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西安经济台开播5年余,每每听节目,感触良多,逢佳作,喜不自禁,由衷感谢主持;逢劣作,心急如焚,恨不能替之.今将所听、所感、所想记之,谨与各位主持商榷.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主持现状如何?有哪些新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本文试图通过两次全国广播节目与作品的最高级评奖透视,作出回答。 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评选,参评的广播主持人有234人,属历届参评人数之最,其中城市电台有112 人,中央电台和有线电台122人。 2000年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政府奖中,参评的广播主持作品有32个。 两次评奖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市级电台主持人节目质量提高很快,与省级电台形成激烈竞争之势;社教节目参评数量最多,居各类参评节目之首,整体水平较高;谈话类节目后来居上,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广播事业真是兴旺发达,这一点也具体表现在如雨后春笋般地产生出来的诸如交通台、经济台、证券台、信息台……等各类广播电台方面,让人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电台一多,听众可收听的节目也就多了起来,而且如今的节目多采用从西方舶来的主持人现场直播的方式。因此在这些电台开办之初,其节目也的确让广大听众耳目一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用这种方式主持的节目听得多了,听众就渐渐地漠然视之了,那曾经的新鲜感也渐渐消逝。其实广大听众对电台这种敬而远之的情况的出现,不仅仅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应…  相似文献   

4.
王群 《图书馆杂志》2006,25(11):81-88
王群: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播电视学系主任,并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学术委员兼常务理事、中国电视家协会节目主持人委员会执行理事,长期从事高校的语言传播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出版专著和发表论文一百多万字,主要作品有《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谈话节目主持艺术》、《演讲与论辩》、《朗诵艺术创造》、《论节目主持人言语交流》、《论节目主持人言语地位》、《谈话节目组成系统》、《荧屏瞬间的智慧火花——论主持人的即兴表达》、《节目主持人听知素养》、《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银汉神韵——唐诗宋词经典吟诵》,曾主持多项国家及上海市教委以及媒体科研项目。[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听客琐言     
听客琐言韩静霆《小说连播》节目,它与著书者、出版者、演播者无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它既是一项事业,又属一门独特的听觉艺术;听者,用耳也,作者的笔深深谙其真谛与奥妙──谛与奥妙──人类经过悠悠岁月的认知与认选,为自己选择了眼耳口鼻,是人聪明。目迷五色,...  相似文献   

6.
张军 《新闻传播》2006,(5):57-57
读报节目是继谈话节目之后。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兴办的新型电视节目。它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报纸长于深入报道、各种意见杂陈的长处,弥补电视节目深度的不足。但是办好读报节目并不容易。它很容易平铺直叙,把电视节目办成报纸的传声筒,丧失读报的风格和特色。笔者就在哈尔滨电视台生活频道主持《听我读报》节目一年多的体会,总结读报节目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名人论读书     
读书患不多 ,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 ,既学患不行。处若忘 ,行若遗 ,俨乎其若思 ,茫乎其若迷。——韩 愈卑意欲少年为学者 ,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故愿学者 ,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 ,且只以此意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 ,求事迹故实 ,典章文物之类 ,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似迂钝 ,而他日学成 ,八面受敌 ,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苏 轼  其向之不切 ,则其听之不专 ;其思之不深 ,则其取之不同。不专不固 ,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已矣。——王安石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  相似文献   

8.
开口说话,司空见惯。但是否善于说话,“说什么、怎么说”则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化底蕴和个性魅力。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语言是主干,节目主持人作为沟通节目与受众的中介,语言表现尤为重要。在看电视节目时,观众“听其言、观其行”也了解、评价着节目主持人。如果主持人口不择言、表现不佳,不仅令观众扫兴,也会使大家对节目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9.
十年前,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首开中国电视民生新闻之先河,引发了此后全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开办热潮,特别是在节目中,"视、听、读、访、谈、评"多位一体的互动,更加彰显了个性主持人的个性化主持风范,令人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0.
郑州 《声屏世界》2004,(4):37-37
近几年来,广播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少儿节目而言,“变播为说”的主持人节目极大地拉近了节目与少儿之间的距离,贴近性明显增强,但仍然难逃“我主持你听”的窠臼。而今天儿童的特点是渴求知识,善于想象,勇于创造,“我主持你听”不能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如何在满足儿童渴求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每个少儿节目广播人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中国对外广播工作者《今日西藏》节目的主持人,我深深懂得:节目质量是节目的生命,也是对外广播的生命力之所在。提高节目质量,多出精品,使节目得到外国听众的喜爱,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西藏,这是我创办对印度广播的印地语《今日西藏》节目所梦寐以求的。根据我主持《今日西藏》节目的体会,要多出精品,提高节目质量,还必须从听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时刻把听众放在心里,应有很强的受众意识。我们办节目,如何从我们听众的需要、愿望出发,从听众的接受水平和收听习惯出发,以及如何从听众的反馈中吸取营养和力量,并尽可能多让听…  相似文献   

12.
为落实中央台1996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的精办每一套节目,精办每一个栏目,精办每一个节目的方针,促进和提高中央台的节目质量,1996年4月8日-14日,中央台开展了大规模的节目听评周活动。这次活动是对中央台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中央台第一、二、三套节目进行全面听评。听评活动采取台内和台外相结合、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评标准是:1.节目方针要准确到位;2.节目内容要符合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法规,还要做到事实准确;3舆论导向正确;4讲究宣传艺术,发挥广播特点;5.…  相似文献   

13.
阿成  韦娟 《新闻天地》2006,(9):29-32
台湾歌星蔡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涉及广播、写作、歌坛、电影、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主持包括“金马奖”在内的多项大型活动,被誉为“名嘴”。她还为上海《新民晚报》撰写专栏文章,为新加坡电视台主持《旧情绵绵》节目,主持“BBC”广播节目《日正当中》.赴《世界日报》之邀赴美巡回演出,应欧洲各界华侨之邀赴法国、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地巡回演唱。  相似文献   

14.
张明山 《记者摇篮》2006,(11):49-49
986先生节目是调频986沈阳交通广播2006新版节目推出的,目的是树立品牌节目让品牌节目带动品牌效应,那么如何让986先生这个品牌节目带动品牌效应呢,下面谈谈一管之见。一、节目的个性化986先生逢半点播出,提示天气变化,预知阴晴冷暖,预告本台精彩节目,服务覆盖全天,主持人语言极富个性,幽默通俗,广播语言口语化,聊述天气,评说节目,区别于一般性的节目预告,贴近性强。风格独特、幽默诙谐的《986先生》节目,让听众在短时间内了解掌握最新信息。986先生主持中生活化的语言不能像纯自然的口语化,而是经过提炼加工的有雕琢而不露痕迹,既是通俗平…  相似文献   

15.
王南 《视听界》2002,(2):50-51
角色转换是播音主持界近年来谈论得比较多的话题。由于时代的要求,播音员在新闻播音岗位上有角色转变(政策传达者到信息传递者);由于节目类型转变,播音员也要有角色转换。在主持新闻谈话节目《地球村》之前,我一直从事新闻播音工作,  相似文献   

16.
也许,电视新闻从业人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度重视观众对节目的评价与反应。因此,如何贴近观众、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也自然成了所有栏目经营为之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的大难题。与此同时,一个十分显然的问题摆在电视人的面前:关起门来自我把玩“艺术”精品,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在形象策划与包装上向观众频送秋波恐怕只是舍本逐末罢了;一味地关注一些远离百姓生活的所谓“要事”似乎也很难激发观众的兴趣;而采访记浮在面上,只跑机关,不下基层,甚至成了某些部门与单位的“代言人”,则更是远离观众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它在电视栏目的生产过程中,应该是一个什么角色? “主持人是在电视节目中,出场为观众主持各种节目的人。……主持人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他的主要职责是组织、串联一次节目的各个部分,……”这是一种传统味较浓的见解,在这种解释中,似乎已感觉到了主持人与节目的播音者有所不同,要处于主导地位,但其主要职责,仍然只限于组织、串联起节目的各个部分,至于节目本身,也就是各个部分自身的内容、风格,主持人则不必多问……。  相似文献   

18.
卢彬 《声屏世界》2016,(1):29-31
电视节目主持人“转型”的现象较易吸引观众的关注,孟非、撒贝宁等知名主持人的成功转型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收视体验。其中,主持人由新闻类节目“转型”到娱乐类等节目的现象较为多见,也相对容易成功,但由娱乐节目主持转向新闻节目主持则相对困难。节目主持人转型并不是对原有主持风格和主持形象的颠覆,而是在其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即知名度是节目主持人“转型”吸引观众目光和获得成功的基础之一。节目主持人“转型”还需以自身的主持形象、主持潜能和综合素质为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2002,(Z1)
我之所以选一位老先生写给李婵的一幅字作标题,是因为我听了几次李婵的节目,又听了别人对她的评价,加上与她聊了一个多钟头,感觉到,这个女孩有许多有别于他人的地方。李婵主持南京音乐台的《零点有约》和《午间快乐时光》两档节目各有特色,很多听众打进电话都会问:“两档节目的主持人会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播音和主持节目当中有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不清晰,不确定,有多义性,让人听了既可这样理解,又可那样理解,让人“步人歧途”,误听误解。这称为播音和主持节目中的歧义现象。多年来,在广播播音工作中深感这种语言歧义现象严重影响从稿件内容播出到听众收听这种交际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