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报纸已进入了“读图”时代。作为浙江省唯一的省级晚报———钱江晚报,从上到下重视图片,致力做亮图片这一报纸的“眼睛”。从2000年10月以来,针对加强摄影采访和图片使用,编委会进行了一系列为新闻摄影同行关注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头版图片用大用足;摄影专版增加到每周5个版,并安排在前8版新闻版的重要版面上;制定并实施了《图片运用标准纲要》,对32个版中各版做出了必须重视图片运用的具体规定;同时,编委会还专门配备了新闻摄影采访车;开设了新闻摄影“110”热线电话等。采取这些措施,使钱江晚报的新闻图片更具新…  相似文献   

2.
阅读报纸,有时会在版面上看到“更正”启示,重要的启示还会登在显著的位置。这种启示,国家、省级报纸的版面上有,地市一级报纸的版面上也有。其内容大都为对本报前一天所刊发新闻的失实之处进行更正,并向读者致歉。此外,版面上还有一些更常见、不易被读者发现重视的错别字、语法、用词等差错,就不在“更正”启示之列了。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在新闻要写活写短的呼声中,中宣部将“现场短新闻”的报道方式,作为深化新闻改革的一方面加以提倡。而今,“现场短新闻”犹如春风吹又生的小草一般展露于众家报纸的版面上,深受读者的喜爱。 然而,笔者却发现一些报纸对“现场短新闻”的概念有  相似文献   

4.
张艳蕾 《新闻知识》2001,(10):29-30
2001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新疆召开。本报送评的5个被指定日期的头版,在近百家参评报纸中脱颖而出,再次获得全国报纸头版运用照片好版面评选“一等奖”。综观获奖的5个版面,我们不仅看到了《深圳商报》编辑、记者驾御报纸版面的智慧和水平,同时也看到了当代报纸版面的飞速进步和发展趋势。我们重新审视这些获奖版面,能够从中看到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一、坚持“图文并重”,有统一的办报思想“照片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报道新闻、充分美化报纸版面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是报纸取之不尽的源泉。与…  相似文献   

5.
为经营好每一篇新闻而努力南方日报总编辑刘陶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考虑的一个重点是,如何通过深化新闻改革,把提高新闻质量放在第一位。口号是:“为精心经营好每一篇新闻而努力!”因为广大读者对我们扩版的“期望值”很高,盼望着我们在扩大的报纸版面上,给他们带来更...  相似文献   

6.
都市类报纸队伍不断扩大、影响力逐步上升的过程中,出现了由边缘媒体向主流媒体迈进的趋势。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钱江晚报》目前日出40~48版,发行逾70万份,是浙江省版面最多、发行量最大、创收最高、效益最好的报纸。在新世纪里,他们又提出了“主流媒体,一流实力”的发展目标。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画册《钱江晚报:21世纪城市主流报》,记录了《钱江晚报》近两年实践这一理想的足迹。《钱江晚报:21世纪城市主流报》一书汇集了该报2000~2002年刊出的数百个精彩版面,同时配有文字点评,记录每个版面的编辑背…  相似文献   

7.
当人们跨入21世纪迎来崭新的信息时代时,电视新闻的连续挑战以及横空出世的网络媒体的强劲冲击,在时效上和空间上对报纸新闻构成的竞争更加激烈。报纸这张“新闻纸”要发挥快速传递、解读信息的作用,让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站”起来,发挥其“一图胜千言”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如何让新闻图片在版面上“站”起来,除了总编辑出好点子、起好关键作用,摄影记者提高素质、拍出好图片外,处在报纸的“总装车间”、选用图片的第一道关口的版面编辑,对作品的新闻价值的把握和对新闻图片所包含的形象价值的解读水平至关重要。报纸编辑在选择使用新闻图片时,必须树立“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强烈的典型瞬间意识”、“鲜明的画面美感意识”,才能慧眼识珠,将主题鲜明、构图新颖、有强烈震撼力的佳作编排在版面的显著位置上,让广大读者打开报纸就能被它富有穿透力的组合所吸引。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新闻摄影是通过照相机镜头对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现场选择纪实,来达到发布新闻传递信息的目的。新闻摄影的这一特征,决定了版面编辑在选编新闻图片时首先必须具备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只有这样,编辑才能从大量的来稿图片中,及时、准确、大方地选编那些包含了大量信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已经开了三次,穆青、蒋齐生提出的“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新思路、新观念、新格局,已被老总们普遍接受。我国许多报纸这几年都有动作,形象新闻在要闻版上有所加强。一些新闻价值、形象价值具佳的新闻照片,不仅放大在要闻版上使用,有些还上了头条,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但是,事物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有些“老总”仅把“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当做理论束之高阁,报纸版面依旧一副重文轻图的老面孔;有些报纸要闻版放大使用新闻  相似文献   

9.
在报界,好像谁也没有说过照片不能唱主角.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照片却常常唱的是配角.有些报社编辑和老总经常这样说:“给这篇消息配张照片”.一个“配”字,道出了照片在报纸上的地位.这仅仅只是达到了前10年“图文并茂”的要求,这种对照片的认识,还是只停留在“美化版面”、“活跃版面”.“增加花色品种”上,同样是文字的陪衬.要想实现从“图文并茂”到“图文并重”这个重大跨越,首先是要解决版面编辑和总编辑的认识问题.就目前各报杜情况来看,我觉得笼统谈新闻改革的较多,单独谈新闻摄影改革的较少;在实际操作上,强调文字、版面、事业、体制机制等方面改革的更多,面对新闻摄影则是要求一般化,顶多也只是要数量而忽视质量.在新闻报道中,照片是一种独立的新闻语言,有文字取代不了的作用.与文字比较,照片新闻更直观、更具体、更强烈.好的新闻照片,胜过千言万语.近年来,襄樊日报把“图文并重”落实到报纸版面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实现了重大  相似文献   

10.
报纸,又称“新闻纸”。新闻,是报纸的主体。对此,报人无一不明。今天,本文再“老生常谈”,也许有人说多余,其实:非也! “杂志化”倾向种种 由于职责所在、业务所需,笔者经常翻阅和浏览各种报纸。从中发现不少报纸特别是机关报,十分注意突出新闻这个主体,并在新闻二字上大做文章。从版面总量上看,大多数机关报的新闻占60%-70%;从新闻栏目看,更是品种繁多:要闻、综合新闻、专题新闻、社会新闻、焦点新闻、区域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应有尽有。有的报纸新闻栏目有10多个,有的多达20个。由于这些报纸抓住新闻…  相似文献   

11.
有言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反映在我们的报纸版面上,特别是元旦头版上,能做到“岁岁年年面不同”,这是衡量记者编辑在特定佳日里有无“创新”意识的很重要方面,因为人们特别关注这一天的报纸,尤其是头版,上海人称之为撑门面的版面。比较上海几家报纸元旦头版,大同小异,如编辑部的元旦贺词、致词,节日市场包括文艺舞台上的喜庆、祥和的气氛或回顾总结一年的新闻(我称它为“盘点新闻”),还有首长的元旦  相似文献   

12.
从8月12日起的整整一个月内,《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开辟专栏,每天发表一篇“现场短新闻”,很受读者欢迎。这是《人民日报》进行新闻改革、版面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在这方面,《人民日报》为各地报纸带了个好头。纵览《人民日报》发表的几十篇现场短新闻,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3.
国内新闻界     
新闻出版报》介绍“钱江晚报现象” 《新闻出版报》于1994年10月28日在第一、第二版以近两个整版的篇幅刊发长篇通讯《钱塘涌起大江潮——“钱江晚报现象”大写意》,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钱江晚报的几个“非常规性动作”。同时,该报还发表评论员文章,称赞钱江晚报在新闻改革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是近几年新闻改革的新成果,新的生长点”。 近两万字的长篇通讯详细记叙了钱江晚报近几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活动。该报编者按语中写道:“刚刚创刊8年的钱江晚报,近几年来,以其敢触社会难点热点,敢于扶正祛邪,敢于深入生活深层,不断拓展报纸服务功能,在党和群众,政府和群众,企业和群众间架起一座座桥梁。钱江晚报以其全部活力,一个接一个地推出有创意有质量的报道,在群众中产生巨大反响。一如滚滚钱塘江水,潮起潮涌,令人目不暇接。” 这篇通讯以“《国庆一日》摄影大赛”、“组织‘著名歌唱家名曲演唱会’”、“沸沸扬扬‘十点利’”、“组织‘打假协作网’”、“开设‘盛夏直通线’”、“倡立‘居委会主任联谊会’”、“开设‘挂牌值班’栏目”、“请市长市民‘当一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开场白:当今“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运用,越来越需要一种刚性机制来加以规范和保证。近几届的全国新闻摄影总编辑研讨会,都反复提出了报纸设立“图片总监”新岗位的建言。从目前全国一些报纸的实验性运作来看,定位准确、运转良好、工作到位的图片总监,已真正成了新闻图片在报纸中的“代言人”,并对报社新闻  相似文献   

15.
董立林 《新闻传播》2010,(1):129-129
在全球化时代中,地方都市类报纸中国际新闻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以《钱江晚报》为例,周一至周五每天的国际版面在4至7个不等,一周的国际新闻版面在30个以上。  相似文献   

16.
增加信息量,这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是四开四版的周三报,版面小,刊期长。因此,怎样利用有限的版面,容纳更多的信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两年来,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我们逐步树立起信息观念,并采取切实措施,使报纸信息量有了明显增加,受到了读者的肯定和欢迎,报纸发行量也不断上升。一、增加新闻的条数,多发短新闻。一般来说,一篇新闻稿件,总有一点新闻信息。因此,要增加报纸信息的容量,必须增加新闻条数。我们要求编辑精编稿件,把那些“空话、套话、废话”,尽量“挤掉”,新闻稿一般控制在二百到五百字之间,最长的不超过九百字,每个版面必须用稿十篇以上。并在一、二、三版开辟了《荆溪浪花》《简明新闻》《经济短波》等栏目,刊登“百字新闻”。这样,版面上的新闻条  相似文献   

17.
写几篇精品文章容易,集中力量办几期精品报也容易。但是,要把一张报纸办成真正的精品报,则难。因为,在新闻内容,新闻时效上你要比别人高出一筹;在版面处理、报道角度、写作方法上始终比别人做得好,这得看你报社的总体实力。因此,在实施精品战略中,搞好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报社的总体策划和采编能力,非常重要。建立捕捉新闻的快速反应机制新闻是“易碎品”,这一特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时代更为突出。因此,“争取时间,就是争取受众”,时效性是评价报纸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很长一段时期,在新闻界,为了避免、减少新闻失实…  相似文献   

18.
“评论价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闻和评论是报纸上不可缺少的两大文体。但是,新闻和评论在报纸版面上并不是平分秋色。一般来说,总是新闻多,评论少。打开一份报纸,可以看到几十条新闻,而配有评论的不过屈指可数的几条。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主要的就是“评论价值”。二经常写评论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给有些新闻配评论,不要费多大力气,就能写出一篇相当不错的东西,而给另一些新闻配评论,  相似文献   

19.
让版面说话     
张平 《声屏世界》2002,(1):46-47
报纸的版面是会说话的,它具有评价和启发性的“语言功能”。创新版面的基础,在于正确地运用版面语言,让每一篇新闻稿件在版面上各得其所、处置得当,恰如其分地展示自己的新闻价值。要做到这点,版面编排必须有大局观、整体观、讲究谋篇布局。哪些稿件要突出处理,哪些稿件应相对淡化处理,必须全面衡量。头条新闻是版面上的首席发言人,是稿件的重中之重。它在版面上的位置和处理举足轻重,一定要调动版面语言向读者推荐它。处理得当的头条,会成为带动整个版面的亮点。在精心处理重视头条时,不能忽略版面的右下角,在这里要安排有一定…  相似文献   

20.
一位美籍华人在1993年2月14日羊城晚报上发表长篇文章《追日之旅》写到;“在杭州有广大读者的钱江晚报,按我在香港、美国十几年的新闻工作经验来看,这是一份优秀的报纸,拿到今天的海外,也不会比任何一份中文报纸逊色……” 这位记者的评价也许过高,但我们探索出一条路子,把钱江晚报办出自己的特色,那倒是确确实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