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21世纪东亚地区安全环境演化是一切关心东亚地区安全的人们备加关注的焦点问题。东亚地区安全环境直接影响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新世纪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对东亚地区的经济繁荣起着日益增强的牵引作用,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也首先体现在东亚的稳定和促进东亚的繁荣上。  相似文献   

2.
东亚地区安全环境直接影响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新世纪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对东亚地区的经济繁荣起着日益增强的牵引作用,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也首先体现在维护东亚的稳定和促进东亚的繁荣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东亚区域合作在经济、政治和安全等方面取得较快发展,东亚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奥巴马政府执政后,认识到加强与东亚地区的联系对于恢复和发展美国国内经济,维护美国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平衡中国日益扩大的地区影响,防止美国被边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奥巴马政府希望通过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推动TPP谈判,加强双边同盟关系的政策以达到参与、重塑、主导东亚区域合作进程的目的。奥巴马政府对东亚区域合作政策的调整削弱了区域合作的向心力,增加合作机制的复杂性,激化了地区矛盾,将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亚太尤其是东亚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倍受世人瞩目。而中国作为东亚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东亚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东亚地区的日趋繁荣,中国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中国应充分利用东亚产业结构又一次面临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区域内的国际分工,调整和优化自身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早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推动了东亚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进展.本文考察了当前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基本特征,分析制约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主要因素,最后就目前合作模式提供了三种相互竞争的理论解释视角.  相似文献   

6.
东亚地区在经济上形成了以地区大国为首的合作机制,但是安全事务上美国却占据主动。美国在积极改变自己在东亚经济合作领域的劣势,TPP谈判成为美国的新筹码。东亚安全局势被外界视为陷入民族主义泥淖,但是美国的联盟体系难辞其咎。美国用自己在东亚经济和安全事务中的全面优势实现“再平衡”,对此,中国在经济和安全领域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新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地区主义的兴起为当代国际关系注入了新的内容.东亚地区的安全现状为新地区主义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新地区主义也对东亚安全产生了深刻影响,推动了东亚合作安全的发展.新地区主义在东亚的发展,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东亚安全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地区秩序是国际秩序建设的区域基点,因而,地区秩序也就是地区内各主要行为体在地区权力分配、地区认同、地区机制的创立与运行的结果。在东亚,中国是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东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的作用。同样,中国的和平崛起也离不开稳定的东亚地区秩序。通过分析东亚地区秩序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互动关系,探求中国在东亚地区秩序中实现和平崛起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共同经济和安全利益的驱动下,东亚国家利用地缘优势积极推动多边合作的深化,但也存在明显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差异、复杂的战略态势等一系列影响多边合作的因素。作为东亚地区的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融入东亚合作之中,努力实现安全困境的弱化和相互依存的强化应是中国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过30余年的物质性成长与社会性成长,已经成为决定东亚未来秩序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中国内省式的战略文化和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决定了中国不具备谋求东亚地区霸权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在经济相互依存和地区共有观念的共同作用下,东亚地区也不会出现中美对抗的均势体系。中国对东亚地区秩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区主义来实现的,即以地区主义的方式来推动东亚地区整合,谋求东亚地区一体化。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在客观上对美国的现有霸权秩序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亚安全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最重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外交战略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的战略。在中国的周边,中亚是中国周边地缘战略需要重点经营的地区之一。中国与中亚国家都面临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这就需要中国和中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发展与中亚地区各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繁荣与稳定,有助于形成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从而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区域主义(一译“地区主义”)于二十世纪在欧洲得到了较好体现,但东亚区域主义将在自由贸易区建成后面临一个发展的瓶颈。这主要是由于东亚区域主义自身的脆弱性和东亚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共同造成的。中国战略机遇期内能否通过有效的双边外交解开周边外交中的“疙瘩”、增进东亚区域主义的认同、更好地以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身份参与东亚事务,决定了中国国家利益能否得到充分实现。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19世纪后半期东亚国际秩序由前近代向近代过渡的转型时期,日本借助欧洲条约体系对东亚既有秩序的破坏,使中朝两国成为日本近代国际秩序观的实践目标和侵略政策的实施对象。中日之间的强弱态势从此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并由此造成中日朝三国一衰一盛一亡的近代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4.
大国关系问题始终是中亚安全领域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当前,由于中俄美三个对中亚安全形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大国在中亚地区形成并保持了一种既竞争又合作、合作大于竞争的关系,从总体上讲,在可预见的将来中亚安全形势将进一步好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性和鲜明的特色性,而且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东亚、东南亚甚至中亚的建筑形制。西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领导的多民族政权曾屹立于11至13世纪的中国西北,并与两宋、辽和金并立近两百年。因此西夏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各个方面都深受中原文化及中亚诸国文化的侵染,其表现在建筑方面也是如此。西夏的历史资料、历史遗存和考古发现中有一些关于其建筑方面的记载,其表现了西夏建筑的形制、材料、类型等诸多信息。通过梳理和分析,可以使读者对于西夏建筑的形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西夏建筑与中原建筑的异同有一个初步感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缓慢。两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这一状况已经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产生种种不良影响,不利于消除民族间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以及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从而阻碍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和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笔者对中央政府、中西部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各级政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新安全观,新在完全不同于冷战思维.并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内容包括国家安全的基本条件、威胁国家安全的标志、维护持久和平的安全模式和国家安全层面等.其落脚点是维护21世纪中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中国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安全存在诸多不安定因素.中国在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战略上构建安全的周遍环境,要立足亚太,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9.
二战以后,为对抗远东地区的共产主义力量,1951年日美确立了军事同盟关系,在这一军事同盟关系的保护伞下,日本国力得到了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对中国亚太地区的安全的潜在威胁。这一军事同盟关系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日美两国为了遏制中国力量的崛起,反而加强了在亚太地区的这一同盟关系,从而威胁当今中国亚太地区的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