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动员赛前焦虑水平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广秋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8,(4)
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体育来祝蓓里教授主修的CSAI-2问卷,调查了沈阳大学师范学院体育系在校40名大学生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三个方面的焦虑水平,再根据祝蓓里教授主修的田径运动员的常模查出相应的标准分、百分位分,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对策,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形成并保持最佳竞技心理状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运用CSAI-2量表对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性别、运动等级、训练年限都不是赛前状态焦虑的显著性变量;2)年龄变量在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认知状态焦虑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15-20岁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21-26岁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焦虑水平。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和竞赛的日益激烈,运动心理学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心理训练已成为教练和体育科研人员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运用CSAI-2问卷对上海市大学生运动员赛前焦虑和状态自信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已修订出中国常模的CSAI-2问卷是信度和效度高的多维焦虑测量工具,它包括三个分量表: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运用该问卷测查235名参加大学生运动会田径和篮球比赛的被试赛前焦虑反应和状态自信必,结果表明:(1)躯体状态焦虑的强度是区分田径和篮球项目类型良好的预测因子;(2)认知状态焦虑的强度是区分运动技能水平或临场技能发挥得好坏的良好预测因子;(3)竞赛焦虑反应和状态自信心的强度与被试主观上所认知到的任务难度密切有关。因此,为使运动员有适宜的竞赛焦虑反应和状态自信心,教练员除了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之外,应当结合项目的要求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尤其是认知训练),并注意在赛前激起他们符合任务特征的唤醒水平。 相似文献
5.
与运动型比赛项目(田径、足球等)一样,静态型项目的射击,赛前体内补充足够量的碳水化合物也是非常有好处的。碳水化合物(也被称为糖原)是人体主要的能量物质,每天大约有250-350克的糖原被提供给身体,它们一般都储存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在身体活动中,根据强度,糖原被用来维持运动系统的活动。肝脏中的糖原含量主要取决于人们的饮食习惯,这样就导致肝脏内糖原含量的变化,只要有一天采用了较低水平的碳水化合物饮食就可能因糖原含量下降而威胁射击运动员身体能力以及射击技巧。不仅如此,糖原水平的降低还影响到了大脑的糖代谢,使每一组肌肉群… 相似文献
6.
赛前焦虑是运动员在赛前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状态,它直接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因而越来越受到教练员、运动员和心理学研究人员的重视.近年来,赛前焦虑多从影响竞技水平发挥的消极方面和如何降低焦虑水平加以论述.认为,赛前焦虑与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的关系是复杂的,赛前焦虑对运动成绩的发挥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的作用,并从赛前焦虑产生的原因和对策两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8.
9.
作为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射击运动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推动了现代化体育竞技事业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射击运动比赛如日中天.射击运动比赛不仅考察运动员的技术能力,还考验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基于此,本文以如何加强射击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为题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强度与方向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动焦虑反应的强度和方向性的综合性研究是现代竞赛焦虑研究的流行领域。我国对竞赛焦虑的强度与任务特征,运动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对赛前焦虑的方向性研究则刚刚开始。该研究采用琼斯和斯万修订的CSAI-2量表,在赛前对大学生运动员进行测试。研究表明,不同学历,性别。年级的运动员赛前焦虑反应的强度和方向性存在差异;焦虑反应的方向性比强度能更好地预测运动成绩,在对运动焦虑的解释方面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关于竞赛状态焦虑的问题进行问卷和现场调研,结果表明:1)不同训练年限、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2)运动员得分与认知状态焦虑有显著负相关性、与状态自信心呈正相关、与躯体状态焦虑呈倒U关系;3)通过探索分析得出赛前预测运动成绩好坏的客观指标。以期为教练员在训练及比赛中高效处理优秀武术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届体育大会武术比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运动心理学家Martens(1990)编制,并由祝蓓里教授修订(1994)的“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简称为CSAI-2问卷)为测试工具。结果表明:在性别、年龄组双因素方差分析中,运动员的躯体状态焦虑在性别、年龄组上的主效应差异显著,性别×年龄组的交互作用差异也显著,运动员在状态自信心上,性别主效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主要运用心理测量法,对参加第6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31名坐式排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坐式排球运动员和全国常模球类组运动员相比,竞赛状态焦虑处于同一水平;不同性别的、不同位置的坐式排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无差异;不同训练年限的坐式排球运动员在状态自信心上有显著差异(t=210,P<005),其他维度无差异。证明长期系统训练对残疾人克服心理障碍有益,建议动员社会力量为坐式排球训练创造条件,支持坐式排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竞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完美主义与竞赛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测量3组(共191人)运动员样本在竞赛中的完美主义和竞赛焦虑,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总体完美主义与认知状态和躯体状态的高度竞赛焦虑有关,而当把力求完美的动力作用与未达完美的消极作用分化开来时,发现只有后者与高度的焦虑相关,而前者则导致轻微的焦虑和高度自信。结论:提示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追求完美,并成功地控制未达理想而产生的消极影响,就可以减少焦虑并增强自信,发挥出色。 相似文献
15.
王欢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4):13-14,17
随着我国运动水平的逐渐提高,在追求高水准技战术的同时,心理训练正被许多教练员所重视,且心理训练也是现代运动训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比赛成绩的发挥。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体育竞赛中射击运动员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探讨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以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为广大的射击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谈心理因素在篮球投篮中的影响及训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投篮技术、投篮时机、身体素质及心理状态等。而在一场高水平的比赛中,运动员较长时间承受着各种不同的心理刺激。因此篮球运动员要善于调整,控制自己在比赛中的心理活动,才能发挥最大的运动潜力,因此,在实践中找出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心理训练计划,是提高投篮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运用心理测量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对沈阳市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认知调控能力 (即 :情绪调节能力、动机归因水平 )进行 41周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心理训练 ,运动员的认知调控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乒乓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及焦虑方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世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5):45-46,5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60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及普通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及焦虑方向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在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的强度分数上无差异;但与普通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相比,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认为这两种焦虑对其运动成绩的取得具有促进作用;两组运动员的自信心无差异。 相似文献
19.
浅探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技术训练和心里训练的相结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总结出一些心理训练的方法,以提高基层射击教练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基层射击训练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