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刊林漫步     
报纸媒体须创名牌精品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报纸媒体须有危机意识和紧迫感,须调整自我,提升品位,创新应变。网络时代,报纸媒体应创名牌精品,追求“品牌效应”,走“特色化”的道路。笔者以下面两条理由支撑上述观点。其一,报纸新闻在时效性(快)和包容性(大、或者说“杂”)上与互联网相比只能自叹弗如。但东方不亮西方亮,可在“特”、“深”、“精”上大下功夫。其二,网络时代,报纸媒体内部的竞争更加激烈,在优胜劣汰的无情法则下,创建名牌精品,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报纸创名牌精品有多种途径。近些年来,报界一些有胆识、…  相似文献   

2.
李茗 《今传媒》2003,(6):39-40
“好酒也怕巷子深”。对众多商业企业来说,这是早已为市场验证的经营要诀。作为与商品广告联系最为密切的媒体自身,又该怎样看待自我形象包装?本文着重就报纸媒体的形象包装谈一点看法。 一、媒体的商品属性决定其必须进行自我包装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党性原则是指导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报纸媒体的党性不可动摇。但作为  相似文献   

3.
在报纸宣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颇费思忖的问题:某项政策是早点宣传好还是晚点宣传好?某个热点问题是从宏观角度报道好还是从微观角度报道好?某种社会现象是一般议论好还是深层剖析好?某篇批评稿件是来文照登好还是有所保留好……凡此种种,归根结底都有一个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把握好报纸宣传的“度”,不仅仅是稿件处理技巧问题,还是关系到舆论导向、宣传基调的政治性、政策性问题。因此,把握好“度”是报纸宣传中必须看重和练好的基本功。根据大局需要确定宣传节奏的急缓与报道材料的取舍。我们的一切工作包括报纸宣传,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如何加快与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如何维护  相似文献   

4.
号外是报纸媒体为了及时报道一些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而在报纸本身编号以外临时编印发行的一种特殊报纸类型。在声像和网络还没有大举进入公众生活领域之前,“号外是报纸为公众解读突发新闻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最快方式”。但随着广播、电视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媒体的兴起和普及,号外的新闻时效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时期报纸出版发行号外的行为甚至被认为是报纸“符号化”的“自我广告”,号外时效性的功能遭到质疑。  相似文献   

5.
在报刊媒体繁荣且竞争激烈的今天,广告做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应对读者负起责任。这就需要广告人不单纯做业务员,也要像其他版面的编辑记者那样,同时做一个好的广告编辑,让广告内容和版面设计吸引读者的目光,了解广告的意图,让广告对读者起到应有的作用,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做好广告对读者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广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发展,是现代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宣传与营销手段。然而,广播广告却有点生不逢时,广播“吃香”于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活跃,市场竞争激烈,大量的广告涌入了后起之秀的有声有像、图文并茂的电视和报纸媒体,近年来路牌、灯箱、网上广告又使“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像)”的广播广告再次受到冷落。在同地同级电台与电视台比较中,广播广告一般只占电视广告的十分之一,有的还不及这个数字。尽管广播及其广告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媒体本身有弱势,但也应当看到媒体的优势和潜力,应扬…  相似文献   

7.
军事新闻宣传历来强调以正面宣传为主,在正面报道上有许多好的经验。但是在正面报道上也存在一些“顽症”,影响了宣传效果,其主要表现为:按“规定动作”不敢越雷池半步;典型宣传“模式化”倾向比较严重;表现手法比较陈旧,创新的阻力比较大。军队报纸要搞好正面报道,最根本的还是要在观念的转变上下功夫,在深化报道内容上下功夫,然后才谈得上其他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广告是报业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报社员工的“衣食之源”。如果说一个地区的广告总量是由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状况、经济市场化程度、城市规模大小等因素决定的,那么,作为这个地区的地市报社广告量的多少,则是由这个报社报纸的办报质量(主要看读者认可度)和发行数量(主要看有效发行)、广告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同其他媒体(包括外来媒体)的竞争能力(含广告经营水平)等因素决定的。而同其他媒体的竞争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由这个报社广告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决定的。在这个地区广告总量和这个报社办报质量、发行数量既定的情况下,广告经营管理体制越合理、机制越灵活,竞争力就越强,在“市场蛋糕”中切到的份额就越多。因此,为把报业做大做强,探讨广告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龚小平 《新闻窗》2007,(1):88-89
勿庸讳言,当今的传统主流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仍靠广告收入赖以生存,广告收入的多少决定了大多数媒体生存发展的状态。因此,广告经营对任何一个媒体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媒体的第一职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宣传任务,这个基本属性毋庸质疑。其次,广告经营便处于媒体的重要位置,哪家媒体的领导都不会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0.
从纽约城市中心的中国国家形象广告到央视上频繁的城市形象广告,再到政府面对突发危机事件的公关处理、逐渐盛行于地方媒体的各种软式广告(俗称“软文”)……无论是出于政绩冲动,还是立足于解疑释惑、推动发展,政府“说话”的迫切需求,催生了政府形象宣传广告的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   

11.
与几个同事聊天,大伙都有一个感觉:时下一些报纸,尤其是地市县报,采用群众来稿越来越少了,地方新闻十有八九是“本报记者”写的,就是副刊专版,也大都由宣传、文化、新闻部门领导和名人“包”了。稿件内容反映群众思想、情绪以及火热生活的明显少了。就连原来一些反映群众心声的小言论专栏,不少报纸也砍掉了。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诚然,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要生存、要发展,也要求得“领导”、“大款”的支持。然而,更应看到,报纸读者绝大多数还是普通百姓,脱离大多数群众,与少数人再“贴近”,报纸印出来没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某些媒体为了求得生存,争夺广告市场,对所有的广告不分青红皂白,既不管是否合法,也不管内容是否健康,一律来者不拒。一些医疗广告、信息广告、情色声讯台广告,充斥了报纸的版面、电视的画面和电台的频道。一些媒体这类不良广告所占份额极高。而这些广告绝大部分刊登手续不齐全,格调低下,欺骗成分高,群众对此意见极大。  相似文献   

13.
理论宣传是报纸宣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它是党报的一面旗帜,甚至可以说是党报的“魂”。任何一张党委机关报,如果缺少理论宣传,就会成为“没有灵魂的报纸”。近年来,与全省各地市级党报一样,《锦州日报》也受到各类生活类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迅速崛起的抗争,尤其在理论宣传上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社会环境与媒体新闻改革两个方面:一是党报理论宣传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二是媒体运作逐步走向市场化,使理论宣传的压力再增强。这些“先天不足”均造成理论宣传在整体报纸中的地位受到影响。报纸的理论宣传,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2005年,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给出了报纸消亡的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恰在此时,我国报业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领势,无论是媒体受众、还是广告收入都在日趋向网络媒体集中。 事实上,“报纸消亡论”在历史上几度泛起,几度沉寂。当广播、电视相继出现时,报纸就两次被判“死刑”。美国加西亚媒体集团首席执行官马里奥·加西亚说:“人们总是长篇累牍地谈论一种媒体的出现将取代之前的媒体:先是书籍取代布道,然后是报纸取代书籍,广播取代报纸,而电视则将消灭其他所有媒体。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发生。”这一次,网络传媒来势汹涌,报纸的命运会如何呢? 如果说,有些困难是在报业发展中必将遇到的,那么,作为起步早、成熟度高的美国报业可能会先于我们碰到这些问题。事实证明,早在几年前,他们就感受到网络的挤压,并在积极寻找出口。总之,为了拥有未来,报纸必须作出改变已成不争事实。放眼世界,反观国内报业,我们也许会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报纸上的“广告”已恢复了“名誉”,书刊广告也已多了起来;但杂志上仍然摆起过去的死板面孔,宁肯底封面空白,也不肯登一些有关新书的广告。鲁迅先生当年就非常重视报刊上,特别是文学杂志上刊登新书广告,有不少广告还是鲁迅先生亲自草拟的。目前新的杂志出版、复刊极多,可谓壮观,希各杂志登一些新书或重印书籍的广告,简要介绍一下内容。比如,  相似文献   

16.
广告口号是企业在广告活动中所采用的相对不变的特定宣传语,又叫广告标语,这种口号往往将一个确定的观念传达给消费者,使他们能够长久记忆并成为他们购买商品和寻求服务的指南。①一般认为,广告口号通常用在企业的产品宣传上,但现在,媒体使用形象广告口号已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C本文主要以报纸为研究对象,就报纸形象广告的产生、风格特色等作一些粗浅分析。 一、报纸形象广告产生的背景 所谓报纸的形象广告口号,通常是指刊登于报头下面的一行句式简洁精炼,表意言简意赅、易读易记、相对不变的文字。称它们为形象广告口号,是因为它…  相似文献   

17.
时统宇 《青年记者》2007,(11):76-76
今天,研究报纸的版面特色多少给人以“老气”的感觉,至少算不上是“显学”,因为一说起报纸的特色,要不说说厚报、广告、发行量、报业的冬天……似乎就太传统,太不与时俱进,太难吸引人们的眼球和鼓动人们的耳膜。而我对《深圳特区报》版面特色的定量分析的目的,实际上是想说明这样一个定性结论:媒体永远是内容为王,内容为王是媒体的第一要务。厚报、广告、发行量、报业的冬天……  相似文献   

18.
马年开年,报业大战硝烟渐散。华东某省城两家强势媒体(且称A媒体和B媒体)为争谁是“第一”公开在报纸上“斗嘴”,直斗得昏天黑地,令读者“雾里看花”,业内人士却视为笑谈。疯狂“斗嘴”的背后,折射出当地媒体在自我约束上的苍白以及行业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这种“斗嘴”,已显示出当今某些媒体近乎“病态”和“畸形”的做法。 且看今年1月9日A报在1版的评论《做秀还是诚信》,文章说,有消息称,“首家进入全国报业百强”的媒体在我省飘然而至,不禁令人平添三生有幸之感。然而遍查有关目录(中国报纸广告监测月报2001.11),却…  相似文献   

19.
论文缩微     
报纸的“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 王爽在《记者摇篮》杂志2004年第1期上撰文说,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工作是“有效”还是“无效”主要由广告商的媒体选择行为决定的。现代报业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广告。而广告收入与发行量有着直接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报纸发行量越大,广告收入越多。这是因为广告商一般都选择在发行量高的主流报纸上做广告。但  相似文献   

20.
蔡雯 《传媒观察》2005,(11):62-64
头版是报纸的形象展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头版要不要登广告?登多少合适?如何处理新闻内容与广告的关系?一直是令报界很伤脑筋的问题。我曾经在多家报社讲学时批评过国内有些报纸的头版因为广告不当而形象不佳,但因为一直没有机会大规模地接触世界各国的报纸,便难以判断我们的问题是一种普遍现象还是“中国特色”。这一年在美国做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借此考察了这方面情况,也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