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索引(Index),源出于拉丁文,含有指示的意思。所谓索引,是将各类文献中的各种事物名称分别摘录后,记明出处及页数,按一定规划排列起来,以便检索查阅,亦称“引得”。索引编辑,在我国已有久远的历史,如从现存最早的索引,公元1575年张士佩编定的《洪武正韵玉健》算起,至今已有400多年了。而现代意义上的索引,是从本上世纪20年代的“索引运动”后才广泛兴起。它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成为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索引,中国旧称“通检”或“备检”。《辞源》解释为“将书的内容,别为目录,以便查检者。”也有据英文indeX音译为“引得”的。书末索引,顾名思义,是附于一书正文书末尾的索引,它收书中的字、词、人名、内容、主题等分别摘录、或加注释,记明出处页数、按字顺或分类排列附在一书之后。  相似文献   

3.
一、索引具有不可代替的社会功能索引,又名引得,二者都是英文“Index”的译名。前者,为日文的汉字形式;后者,为二、三十年代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所倡导的音译名。虽然两个术语都在《辞海》中取得了被释义的地位,在论述有关问题时,也常被共同提及。但在我国近年  相似文献   

4.
刘蔷 《中国索引》2004,2(1):50-51
引得,即现在通称的“索引”,由英文index一词而来,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洪业先生所译,颇得音义兼顾之妙。为书籍编制索引的做法是西方近代学术的科学方法之一,是提高读书和治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洪业先生曾道:“引得者,予学者以游翔于载籍中之舟车也。舟车愈善,则其所游愈广,所入愈深”,评价其功用十分精当。  相似文献   

5.
哈佛燕京引得编纂处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简称“引得处”)以及“哈佛燕京学社汉学引得丛刊”(简称“引得丛刊”)成立的意义和它在中国索引史上的学术地位,已有不少专家作了深刻的阐述。本文想就“引得处”成立的背景作一番初步的研究。通过对其背景的分析与研究,不但可以把握早期中国索引事业发展的脉络,而且可以从这一个案中,分析中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特点,为今后的发展与合作打下基础。一 二十世纪初中国索引发展的背景 宋明以来,我国一些工具书已具有索引的功能。如宋代的一些类书、明代的《永乐大典》等,有些书如《佩文韵府》等,按韵统…  相似文献   

6.
引得说     
洪业 《中国索引》2006,4(1):58-63
洪业(1893-1980),近代杰出的史学家、教育家、索引学家,近代“索引运动”的主将。《引得说》一书,是他创办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及《汉学引得丛刊》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总结,也是我国索引学研究初创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中国索引学会2005年年会上宣读的论文《中国近代索引研究的开山之作——(引得说)》(见本刊2005第4期),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本刊特分期选登《引得说》,以飨读者。 我国索引学在上世纪曾有过辉煌的成就,重读经典。愿能激励广大索引工作者开创新世纪索引事业的新局面,勇攀数字时代索引学的新高峰。[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董乃强 《中国索引》2005,3(3):49-52
《辞海》(1999年版)给“索引”所下的定义是:“旧称‘通检’或‘备检’,也据英文index音译为‘引得’。检寻图书资料的一种工具。……”虽有人认为这一定义不甚全面,如有以为书目也是索引的一种(或索引也是书目的一种)、有以为索引并非只为检寻图书资料之用的等等,但对索引的工具性——即索引是一种工具一均无异议,因此我们在回答“索引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就可以援引大家的共识说:索引是寻检资讯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引得是一种将文献资料中的各种事物(如人名、地名、书名、内容、主题等)分别摘录,注明页数,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加以编排,用于检索的工具。它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引得”是英语“index”的音译词,意即“指点”,原出拉丁语“Indiae”。日本人译为“索引”,我国沿用该名。此外,我国古代曾有“通检”之名.原出《金史·世宗纪》,但不同今义。以“通检”为书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聂崇岐的生平,以及他在哈佛燕京“引得”和中法汉学研究所“通检”编纂中所做的重大贡献。作者认为,聂崇岐不仅是从“引得”到“通检”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索引编纂史上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现代索引史上,不可否认洪业是一个极其突出的人物。他1932年完成的《引得说》,是一部关于索引学的重要论著。而他亲自创办并长期担任主任一职的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则  相似文献   

11.
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简称 BA)共有五种辅助索引,其中的主题索引(Subject Index)实质是上下文关键词索引(Keyword-in-Context Index,简称KWIC)。我国图书情报界常称之为“题内关键词索引”。这是五十年代才出现的新颖的情报检索语言。它的最大特点是编制方法简便,检索标识直观,引得深度大,出版周期短。这些特点使它在众多的情报检索语言中出类拔萃,别具一格,被最早应用于电子计算机编制目录和索引,  相似文献   

12.
葛永庆 《中国索引》2005,3(3):52-53
“中国索引学社”是中国索引学会的前身。它于1988年开始筹建,1989年9月成立。后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中央民政部批准,改名为中国索引学会,于1991年12月24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正式成立。学社筹建前后不足3年,但它引起当时学术界的广泛注意,这就为后来成立中国索引学会创造了有利条件。关于这方面情况,似乎了解的人不多。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社筹建经过,也算为学会的成长发展留下些真实的史料。  相似文献   

13.
新出版的优秀索引著作——《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补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以下简称《索引》)一书,系我国台湾学者昌彼得、王德毅、程元敏、侯俊德等人所编,1974—1976年间由台北鼎文书局出版。1977年起,王德毅陆续加以增订。1988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了王氏增订本,凡六册。第一至五册为索引正文,采用宋人文集347种,元人文集20种,总集12种,史传典籍90种,宋元方志28种,金石文字8种.总计500余种。此外,还参考了有关的单行本年谱、事状、言行录、别录,以及期刊中属于传记性质的文字等多种。搜罗到的宋代人物达2.2万余人。比此前出版的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所编《四十七种宋代传记综合引得》多出一倍以上。更有进者,《索引》采用了一种新的编纂方法,就是:凡人物中有事迹可述者,都根据所集材料写成小传。这就使此书具有人物词典的功能,可说是“一身而二任焉”,在索引工作中是一种新的创造,大大地提高了此书的学术性,扩展了它的使用范围。此举曾备受索引编纂学界称道。第六册为《宋人别名字号封谥索引》,对于直接利用宋朝史料的人极为有用,不能把这一部分仅仅看成是只供本索引使用的附录,它有独立存在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连宋两君在大陆行的言谈中多次使用了“愿景”,这是祖国大陆主流传媒中过去难得一用的语词。但在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主席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望”中,让“愿景”一词赫然正式亮相,体现了祖国大陆方面在语词的使用上都非常尊重对岸同胞的习惯与创意。  相似文献   

15.
评选“好新闻”,是新闻界的一件盛事。但我个人感觉,目前的“好新闻”评选有名不副实之嫌,特提出来与各位同行商榷。首先是“好新闻”这个概念不准确,内涵不清楚。从语词学角度说,“新闻”一词是中性词,不牵涉定性评价好或坏的含义;从新闻学角度看,“新闻”一词虽有多种定义,但比较一致的看法,还是认为新闻是指新近发生、人们关切的事实。“好新闻”的说法,语词不通,搭配不当。  相似文献   

16.
凌刚 《中国索引》2006,4(3):65-65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雅范女士在《论中国索引国际化》(刊《中国索引》2006年第1期)一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索引国际化是索引学和索引事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学术研究国际化趋势的增强,索引国际化显得尤为迫切。”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鉴于我国索引界长期处于凝固和滞后境地,虽然20世纪初在我国曾兴起过“索引运动”,索引理论研究一度较为活跃;也曾产生过“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中法汉学研究所”等专业机构推进索引编制工作,但应该承认索引是从西方引入,在我国发生、发展较迟这一事实。目前,我们在索引理论与索引技术上往往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学科基础显得尤其薄弱。因此,1991年中国索引学会成立伊始,就一再呼吁积极开拓视野,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走国际化的道路。人们开始清醒地意识到,索引国际化是我国传统索引向现代索引转型的唯一捷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揭示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成立的过程,总结引得编纂处在索引编纂领域的影响,有助于为古籍知识库构建经验。[方法/过程] 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演绎法,总结引得编纂处成立前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转型的社会背景,分析"整理国故"运动、"索引运动"影响下引得编纂处取得的索引成就。[结果/结论]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是民国时期"西学东渐"整理国故"及"索引运动"等众多因素影响下的产物;引得编丛刊的问世对中国索引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哈佛燕京学社汉学引得丛刊》成功的经验对当下的古籍知识挖掘与人文计算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同志:关于把“格林威治”改为“格林尼治”已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为了让你知道编辑并没有替你改错,我把我在1996年写的《习惯定势不可小视》文章中有关此事的一段摘抄给你,作一公开的答复,也好让更多的读者都知道:我们以前一直把世界标准时间叫做“格林威治”时间,而从1987年9月24日起,我国统一了1956条天文学名词的标准译名,其中就有把“格林威治”改为“格林尼治”这一条。这是1987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评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统一科学技术名词术语,是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必备的基础条件之一。它对于科技知识的传播,新学科的开拓,新理论的建立特别是  相似文献   

19.
评选“好新闻”,是新闻界的一件盛事。但我个人感觉,目前的“好新闻”评选有名不副实之嫌,特提出来与各位同行商榷。首先是“好新闻”这个概念不准确,内涵不清楚。从语词学角度说,“新闻”一词是中性词,不牵涉定性评价好或坏的含义;从新闻学角度看,“新闻”一词虽有多种定义,但比较一致的看法,还是认为新闻是指新近发生、人们关切的事实。“好新闻”的说法,语词不通,搭配不当。其次,新闻与“新闻作品”不是同一概念,而是种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世界》2008,(2):49-49
一名38岁的男子在西安街头,头裹“卖身”布条,胸挂“为民工等人维权”招牌,称其要“卖”掉自己20年的光阴,然后把所得的工资作为为农民工维权的经费。当被问及妻子和孩子怎么办时,他表示妻子也有能力赚钱。这引得不少市民围观,有人称赞这是义举,有人怀疑这是“作秀”或为自己在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