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财经新闻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财经媒体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责任越来越大,中国财经媒体应该在经济领域成为传递中国声音的渠道、回击不实报道的阵地和沟通中外受众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吴逸 《传媒观察》2005,(5):25-26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化、全球化、细分化的特征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利益和市场紧密相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力资源市场、资本市场、实物市场等各种市场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关注市场规则改变对自身的影响,财经信息已经成为公众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财经媒体正在重演上世纪80年代文化类刊物炙手可热的场景。  相似文献   

3.
财经媒体市场与财经媒体的竞争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一、对财经媒体市场的几个基本判断财经媒体市场今后走势如何 ?拿什么作为我们决策与运作的依据 ?分析各种情况 ,我们可以有以下几个基本判断 :财经媒体市场空间一定还很大 ,财经媒体市场的选择性今后会更强 ,财经媒体市场竞争可能会越来越激烈 ,财经媒体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多地呈现为跨媒体竞争。1.空间很大的财经媒体市场可以断言 ,财经媒体市场空间一定还很大 ,财经媒体市场的成长速度 ,可能会比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要快得多。为什么这样说 ,可以从几个角度分析。其一 ,与以往相比 ,中国经济正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 ,…  相似文献   

4.
自1996年以来,在网络这个“第四媒体”迅速发展的时候,我国财经媒体网站也开始出现,但是财经媒体网站的发展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财经网站屈指可数。2004年,浙商网开始试运营,是一个以商业报道为主的专业性财经网站,一年多来发展态势良好。本文主要对财经网站的发展、经营进行分析,以浙商网为例,探讨财经网站的品牌经营,力求为财经媒体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孙明静 《新闻世界》2011,(11):141-142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作为信息提供商的财经媒体也随之快速发展。但随着网络财经媒体的崛起,以及财经纸媒同质化竞争,财经纸媒的处境越来越危险。本文通过抽取三家财经类纸媒,分析目前国内财经纸质媒体的市场定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分析国外优秀财经纸媒市场定位,为中国财经媒体的市场定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杜红 《声屏世界》2002,(7):19-21
中国加入WTO后,无论是站在中国展望世界,还是从世界看中国,新闻媒体的受众都比以往任何时候关注经济现象。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也自然会引起关注。今天,越来越多媒体、越来越多的个人每天聚焦国际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走势,全社会的财经敏感度普遍提升,与此相对应,财经报道正成为国内媒体当前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专业财经传媒:从面向企业家经理人的管理杂志到老百姓手中的证券财经类报纸,“财经”“财富”都成了热门字眼,大众媒体的财经版、广播电视的经济频道层出不穷。江西的新闻媒体对金融行业的新闻报道随着全社会对经济…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制度越来越完善,百姓越来越关注经济的发展形式和投资方向,财经新闻、经济资讯受关注度越来越高。进入新世纪,专业财经媒体迎来发展黄金期,综合性媒体也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财经新闻专版,同时随着群众对个人理财生活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媒体也开设了区别于财经新闻版面的更专业、更贴近百姓生活的投资理财版。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在校人数无疑是最庞大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经济学领域,了解财经专业知识,接受财经教育。每年在各类专业资格考试中,跟财经专业有关的比如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保险精算师的考试人数呈增加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理财观念的重要性,各地的晚报、日报也开辟财经专栏,请专业人士撰稿,指点生活经济学。作为出版商,当然也不能轻视这一很有前景的商机,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介入这一领域,相应地,也就有越来越庞大的写作群体投身其中。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财经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专业书籍内容不专业,术语不准确,数字有误差。这些问题让经济学走近平民百姓变得荆棘满途。所以,解决财经教育平民化,专业教材浅显化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深化和普及.商业和财经在中国百姓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读者(包括投资经营者)希望大众传媒提供最丰富、最实用、最新鲜的财经资讯。同时,财经媒体的发育程度和商业化水平太低,存在市场空白。因此,自2000年升温的传媒投资热潮中.财经类媒体成为市场主流。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结构,使得财经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要点,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开始关注财经新闻,他们需要通过媒体了解到更加及时、准确、全面的财经信息,以此作为自己参与经济生活的依据。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传媒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市场化成为地方党报发展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而开辟财经新  相似文献   

11.
胡林玲 《今传媒》2013,(1):45-46
在全球化的今天,货币代替枪炮成为战争主角,对经济话语权的争夺也愈加激烈。因此,为了获取全球化下需要的各种经济知识,财经媒体在宣传和普及经济知识、传播财经信息以及提供财经服务等方面都担负着重大使命。本文通过对财经媒体的传播效果研究——以《第一财经》服务性报道对受众的影响力为例的问卷调查搜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旨在考察了广大受众对财经媒体传播影响力的认知,揭示了财经媒体在传播效果方面遭遇的现实困境,并以此为契机来重塑财经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大众化还是专业化?--国外财经媒体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底,《第一财经日撤》、《每日经济新闻》等财经媒体的兴办在传媒业再次掀起阵阵热潮.有关财经媒体的出路何在?它的生存空间到底有多大等问题成为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财经媒体的迅速崛起成为传媒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它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且融入全球经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高速发展的财经媒体,给中国媒介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财经媒体应把握什么样的报道方向?本文或许能给人们一点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财经媒体的迅速崛起成为传媒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它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且融入全球经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高速发展的财经媒体,给中国媒介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财经媒体应把握什么样的报道方向?本文或许能给人们一点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WTO、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与经济、贸易有关,但根据WTO的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等,国际资本、国际媒介在看好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将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在不久的将来,当国际媒体进入中国时,势必会与国内媒体在新闻资源、受众群体、广告市场、人力资源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而财经报纸作为逐渐发展的一种媒介,在与业已成熟的国际财经报纸竞争的过程中,如何生存发展将成为亟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财经媒体的丰富和壮大,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吸引受众眼球,成为当前财经媒体研究的首要课题之一。实用性作为财经报道的特色之一,相对于独家性、深度性、时效性、显性等特性,曾一度被不少媒体所忽视。然而,人们越来越感到,实用性必然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财经报道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财经媒体的出现不过是最近十数年的事,财经媒体格局与受众的变化对财经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经营报》总编李佩钰把财经媒体受众的变化概括为三点,一是整体数量的变化,随着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关注经济活动的人群的增多,财经类报纸的受众总量在快速增长。现在读财经类报纸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还有一些关注经济活动的人群,比如读这些报纸有企业界的人士,有做经营的人士,  相似文献   

18.
毫无疑问,2011年媒体的关键词是微博。微博在众多公共经济事件中展示出强大的推动力,而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平面媒体开始使用微博发布财经信息,越来越多的财经人士将微博作为个人官方的信息发布渠道,微博在财经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实践来看,微博同传统媒体在财经新闻传播中存在着  相似文献   

19.
林晖 《新闻记者》2007,(8):11-14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财经信息渠道终端的主导权、财经事件的舆论主导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决策和公众投资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一边是西方主流财经媒体唱衰中国股市、力压人民币升值、鼓吹中国房市泡沫,一边是大量热钱涌入中国的楼市和股市,等待政策调控的效应显现再突然出手。这些现象迫使我们认真思考今天围绕财经资讯市场的竞争。●争夺关于中国经济的话语主导权和信息主导权是中国媒体的必然目标;以独立、客观、冷静的态度报道中国经济是中国财经媒体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因此,必须把做强做大中国财经媒体,加强专业性和权威性放在关乎中国经济安全、促进决策科学的背景下考量。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受众对财经媒体的需求不断膨胀,财经媒体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财经评论、财经专栏、财经评论专栏也风生水起。本文提出了提升网络财经专栏传播影响力的策略思考,主要有四个方面,网络财经评论人才,优化传播方式,加强专栏内容的权威性,加强品牌营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