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它注重学生全面、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涵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创造性地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突破了传统课堂模式,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建立有效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创新,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基于一线教学经验,对美术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初步探究,如丰富多样的合作学习形式如何巧妙地在美术教学中发挥高效作用、如何利用"合作学习"突破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使"合作"成为创新评价机制等,希冀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机会,让美术课堂真的"活"起来.  相似文献   

3.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模式应是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并以学生的学习活动模式主导课堂教与学的活动. "三线五环节"课堂教学活动模式,就是以学习活动模式为主进行课堂教与学活动的模式. 它是指课堂学习过程中,教线、学线和问题线三条线同时进行. 三线中"学线"是主线,"问题线" 是核心,而"教线"是通过"问题线"作用于学生的"学线",为"学线"服务的. 其中的学线为:进入问题情境--自主探索研究--提炼交流发表--变式应用巩固--反思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4.
主题活动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教学方式.通常是指学生围绕一个主题,经历从收集材料到呈现成果的完整过程而进行的社会探究活动.主题活动有助于调整学习状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本人就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如何开展"主题活动"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就像一股旋风席卷整个如皋教育界,我们白蒲小学也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搞了起来.所谓"活动单"即通过集体备课最终形成的用以课堂操作的学生学习活动方案.每一个活动,都包含以下4个基本要素:a自主学习;b合作探究;c成果展示;d自我完善.每一课时均安排了检测与反馈环节.其中的合作探究环节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我认为:"活动单导学模式"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具体落实与体现.  相似文献   

6.
"基于活动原理的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课内外活动,提高学习效果的策略.顺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初中科学课堂不再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而是突出探究过程的活动式教学,"活动"在初中科学课程的教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生物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的新理念,力图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交流协作、探索创新的能力.各种探究活动深入教学越来越具有普遍性,更成为各类优质课、观摩课、公开课的亮点.但是由于学校经济能力的限制,探究活动往往是因为缺乏材料和设备而难以开展.因此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中寻找简单、经济的材料来进行探究活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即时贴"在生物学教学中就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怎样用"即时贴"来设计课堂活动?如何有效的实施课堂活动?就这两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做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动"式音乐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师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全面互动,达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过程.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增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能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探究,在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发现力和创新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高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所谓"自主探究",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则以一种"导演"的身份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应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开展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人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课堂上是否能够鼓舞学生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卜取决于教师在新课导人时创设的情境.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课堂探究学习概述课堂探究学习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口,以激励评价为动力,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学习过程。二、课堂探究学习流程1.自探——设计教学。"自探"即自主探索,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知识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最终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呈现——创设情境。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让每一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科学探究活动成了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实施中,我们又容易走向极端。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探究活动,课堂完全处于不断地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之中。甚至有的活动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教师就匆匆忙忙让学生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从表面上看课堂似乎热闹非凡,学生也能积极动手探究。可是当我们冷静审视整个教学过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它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寻找学习的快乐和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在科学课教学实践中,应注重教学的生活化,从我们身边的事例人手,在学生可知、可感的范围内学习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快乐.下面笔者就谈谈自身在这个方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物理的课堂"教学",就是以实验探究活动为载体,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学双边相互作用的多方位沟通与互动的活动过程: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发现知识的发生过程;二是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探究中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三是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4.
自主是数学课堂标准的核心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作为教育学生的主渠道,必须真正做到自主,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空间和时间中动耳、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学习,把学生所有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他们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思维障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数学课堂中大量存在着缺少学生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的现象,往往略去概念、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以及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一言堂和机械的训练.学生缺乏对知识的"火热"思考和主动的建构,因而思维能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是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活动过程."数学活动教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有利于学生潜能发挥的情境,设计一系列有发展潜质的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对知识主动探索和主动建构的过程,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求知,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核心素养.笔者以"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为例,做一些尝试和探索,以期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6.
所谓"学后记",是指学生对课堂内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内容的个性化记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的一双双眼睛,一只只耳朵,一个个脑袋就像设置在课堂内的"活探头"、"黑匣子",以理性或非理性的方式记录着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许多秘密,注视着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声调,同时又揭示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过程.因此,"学后记"这一活的"黑匣子"是教师进行反思教学,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我市近两年教学改革大力推行的一种模式.它的基本要义为教师用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单",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进行精心而明确的组织和引领,是一种"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过程与形式".  相似文献   

18.
"前体验活动"是在教学正课前,由教师布置的以探究、思考、操作、体验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新学知识之间建立的思想台阶.在课前体验活动设计中注意定准起点,找准切点,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才会更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19.
自然课中学生的观察、实验、对比、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也是自然课学习的重要方式,可这些探究活动的空间大、干扰因素多,再加上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往往会出现"无序"的现象,课堂中呈现个体之间静闹不一、体态不一、活动不一、思维不一的无序状态,这对那些追求让学生"整齐划一"的老师无疑是一种冲击、一次挑战.探究活动中要体现主体,那么"无序"是必然的,正是由于"无序"才能让学生的个性特征自然流露,作为教师应把握火候,适时引导,使"无序"活动能乱而有序、乱得其所,我们绝不能因为怕乱,而挫伤孩子们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一、课堂教学中"活"而不"实"现象之系列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探究能力,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于是,在课堂中出现了大量的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探究学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这些学习方式被异化了,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下列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