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试论“被”字句的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分析了“被”字句在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介绍了语法学界相关的、可以利用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被”字句教学的原则:突出语用,兼顾句法和语义。建议教学分为3个阶段进行:1)从“被”字句的不如意色彩入手;2)介绍中性色彩的“被”字句,突出其语篇功能;3)介绍“被”字句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2.
归纳了《红楼梦》“被”字句的八种结构类型及其语法特点,并从句子成分的角度分析了“被”字句的语义特征,从感情色彩角度分析了其语用功能,总结了“被”字句语义和语法的相互制约与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分别系统地概括了汉语的“被”字句和越南语的“bi”字句的语法、语义结构及特点。通过对比指出两之间是在语法结构、语义关系上的异同,明确了相互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第二语言的教与学的角度,初步论述了“bi”字句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被”字句的正负迁移的影响,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话“是”     
在现代汉语单句中 ,作为特殊句式的把字句、被字句、存现句、兼语句、连动句、“是”字句在结构上或在意义表达上与一般的主谓句不同。“是”字句通常是以“是”为标志 ,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因而也称判断句。“是”字句中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应为同一关系或从属关系。①韩寒是《三重门》的作者。②纳米技术是一种有着不可限量的潜力的技术。句①主语“韩寒”和宾语《三重门》的作者”是两个同一关系的概念 ;句②主语“纳米技术”从属宾语所表示的“技术”一类的事物。所以 ,句①②都是“是”字句。有些语句虽然用了“是” ,但它们的主语和…  相似文献   

5.
媒体中“被”字句的新用法越来越多,“被”字句出现了新的用法而其他表被动的形式却没有这种用法“,被”字句的这种用法已不仅仅表示被动,它还有语用上的特殊含义。本文将从被动句和“被”字句的发展“,被”与“叫”“、让”“、给”的对比“,被”字句新用法的语用价值等角度分析媒体中“被”字句的新用法以及其他标志词没有出现这种用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语义平面是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层面,本文拟从“被”字句的前段、中段、后段词语和句中动词的关系出发,来探究《西洋记》中“被”字句在语义方面的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7.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语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明清有不同类型的“被”字句,宋元时期的口语作中,一些独特的“被”字句与一般的“被”字句,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语义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唐三藏西游厄传》全书有131个“被”字句,将其分析和的结果与《西游记》进行比较,可以从语言特点的角度为辨别《西游记》不同版本的源流关系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代汉语中“被+施事+谓语”式“被”字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不同于‘受事+被+谓语”式“被”字句(简称“被字句Ⅰ”)的另一类“被”字句──“被+施事+谓语”式(简称“被字句Ⅱ”)进行分析,主要谈以下四个问题:一、被字句Ⅱ的结构类型;二、被字句Ⅱ的表意类型;三、被字句Ⅱ与被字句Ⅰ的区别;四、被字句Ⅱ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9.
语义平面是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层面,本文拟从“被”字句的前段、中段、后段词语和句中动词的关系出发,来探究《西洋记》中“被”字句在语义方面的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10.
杨洪军  曹晓红 《文教资料》2006,(35):106-108
本文对冯梦龙编著的“三言”中的“被”字句从形式类型上作了多角度的考察分析。对“三言”中“被”字句的名词、动词、补语、状语、谓语等的情况进行了分类描述,同时结合“被”字句时代发展特点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言”中“被”字句基本符合“被”字句历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有人在划分句子成分时对“把”字句和“被”字句这两种句式的成分感到难于处理,下面我就来谈谈“把”字句和“被”字句句子成分的划分。  相似文献   

12.
“被”字句使用广泛.但不宜滥用。本文对“被”字句的滥用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助于正确使用“被”字句。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汉语动词被动化理论对“被”字句的生成进行新的探索,认为汉语的“被”字句不是通过移位生成,而是通过“纯粹合并”生成。汉语动词被动化的基本结构可以表述为“……被VP……”。长、短“被”字句具有不同的生成模式,短“被”字句是汉语“被”字句中的基本式,长式“被”字句中“被”字后面的名词是动词功能“再造”的结果,不能随意省略。汉语“被”字句中的其他典型结构可以解释为,以初级收敛为前提,由动词进行功能“再造”后而产生的VP重新参与被动化。  相似文献   

14.
《庐山远公话》中“蒙”字句、“被”字句都是典型的被动句,将二者从作用、用法等方面子以比较,找出共性和区别,进而给“蒙”字句正名,立为积极被动句,而将“被”字句称为消极被动句。  相似文献   

15.
读者向《湖南教育》编辑部提出“把字句”和“被字句”句型转换问题,试浅释如下:“把”、“被”是两个特殊的介词。人们习惯称由它们构成的句子为“把字句”或“被字句”。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句子.从  相似文献   

16.
试论“被”字句的分类及其褒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字句一般都有表示不如意的语义色彩.随着褒义动词结构进入被字句,也可表如意之意.通过考查语义色彩指向受事主语、说话者和关系者的不同情况,被字句可分为褒义被字句、贬义被字句和中性被字句.本文还着重分析了构成被字句褒义倾向的要素以及进入被字句的动词的限制性.  相似文献   

17.
闽南话的“互”字,厦门地区读h~(22),泉州一带通常把“互”字说为“乞”kit~(32)、“吐”t~6(24),“当”t~6~(44)等音。当动词用,都表示交付、给予。当介词用,表示被动,跟普通话书面语表示被动的介词“被”字相当。闽南话用介词“互”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以表示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类似普通话用介词“被”表示被动的“被”字句,可以叫做“互”字句。但闽南话的“互”字句,跟普通话“被”字句有许多不同地方。这里着重介绍  相似文献   

18.
在两岸四地的现代汉语中,有标记被动句“获”字句还在使用,特别是在台港澳地区,这一形式比较多见。这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形式,有相当突出的古雅色彩,它的表义倾向是[+如意、期望]与[+中性、期望],与同类的“遭”字句分工明确,而与“被”字句则多有交叉。“获”字句的结构类型少于“被”字句和“遭”字句,在大陆与台港澳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与融合表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七十年来“把”字句研究概况.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主要按时间先后逐一介绍各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是“把”字句研究鼎盛时期,“把”字句研究向纵深发展,专题研究较多,本文主要从“把”字句的语义特征、结构特征、语用特征及其和其他句式的变换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西洋记》中出现的主要被动句进行详尽统计的基础上,对该文献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被”字句参照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和描写,并总结出“被”字句在应用上的一些特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洋记》中的“被”字句基本符合“被”字句历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