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爱德华·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性作品,该剧以黑色幽默、荒诞氛围表现了现代西方文明社会的人的真实生存状态,而其诙谐、幽默的文字与荒诞的戏剧效果背后隐藏的则是现代人的伤感、抗争与无奈.  相似文献   

2.
荒诞派戏剧是现代主义文学对存在的荒诞性百年探索的表现。它揭示了现实的荒诞,世界的丑恶,不合理与毫无意义。表现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我的关系的荒诞主题。其艺术手法荒诞夸张,舞台形象荒唐怪异,以直喻和象征代替言说,彻底解构语言,实现了荒诞主题与荒诞的戏剧表现形式的统一,使戏剧艺术获得了崭新的言说方式。从而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一次跃进  相似文献   

3.
萨缪尔·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通过人物荒诞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了现代人在荒诞世界里的精神困境.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部戏剧中人物的戏剧行动进行分析探讨了现代人生存状态,并提出剧中人物特殊的“无行动”的戏剧行动其意义在于引发观众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萨缪尔·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通过人物荒诞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了现代人在荒诞世界里的精神困境。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部戏剧中人物的戏剧行动进行分析探讨了现代人生存状态,并提出剧中人物特殊的"无行动"的戏剧行动其意义在于引发观众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爱德华·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开山之作,反映了荒诞派戏剧经常表现的文学母题,即现代人的孤独感和异化感,讲述了人与人建立交流的过程和付出的代价,从主题与形式上都显示出了其荒诞特征。  相似文献   

6.
存在主义戏剧与荒诞派戏剧都以世界是荒诞的 ,人生是痛苦的为基本主题 ,并都赋予深刻的哲理内核。但存在主义戏剧大都采用传统的表现形式 ,在荒诞世界里进行痛苦的选择 ,具有主动挑战性 ,令人亢奋 ,洋溢着一种现代悲剧精神。而荒诞派戏剧则反传统 ,以荒诞的形式表现荒诞的内容 ,面对痛苦只是一种被动的无奈和承受 ,充满苦涩感。  相似文献   

7.
荒诞 ,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主题 ,也是西方文学研究和文艺批评的重要话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荒诞的时代” ,这一句话像歌词的迭句一样频繁地出现在许多荒诞文学的小说或戏剧的台词中 ,被西方人反复咏唱。什么是荒诞 ?关于荒诞的含义 ,西方许多哲学家、作家、批评家、学者纷纷作出种种界说与表述 ,其中许多论述见解深刻 ,对我们理解西方文学中的荒诞意识启发很大。然而也必须承认 ,这些界说与表述大多采用抽象理论话语 ,这对处于不同文化背景 ,同时缺乏现代西方生活的具体感受的我国一般文学读者来讲 ,要深入领会现代西方人荒诞意识的精…  相似文献   

8.
爱尔兰现代派戏剧大师贝克特的力作<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作品.<等待戈多>的成功与贝克特使用的语言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该剧本也表达了人们为自己的存在苦苦寻求意义的痛苦过程.通过分析<等待戈多>的荒诞语言对人物荒诞生活的揭示以及荒诞语言与主题的结合.可知荒诞语言这一叙事策略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艺术中,"荒诞"成了一个极常见的术语,如"荒诞派文学"、"荒诞派戏剧"等。不过荒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并不是现代社会的特产,原始先民就因理性不足而常将自然与神鬼紧密相联,应该说人类荒诞的经验与感受是源远流长的。但是长期以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近百年历史上,荒诞体验一直伴随着作家的创作。荒诞体验是人对自身生存处境的一种感悟,它随着人的物化的日益加深而变得越来越强烈。如果说,以卡夫卡为代表的第一代现代主义作家对人的荒诞性感到惊诧不已,存在主义作家试图通过抵抗来摆脱荒诞感;那么,以荒诞派戏剧和黑色幽默小说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则已经认同和接受了荒诞的现实,他们所能做的,仅仅只剩下等待和调侃。  相似文献   

11.
美国戏剧巨匠阿尔比的《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因其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一经上演便引起巨大反响和热烈争论.该剧以荒诞的戏剧形式,讲述美国建筑师马丁与一只他名之为“西尔维娅”的山羊发生了不伦之恋,从而引发家庭矛盾.本文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出发,研究该剧的荒诞主题,讨论人的异化问题、孤独与焦虑、人的自由选择和对抗荒诞,从而鼓励人们正视现实,积极采取行动才有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西荒诞戏剧承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荒诞戏剧与西方荒诞戏剧有着事实上的影响和渊源关系。中国荒诞戏剧在主题因子、内向化品格和反戏剧表现形式等方面与西方荒诞戏剧呈现出一致的艺术追求。而信仰危机以及民族之间相通的艺术旨趣使这种中西戏剧对话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3.
“荒诞派”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西方的一个重要的戏剧流派。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在《荒诞派戏剧》中对此作了专门研究,分析了它们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把它们正式命名为“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的主要代表作家有贝克特、品特、尤涅斯库、阿达莫夫、涡比和库塞尼等。他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世界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不可理喻的荒诞性;人与人之间互相隔绝、孤独陌生的荒诞状态;人被物化、人与物隶属关系的彻底颠倒;人失去自我本质的异化。荒诞派戏  相似文献   

14.
指示"不合乎理性或不恰当,与理智不相符"的"荒诞",在文学世界里揭示了人与世界处于一种敌对状态。人与人,人与世界无法沟通,人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上存在着。这种"荒诞"主题深受"残酷戏剧"的影响。在荒诞派作品中,主题、话语地位和"物"的地位等方面都显现了"残酷戏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加缪的荒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诞是现代西方哲学、文学和艺术中的一种普遍的意识,特别表现在存在主义及其以后的荒诞派戏剧和黑色幽默小说中.存在主义文学家加缪,也被誉为"荒诞哲学家",他将荒诞以文学形式表现并加以哲理化,荒诞构成了加缪全部哲学文学的基础和主题.本文就加缪的荒诞这一主题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16.
加谬的荒诞     
荒诞是现代西方哲学、文学和艺术中的一种普遍的意识,特别表现在存在主义及其以后的荒诞派戏剧和黑色幽默小说中。存在主义文学家加缪,也被誉为“荒诞哲学家”,他将荒诞以文学形式表现并加以哲理化,荒诞构成了加缪全部哲学文学的基础和主题。本文就加缪的荒诞这一主题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17.
爱德华·阿尔比是荒诞派戏剧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其早期剧作中,他继承了欧洲荒诞派戏剧的传统,把荒诞戏剧的主题与手法和美国的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先锋戏剧形式生动地表现了当代美国人的孤独、精神衰亡、恐惧与绝望,从而大大丰富、发展了荒诞派戏剧。  相似文献   

18.
萨特是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戏剧创作上。这是由于存在主义者所倡导的“哲学的人学”中有关“人的存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的“自由选择”等哲学观念客观上与戏剧所要求的冲突、集中等特点相契合。因此,萨特的“境遇剧”理论也主要呈现于他剧作的思想内容上,从他的诸如“人的概念是新戏剧的动力”、“当代哲学本质上是戏剧性的”言论中,我们也足以见出他视戏剧为宣传自己学说的工具的明显意图。境遇剧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剧情中那种荒诞而又隔膜的人际关系。在萨特的戏剧中人物的性格往往  相似文献   

19.
终极追问是人对生存最高目的之追问,这个最高目的总是指向超越性的存在(如诸神、上帝、天)。如果这个超越性存在退隐,那么,人生存的最高目的就会缺失,由此而产生的是至深的荒诞意识。尼采在宣告上帝之死后,西方出现了一系列荒诞派戏剧,所表达的就是人与超越性存在失去联系后的荒诞感。由于终极追问贯穿着从古希腊到当代的西方历史,因此,西方戏剧自始至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荒诞意识。这不是西方戏剧的欠缺,而是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荒诞戏剧的荒诞表现之一就是其"废话"式的戏剧话语。那么,"废话"的意义何在?笔者整合巴赫金以及维特根斯坦相关语言哲学理论,旨在解读荒诞戏剧话语的哲学内涵,并尝试探索荒诞戏剧废话意义的建构途径,发掘荒诞戏剧文学区别于传统废话文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