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级差是高校在对进档考生安排专业时采取的一种“规则”,这种“规则”以考生的分数为主,又考虑到考生的专业志愿,被多数高校所采用。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专业分数级差呢?专业分数级差是指高校在安排进档考生的专业时.若其未被第一志愿的专业录取.则将其总分减去一个分数级差后参加第二志愿专业排序。如有的高校规定一、二、三专业级差分别为5分、4分,考生第一专业不能录取时,就减去5分.再与第一志愿就报考该专业的考生排序,按从高到低分进行录取,如不能录取.再减去4分参与第三志愿专业排序录取。  相似文献   

3.
今年高招录取已经结束,从各省落榜考生被退档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六大因素:“填报志愿过少”、“单科成绩偏低”、“身体条件受限”、“只报本地院校”、“不服从专业调剂”、“忽视专业级差”,这也可以被看作是高考除成绩之外的另外六种风险。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下发的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要求高校招生章程必须向社会公布录取规则,其中包括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对加分或降分投档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在国家的招生文件里首次出现了分数级差的概念。什么是分数级差呢?许多考生、家长,甚至教师都感到比较陌生。分数级差就是招生主管部门或学校在根据考生志愿投档时,设定的考生次第较低的志愿与其他考生次第较高的志愿等效时应扣减的分数差值。有时,分数级差也指投档的方法。下面用高校录取情况来进行简要说明: 高等学校录取新生过程中,会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投放到学校的考生档案根据考  相似文献   

5.
本期主题:第一志愿 第一志愿,包括第一院校志愿和第一专业志愿.从每年录取的情况看,高校更愿意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远远高于其他志愿.所以,填好第一志愿(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对自己录取的作用举足轻重.这里就列举三个案例,以此对第一志愿填报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同一院校中的各个专业,在录取时也会因报考热度形成分数之间的差异,这种分数高低的差异就是专业梯度。考生在具体填报专业时,要处理好“热门”与“冷门”的关系,既要敢于逐“热”,又不能“一热到底”,应适当“爆冷”,“冷”“热”结合,否则也可能退档。对于专业志愿梯度可按照自己的喜好程度从高到低排序,这种办法适用于分数优先的院校;对于设立专业级差的部分院校,考生应将最可能被录取的同时也是自己兴趣所在的专业作为第一专业志愿。  相似文献   

7.
郭小川 《高中生》2011,(6):48-49
规则摘录 河北金融学院招生章程 三、录取规则 3.对所有进档考生.专业安排按照考生志愿优先的原则,首先录取第一专业志愿,第一专业志愿满额时,按其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依次类推。如所报专业志愿录满,考生同意调剂,可安排在相近专业;如不服从调剂.将作退档处理。  相似文献   

8.
录取规则是高校《招生章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投档比例的确定、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对加分或降分考生的处理、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性别与语种限制等。是考生填报志愿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考生如何正确理解、掌握录取规则,关系到能否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但由于目前各高校录取规则形式多样。其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且说法又各不相同,这就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的理解难度。  相似文献   

9.
郭小川 《高中生》2011,(18):48-49
规则摘录河北金融学院招生章程三、录取规则3.对所有进档考生,专业安排按照考生志愿优先的原则,首先录取第一专业志愿,第一专业志愿满额时,按其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依次类推。如所报专业志愿录满,考生同意调剂,可安排在相近专业;如不服从调剂,将作退档处理。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全国的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多了一个新的参考项目——志愿级差。这是我国高校招生工作中第一次将这一政策向社会公开。按照教育部要求,2003年各高校都有要将本校的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开,明确向社会承诺录取中的一些原则,如提档比例、  相似文献   

11.
填报好高考志愿,争取最佳录取机会,提高志愿“命中率”,升入理想的大学,是众多考生和家长共同的愿望.据统计,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80%左右,而且多数高校的招生章程规定,第一志愿考生如果满足招生计划,就不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了.  相似文献   

12.
在历年的高招录取中,经常会出现考生“高分低就”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便是考生没有掌握好志愿梯度。志愿梯度包括院校志愿梯度、专业志愿梯度和批次志愿梯度三方面内容。现行的高招录取制度存在着不同的录取批次,每个录取批次都有数百所高校,每所高校又有很多专业。同批次录取高校在同一时间进行本校的录取工作,不同的高校由于报考人数不同,导致录取分数有高有低,  相似文献   

13.
《考试与招生》2020,(3):11-11
专业调剂是指高校对进档考生进行专业分配时,将那些无法满足专业志愿但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分配到还有空余计划的专业。为什么会有专业调剂?怎么会出现"无法满足专业志愿的考生"呢?由于各专业报考不均衡,就会出现某个考生所填报的所有专业均已录取额满的情况,该考生不能被录取到所填报的专业,成为"无法满足专业志愿的考生",这时如果高校存在没有录取额满、还有剩余名额的专业,那么高校就会看考生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分数有优势则将该考生调剂到某个有空余名额的专业中。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高考投档一般主要采用“段段清”、“志愿清”、“分数清”等几种方式。“段段清”投档方式能够较好地兼顾志愿和分数的平衡,相对合理,但实施进度较慢,只适合传统录取模式;“志愿清”投档方式实施进度较快,效率较高,非常适合网上录取,但过分偏重了志愿,增加了填报志愿的风险性,出现了许多高分考生由于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的现象;而“分数清”投档方式又过分偏重了分数,使考生的志  相似文献   

15.
能达到院校的投档分数,仅仅是跨过了录取中的第一道"门槛",能否被心仪的专业录取同样非常重要。专业安排方式决定了所有进档考生的专业归属,甚至能否最终被录取,堪称录取规则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其中蕴含着许多玄机。有无分数级差?是专业优先还是分数优先?这些核心规则在填报志愿落笔之前特别需要考生及家长多下一番工夫。  相似文献   

16.
重要说明     
《招生考试通讯》2011,(4):I0001-I0020
各院校的录取最低分及各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是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参考。志愿填报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最低的分数录取到某所院校的最好或者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而过去三年院校录取最低分和专业平均分则揭示了考生选择某高校和专业的一般规律性、可行性。合理运用它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志愿风险,考生的高考志愿才能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河北自学考试》2011,(6):43-43
如何合理填报志愿对于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来说非常关键,艺术类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考生在报考前要深入了解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招生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录取批次、专业设置情况、录取原则、就业去向等。  相似文献   

18.
在志愿填报表专业志愿一栏,设有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如果考生勾选,就意味着考生在未被所填报专业志愿录取而成绩达到学校最低录取分、身体等也符合录取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可依据缺额情况进行调剂,不勾选则表示不愿意.  相似文献   

19.
在填报志愿之前,考生有必要认真研究各个高校的招生章程,因为这是学校在录取中必须遵循的"规则".录取规则主要包括:提档比例的确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的政策、加分因素的选用、是否有男女比例限制、专业调剂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20.
对于考生而言,能否科学的填报志愿直接关系到今后的高校录取,职业定位以及将来的人生发展,学会选择,把握机遇是考生必备的素质。为此,本文就有志于报考“师范”专业的考生作一解读,以便考生在对此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志愿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