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从主题嬗变的角度探讨了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发展规律。认为女性小说的主题大致经历了传统爱情主题→社会参与主题→寻找“本我”主题的衍进过程。本文分别阐述了三大主题涵盖下的女性小说各自的产生原因、自自的特点和缺点以及各自的历史和现实的任务。并试图以此来探索女性小说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丁璞 《培训与研究》2008,25(11):17-20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大部分以“国际题材”为创作主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叙述技巧上大胆突破常规,开拓了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领域。本文选取了亨利·詹姆斯小说代表作品中的女性群象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按文化地域分,她们可以分为美国文化女性形象、欧洲文化女性形象、欧化了的美国女性形象。按人物特性分类,各自又分为天真无知型女性、高雅型女性、表里不一型女性等。  相似文献   

3.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大部分以“国际题材”为创作主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叙述技巧上大胆突破常规,开拓了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领域。本文选取了亨利·詹姆斯小说代表作品中的女性群象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按文化地域分,她们可以分为美国文化女性形象、欧洲文化女性形象、欧化了的美国女性形象。按人物特性分类,各自又分为天真无知型女性、高雅型女性、表里不一型女性等。  相似文献   

4.
《红字》是美国的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作品以生动的题材和独特的象征手法代表了霍桑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分析了小说人物和情节中基督教原型的象征意义,揭示了霍桑的"原罪———赎罪———死亡———永生"这一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5.
"逃离"是当代女性小说的主题之一。它不仅被写成觉悟了的女性在男权中心社会里的宿命,更是当代女性作家们对现实世界所采取的一种写作姿态;在"解构———建构"的过程中,寻觅和重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对于苏雪林的小说《棘心》中所涉及有关母爱、女性矛盾的内心世界以及宗教等各个方面主题的探究层出不穷。本文将对《棘心》中所蕴含的另一主题———寻夫,进行挖掘和阐释,并深入分析其存在于母爱这一显性主题下的根源,以期为苏雪林及其作品《棘心》的研究拓展视野。  相似文献   

7.
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和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分别是各自时代展示女性精神成长的优秀作品。用成长小说的视角来比较和考量这两部小说,会发现"成长"这一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化,可以看到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某些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契诃夫19世纪90年代女性题材小说的创作主题。这一时期,他对女性问题的研究由女性物质生存状态逐步深入到她们的精神领域。她们以觉醒者的姿态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寻找着各自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女性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地表之下的生存,在思想解放的春风中开始痛楚而柔韧的复苏。新时期女性文学从文化“寻父”到“弑父”,从“寻母”情结到“憎母”情绪,从退守女性“私人生活”到展开“一个人的战争”,写作主题不断变迁。本文通过阐述女性文学寻找男人———否定男人———追溯母体———回归自我的精神旅程,旨在呈现女性意识不断发展与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乔叶的小说倾注了作者对女性命运、女性成长、女性间的情谊等的思考,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妥协与抗争的角力中展现了一系列城市普通女性的生存状态.本文主要论述了乔叶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女性对于自我的认识,并且总结了她的小说善于描写女性心理的这一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1.
萧红的一生是寂寞的,寂寞既是她的气质,也是她的诠释。萧红的寂寞意识决定了她的小说精神特征:童年母题、女性视角、生命主题。本文拟从这三方面来探讨萧红的寂寞意识与其小说精神特征的内在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白玛娜珍的两部长篇小说《拉萨红尘》和《复活的度母》显示了藏族女性文学的成就。从题材的现代性和对现代生活中女性情感世界的把握来看,《拉萨红尘》和《复活的度母》开拓了长篇小说中藏族女性现实生活的表现空间。散文化的抒情叙述,大胆而热烈的女性意识表达,虔诚的宗教情感和神秘的宗教文化,这些因素使这两部长篇小说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也成就了作家的浪漫主义小说风格。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穿越"一度成为小说中风行的题材,这种题材多半出现于翻新小说中,其成因既有时代的因素,也有社会心理的影响,既有本土文学的传统,又有外来小说的启迪,同时又与小说的市场化密切相关。"穿越"可分为三种模式,是晚清小说中最具新意和时代特色的题材之一,其得失对今日的文学亦有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王慧 《海外英语》2011,(11):258-259,274
As the world-famous Queen of Crime,Agatha Christie not only won great honor for detective fiction but also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wards helping popular novels step into the palace of elegant culture.The methods like analysis and contrast are used in this paper to analyze its unique artistic value of her detective works from the artistic technique employed and her antiheroic qualities as a feminine detective fiction writer.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托尼·莫里森的《秀拉》,分析了作品映射出的生死母题。从与生死母题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通过仪式、再生和替罪羊原型——出发来解读《秀拉》的主题和人物性格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今小说呈现出空前的开放性、变革性、多元性。本文论述了小说观念变革的五个方面 :小说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姻繁殖、主题意蕴的多维指向、典型的新解与建构、情节的弱化与虚化、结构的新颖多元。并认为这种变革是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孕育的产儿 ,是一场旨在使小说面向未来、面向现代人类、面向整个世界的文学革命  相似文献   

17.
女作家林白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代表作品,而“自传性写作”是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该文试图从传记文学研究的角度,对小说文本中表现出的自传性进行分析。通过论述自传性在该小说文本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所获得的文本接受效果,阐明了自传性写作对该文本的正面与负面影响,以此来探索自传性之于现阶段女性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同性恋蔚然成风,笔记、小说十分发达,因而涌现了众多的男风小说。以《弁而钗》、《宜春香质》为例,通过细读文本、对比不同文本,从文本价值期待及叙事操作等角度,探讨明清时期以男子与男子之间的爱情为题材的男风小说中温文尔雅、情意绵绵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9.
曾经被评论界冠以新写实的"双子星座"之一的池莉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她的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客观冷静的叙述变为理想和观念的激情表达,表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她笔下塑造了三类栩栩如生的新女性形象,她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而是具有独立人格、敢做敢为的现代女性。  相似文献   

20.
张洁的《无字》、铁凝的《大浴女》和王安忆的《长恨歌》是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的经典作品。三部小说不约而同地呈现了中国当下女性写作的三个主题流向,即苦难的女性成长、凄楚的精神救赎以及深刻悲凉的历史批判。当然,三位女作家的三部重要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