视角变化、白描和细节描写等。《田家》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地剥削、压榨农民的主题。白描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  相似文献   

3.
陈飞 《高中生》2012,(4):12-12
作为诗歌艺术手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描写手法主要包括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色彩渲染、视角变化、白描和细节描写等。《田家》没有一句议沦和抒情的句子,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地剥削、压榨农民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乐进 《文教资料》2009,(31):15-16
吴嘉纪是清初一位较为杰出的遗民诗人,以“冰霜高洁.刻露清秀”的诗风自成一家。本文主要分析了他的送别诗和寄怀诗,并从此类诗歌的题材内容、抒情风格、语言艺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诗人诗歌创作的心理成因及采用多种意象手法.揭示其诗歌创作以凄冷为主调的多样化诗风和善于运用真朴而自然的白描手法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5.
梅尧臣是宋代诗歌的开山祖师,无论是其诗风、题材还是诗学理论都别具一格,开创了有别于唐诗的宋诗风貌。其诗歌对于情感的表达亦独具一格:在抒情方式上,或借叙事,或凭咏物,或藉写景,舒缓浓淡,手法多样,平凡却真挚。在抒情特色上,梅诗寓情于白描,抒情中多夹杂议论,常借"梦"来抒情。梅诗抒情手法多样且有与以往诗歌不同的抒情特点:对平淡的自觉追求,对"风雅美刺"传统的继承以及由情入理的手法。这也正是促进其诗歌创新的内在动力,从而为宋诗面貌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诗的解读,是从意象开始的。为此,本通过对闻一多诗歌创作的全面考察,较全面具体地探讨了闻一多诗歌想象的审美特征。作认为:在诗人澎湃的激情、丰富的想象以及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闻一多诗中意象明显呈现出了新颖独特、“浓丽敏密”、包含童趣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诗歌的重要特点就是抒情性,因此诗歌的抒情方式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在备考中要科学研究抒情方式的内涵、手法与答题方法,并辅以必要的一定量的训练,才有可能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获得好的成绩。一、古典诗歌抒-隋手法例析诗歌抒情方式研究的是诗歌如何抒情。古典诗歌的抒情手法从大类来说.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主要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即事抒怀、借古讽今、借助一些独特的意象抒情、运用修辞强化抒情等。下面举例阐述一下,让大家对抒情方式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诗的解读,是从意象开始的.为此,本文通过对闻一多诗歌创作的全面考察,较全面具体地探讨了闻一多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作者认为在诗人澎湃的激情、丰富的想象以及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闻一多诗中意象明显呈现出了新颖独特、"浓丽繁密"、饱含童趣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杨骚是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1930年代左翼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早期诗作偏于感伤抒情,后期诗作以写实见长。杨骚诗歌表现了现代精神,他用诗意的语言揭露时弊、感悟社会,展示了诗人由一个感伤的现代主义诗人升华为一名坚定的左翼斗士的心路历程。广泛多样的诗歌题材、鲜明生动的意象营造、现代口语的自然融入构成杨骚新诗的美学内蕴。  相似文献   

10.
王小妮的诗歌创作追求"自然"的诗歌形式与"最大容量"的诗歌内涵的完美结合,灵动的口语运用、日常化的意象,再加上对日常生活白描式叙事手法,王小妮用诗歌划开"世界的表层",获得穿透平淡的诗语言说。  相似文献   

11.
刘炜评的《半通斋诗选》是一部情怀毕现、个性鲜明的旧体诗选集。要而言之,其个性表现有五:常在“诗酒相娱”的文字形式下,灌注了颇为饱满的情感与形象意涵:大小事皆可入诗,少难言之隐,多必达之能;善于旧典新用和新典活用,有书卷气而不掉书袋;美而不谀,不失风雅之旨;善于揽镜自照、反躬自嘲和会心自乐,时见幽默风趣的精神格调。作者在对诗坛前贤的转益多师中,已经大有所成,但尺以更高要求,还须在多元整合师承所得的基础上。找到一套真正适合于自己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12.
刘驾是晚唐时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在当时诗坛上独树一帜,他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故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现民生疾苦内容;多采用比兴手法,形成其诗含蓄婉转的讽谏意味与美刺精神;其诗尤以善于描摹、刻画人物心理情态而富于情致见长;语言亦清新自然、浅近通俗而为人所称道。刘驾诗歌创作的独特成就与鲜明的艺术特色,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由此奠定了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诗歌史上,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边塞诗可谓贯穿始终.一般认为,盛唐的边塞诗是唐代边塞诗创作的顶点,也是其终点.其实,边塞诗的创作是继续贯穿到中晚唐时期的.中晚唐时期虽然没有一个公认的边塞诗派,但从事边塞诗创作的诗人并不少于盛唐时期.试通过对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边塞诗的分析来证明此观点.  相似文献   

14.
对初中诗歌写作教学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审美价值,在初中阶段进行一点诗歌写作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但是诗歌写作长期被视作各种升学考试的禁区而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在升学考试中诗歌写作已从被限制到了部分不受限制,初中作文教学也有从强调文体到淡化文体的变化。我们应该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对诗歌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一点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王船山诗学的主情观 ,在论述诗歌言情要婉转曲折、情与景的结合要关注内在统一 ,以及要以情为“兴观群怨”的纽带等方面 ,有其独到理解的阐释和别开生面的新意。它是对“诗缘情”说的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主义是中国新诗运动的主潮,而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臧克家始终坚持将目光向下,在诗歌创作中体现出对底层民众的关注,呈现出诗歌创作中人生感受“悲悯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沙鸥对抒情诗抒情本质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深入过程.20世纪40年代方言诗写作时期是不自觉的;50年代八行体写作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传统的自觉领悟、对抒情诗本质特征的表层解说主要是在诗歌评论中进行的;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接受西方现代派诗学影响又有意继承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及早期现代新诗传统进行"新体"创作(爱情诗为代表),并从容提出现代抒情诗的"主体外化"抒情功能说.  相似文献   

18.
晋人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于《左传》用《诗》多有解说,自成一家之言。对"诗言志"这一《诗》学中最核心的命题,杜注以"作诗以言志"标明自作诗以言己志,以"诗以言志"标明称《诗》以言己志,并以"赋诗者取其一章"标明赋诗断章,以"义取××""言××""多取首章之义"等标明断章取义之所在。研究《左传》用《诗》之杜注,可从中窥见杜预的《诗》学观点。  相似文献   

19.
卡明斯(E.E.Cummings)是20世纪的美国著名现代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形式深受其叛逆思想和绘画风格的影响,离奇大胆、独辟蹊径、充满弹性。文章依据新批评理论,从词语的悖理组合、句义的多重含蕴和意蕴的模糊不定三个方面对卡明斯诗歌《爱情比忘却厚》进行探讨,揭示其诗歌创作的张力。  相似文献   

20.
从戴望舒的爱情上的坎坎坷坷、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和文学上的反反复复 3个方面 ,论述了戴望舒新诗发生的源泉、新诗发展的方向和新诗象征的正路 ;从而揭示出戴望舒精神世界和文学世界丰富而痛苦的一面 ;讲明了他是怎样把写诗和人生最终统一起来 ,将象征派的形式和古典派的内容统一起来 ;最终走上了一条中国新诗写作的正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