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如果根据时间的长短来划分,可以分为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季度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在制定多年和年度训练计划时,教练员对运动员的现实状态和运动潜力有很好的判断,从总体上宏观地规划运动员的多年训练目标和过程,然后,才能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制定近期的训练计划,接着把每次训练课的内容结合运动员的近期训练计划,制定出课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2.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很多教练员特别是力量型项目教练员,非常注重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指标(T),往往认为血清睾酮指标越高越好。一般来说,血清睾酮值高的运动员能够承受大负荷训练课,且恢复能力较强;血清睾酮值低的运动员,较难承受大负荷训练课,且训练课后恢复较慢。但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有少数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或运动能力与血清睾酮水平并不成正比关系:血清睾酮高时,运动能力表现并不高;而血清睾酮不高时,完成负荷强度的能力则较强。此外,血清睾酮在运动训练中的变化容  相似文献   

3.
王刚 《冰雪运动》2017,(5):49-51
训练课是周期训练的最小构成单位,对运动员的运动竞技能力的培养起决定的作用.训练课主要分为身体训练课,技战术训练课,综合训练课,测验、检查和比赛课,调整、恢复训练课等类型;教练员是依据根据周期训练计划的安排,依据训练原则、运动员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训练课.训练课的结构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引导性练习、技战术练习、对抗性训练)、结束部分等三个有机部分,三部分划分这是由于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运动训练是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它涉及到运动训练学、心理学、生理学、体育管理学等;训练教学工作又是一项艰苦、复杂、细致的工作,在运动训练中,能否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创造良好的运动成绩,教练员坚持严格要求是关键性一环。1980年,省体校招收了首批运动班女篮队,该队十二人,其中先后有八人输送省队(见表一),国家女篮队队员彭萍就是这时入队的。这批队员的训练效果之所以较显著,我们认为,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训练中切实做到了严格要求。本文拟结合对这批队员的训练体会,谈谈训练中严格要求的问题。一、认真对待每次训练课是搞好训练的基础运动技能是复杂的,要想使技术动作迅速地建立正确动力定型,尽快掌握和提高技术,并成为随意动作,必须认真上好每次训练课。首先,作为运动训练主导者的教练员要严格制定出每次课的计划,把阶段和周的训练要求,具体落实到每次训练课中去。训练的目的要明确,要根据队员的不  相似文献   

5.
王芳 《游泳季刊》2002,(1):31-33
训练质量的优劣,在于教练员对计划过程的控制。对训练的控制能力体现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影响着训练的质量和效果。教练员应在指导训练过程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丰富和开拓思维,并结合理论调整知识结构,提高执教水平。少儿运动员正处于动态的成长过程中,其生理和心理特点与成年运动员有明显差别。因此,对他们的训练控制更应讲究方式方法,单纯一个“严”字是片面的,也是不合理的。教练员要提高对训练课的控制能力,使每次训练尽量实现自己的意图并不是件易事。这需要对少儿的心理和生理动态变化有较深刻的认识与把握,单凭训练课上的一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功夫应下在课外,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以来,乒乓球的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要继续保持我国乒乓球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就必须对乒乓球教学训练的每一环节都进行深入地研究,提高教学、训练的质量。本文就如何安排乒乓球课的准备活动,谈一点粗浅看法。准备活动在一次教学训练课中的比重很小,以一次课100分钟为例,每次课的准备活动时间只有十五分钟至二十分钟左右,看起来,似乎对教学训练任务的完成影响不大,其实不然,适宜的充分的准备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精神振奋,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而且也能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有些教练员、运动员和个别教师,对准备活动重视不够,导致在一些比赛中,教学训练课上受  相似文献   

7.
教练员要想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成套动作达到预想的效果,首先就必须使运动员训练好,要求教练员必须追求最佳的训练效果。才能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说,训练是比赛的基础。运动员对于训练课的态度,称为“训练状态”,实际完成情况,称为“训练效果”,“最佳训练状态”,包括以下几点:1.精神饱满。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跟踪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蹦床队技术训练课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的内容涉及技术训练课计划、训练课的结构、训练内容的选择及训练负荷的控制等方面,旨在为广大蹦床教练员实施训练提供借鉴,在蹦床运动训练中产生以点带面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冰球教练伊夫斯和享特于一九七九年春来我国讲学,先后在北京、长春、哈尔滨教练员学习班,系统地介绍了加拿大及世界各先进国家的技术发展情况,并为我国家冰球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训练:二十八个训练日,三十三次训练课和五次教学比赛。每周课次为六——八次,每次训练课为一小时四十分左右,为便于了解、学习加拿大的训练方法,训练课的组织,训练手段的运用和对训练的一些要求,我们根据记录整理出这份材料,供冰球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排球竞赛体制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大周期训练的老框框,作为教练员,如何安排赛制改革后的训练和比赛,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练面前的全新课题,教练员要制定出完善的训练计划,确定完成任务的训练指导思想,首先找出本队在比赛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仔细的研究,制定出时间短、质量高、负荷量大的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以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体操队备战奥运会期间的训练课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跟踪观察、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国家体操队备战第27届悉尼奥运会前4个多月的训练课特征,进行跟踪研究。内容涉及训练课计划的制定、训练课的结构、训练内容的选择、训练负荷的控制、教练员的执教艺术性等方面。结果表明,中国体操队大赛前训练课的有效实施,是该队夺得悉尼奥运会男子团体及双杠、平衡木冠军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与比赛情况是对高校体教结合效果、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检验,也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为确保完成教学任务与训练计划,根据疫情的变化采取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灵活教学方式,基本上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练”,使队员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实现了身体机能与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障了队员能够随时投入线下比赛的需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疫情时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训练、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梳理,对疫情时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如何执教、如何带领队员进行“居家体育锻炼、分散锻炼、小范围集中训练”做了阐述,并就“疫情时期教练员如何管理好队伍、如何组织好队员落实训练计划、如何提高训练成效”等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安排青少年中长跑的年、周、日训练计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长跑的年训练计划由于时间长,情况可变性较大,因而是一个总体性计划,对年训练安排具有指导性作用。在年龄段划分和所定指标及数据方面,应本着实事求是与机动灵活的原则,建立在可能实现的基础上,在执行过程中,根据需要加以修改、充实与完善。一、中长跑年训练计划全年计划是多年计划在每一年的具体体现。全年计划是根据多年训练计划和本年度的比赛任务而制定。其内容包括:●训练的基本任务和身体、技术、运动成绩等训练指标;●训练周期的划分几个时期的任务和各项训练内容的比例;●训练基本手段与分布;●全年训练负荷量和强度的变化;●完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场地世界杯赛前阶段,两名自行车运动员(郭×、顾×)分别应用“减量增强度”和“训练量不变”两种功率车Tabata间歇训练方案的训练课中运动表现和生理机能适应的差异。方法:场地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郭×和顾×3周完成7节功率车Tabata间歇训练(TIET)课,每节课包括4组内容为次数不同的“120 r/min稳定踏频骑20 s +60 r/min放松恢复骑10 s”训练。郭×单节课总骑行次数逐步减少、总传动距离逐步增加,而顾×常规训练课总次数不变。采集训练课中的骑行功率、做功、心率及每组骑行后的血乳酸进行分析。结果:郭×单节课总做功从第1节课的266.8 kJ逐渐降低至第7节课的201.0 kJ,但单节课的平均功率出现逐课次增加的变化趋势。郭×仅第2节课的平均心率较第1节课下降6.1%,接下来5节课明显回升;郭×第6和第7节课后的血乳酸清除量(ΔBLa)分别显著升高至1.05 mmol/L和1.3 mmol/L。结论:在场地自行车赛前阶段完成的7节功率车Tabata训练课中,通过减少训练课骑行次数、增大阻力档位,可在提高训练强度的同时,降低训练量以促进体能恢复,完成“减量增强度”的赛前训练目标。  相似文献   

15.
击剑训练计划与训练质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击剑运动训练计划和训练质量监控系统的设计主要遵循以下思路:训练计划的制订、分析和训练质量监控有机结合;通过记录运动员训练中的每次练习效果、得失分和有效练习(交锋)时间评定技战术训练质量。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运动员和对手的基础数据录入、周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制订、训练计划量化分析和训练质量监控。以优秀运动员王敬之的一次日常训练课为例,运用该系统对其训练质量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 1 997甲 A1 2支足球队竞赛期训练课的调研 ,选择了 50次具有代表性的训练课 ,对训练学指标、心率指标、生化指标等进行了筛选和确定 ,初步制定了技战术训练课质量的评分标准。这对今后评定甲级队技战术课的训练质量 ,具有一定的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运动员的现实状态是运动训练过程的出发点。对运动员起始状态的准确而全面的诊断是有效组织训练过程的基本依据之一,对运动训练过程的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我国业余短跑运动员的培养中,教练员往往忽视运动员的前测。即使进行前测也仅仅对运动成绩进行测试,而忽视对竞技能力和训练负荷的诊断。如:身体形态(长度、围度、身体成分、体型)、机能(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素质(耐力、速度、力量、柔韧)、技术(协调能力、一般动作技巧)以及战术、心理、智力等等多方面的前测。因此教练员应重视短跑运动员的前测指标,在科学的诊断基础上才有可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训练课RPE对自行车短距离项目场地专项、素质力量和公路有氧训练课的负荷水平进行监测,比较不同水平、不同性别运动员的评分差异。方法:上海自行车队短组运动员8名,其中男子6名,女子2名。赛前4周共完成16节场地专项训练课、8节素质力量训练课和7节有氧训练课。采用Borg的11分量表对运动员单节训练课的自感劳累水平进行评分,训练课RPE由RPE乘以训练课时间进行计算,分别统计单日及每周训练课RPE(sRPE)总和。采用Pearson相关对单日sRPE与次日晨尿PH和SG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总sRPE在赛前4周逐渐下降,场地专项和素质力量训练sRPE分别在第3周(W3)和第2周(W2)达到较高水平,4周期间有氧训练sRPE维持在较低水平;后两周3组运动员sRPE总体上表现出E-Female>N-Male>E-Male的变化趋势;仅女运动员的尿比重(SG)与sRPE存在低度相关,其它指标均未见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训练课RPE是评价自行车短距离项目训练内部负荷的有效指标,但会受运动员不同运动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竞赛状态是运动员取得好的成绩的基础和关键,竞赛状态包括运动员的技术、战术、心理、体能、情绪等多个要素组成。运动员的赛前状态往往直接取决于赛前训练计划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合理、科学的赛前训练计划往往能把运动员调整到最佳竞赛状态。第一、制定赛前训练计划应该考虑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合理、科学的训练计划不应该由  相似文献   

20.
蹦床训练中周课次的安排及身体素质训练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中林  刘海元 《体育学刊》2003,10(1):116-118
通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现场观察等,研究蹦床周训练课次的安排、课的结构模式,并与前苏联和日本的训练方法和安排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国家蹦床集训队周课次安排的模式为10~11次:课结构的模式为每次课时间为3h,分为准备活动、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在此基础上,对蹦床项目中身体训练的重要意义和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论述,指出在国际赛事频繁的今天,更要重视科学的身体训练方法和训练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