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正在读湖北作家程应峰的新作《智慧的花朵》,这是一本很真诚的书,作家用睿智的目光观察生活,用温暖的笔触叙述着故事,视角很独特,故事很鲜活。读起来很亲切,很感人,极有亲和力。  相似文献   

2.
对于我来说,《湖北教育》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而且是老师.是朋友。我的进步,我的人生,都与她紧紧联系在一起。提起《湖北教育》,我脑海里出现的也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一个个生动的场景。20多年了,那记忆还那么清晰,那么新鲜,仿佛时间的流逝并没有使它褪色。  相似文献   

3.
近读张奠宙先生的《我亲历的数学教育》一书,很有启发.我是从事数学教育的普通人,所有经历微不足道.不过,一生中毕竟有几件事情多少有一点历史价值.于是打开记忆闸门,随手记下,既供同行谈助,也为后人留一点资料.  相似文献   

4.
信息广场     
高中生学习杂志成为高中生的贴心朋友本刊讯“谢谢你对《湖北教育》(高中生学习)杂志的关注……我很喜欢像你这样热爱学习的同学,也愿意帮助你。我决定在你高中学习期间,免费赠送《湖北教育》(高中生学习)杂志。”这是日前《湖北教育》(高中生学习)杂志执行主编叶芬给浠水县闻一多中学高二(7)班刘文洁同学回信中的话。许多高中生在来信中亲切地称《湖北教育》(高中生学习)为贴心朋友。《湖北教育》(高中生学习)杂志自创刊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备受高中生的关注。闻一多中学高二(7)班刘文洁同学便是其中一位。他因暂时经济困难没有订…  相似文献   

5.
《今日教育》2008,(3):5-5
我是农村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在校长办公室偶然发现了《今日教育》。虽然我从来没向《今日教育》投稿,但还是很喜欢阅读《今日教育》,新一期杂志一到.我都要向校长或主任借阅。《今日教育》在重庆的教育类杂志中是出类拔萃的.值得一读.也能够让读者在杂志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教育“营养”。  相似文献   

6.
伤心考场上     
刘晓林 《现代语文》2001,(10):17-17
《母亲》在《难老泉》边捡了一串《项链》,我《毛遂自荐》连《夜》到《内蒙访古》找寻失主,结果无人认领。我又《与朱元思书》《致恰达耶夫》寻求帮助,他们派了司徒雷登来协助我。第一天我们来到一个村子,  相似文献   

7.
2010年《江西教育》第1—2期“师路心语”专栏里曾刊发了一篇题为“我们距离幸福有多远”随笔类的文章。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题目.却在我心里掀起一阵涟漪.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中的一段话:“一个懂得休闲的教师大抵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教师.他做人不会枯燥,讲课不会干涩。一个懂得休闲的教师大抵是一个懂得装点教育的人.他知道如何让教育芳香弥漫。”  相似文献   

8.
我正在读湖北作家程应峰的新作《智慧的花朵》,这是一本很真诚的书,作家用睿智的目光观察生活,用温暖的笔触叙述着故事,视角很独特,故事很鲜活。读起来很亲切,很感人,极有亲和力。书中《别在冬天砍树》一文叙述了一个父亲在冬天里错砍了一棵树后所得到的启示。作家在文中说"在冬天看见春天,是一种智慧,但这种智慧往往被我们忽略。""今天的枯萎不见得明天就一定会了无生机。"这个故事给我的启迪是:冬天已经到了,春天就离我们不远了!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春天,一切都有希望,没有人能够  相似文献   

9.
初识《湖北教育》(综合资讯)杂志是在数年前.然而真正走近她,却在近两年。中师毕业的我,是一条“网虫”,闲暇时喜欢在网络上四处游走。写网络日记、“啃”精彩网文、听专业讲座……利用网络资源充电,占据着我的全部业余时间。一次偶然,网友“花开无声”读了我的空间日志,特别向我推荐了《湖北教育》(综合资讯)杂志的新浪博客,鼓励我向杂志投稿。  相似文献   

10.
湖北教育报刊社创立于1949年。60年的风雨历程.湖北教育报刊社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走过。湖北教育报刊社主办的《湖北教育报》和《湖北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科学课》《小学自然教学》《小学生天地》《初中生天地》《高中生学习》等杂志作为全省主流教育媒体、教育系统最重要的舆论阵地.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时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中心工作.推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读《山东教育》了,这话听起来很诡异,其实是真的。因为我的妈妈是一名小学教师,她订阅了这份刊物,我当时是个"小书迷",家中凡是有字的书我都会翻来看看。《山东教育》就这  相似文献   

12.
黄鸽 《教育文汇》2013,(8):33-33
一直很喜欢看柴静主持的节目,她的书《看见》出版后,我便立即网购了一本。这是柴静讲述自己在央视十年成长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我花了两天时间将这本四百多页的书读完。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读《看见》,我自然看见了教育,思考着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湖北教育》杂志创刊和湖北教育报刊社成立60周年。在此。我代表湖北省教育厅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借此机会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湖北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来自全省教育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14.
有时想起越凉.我会顺带着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本叫《月亮和六便士》的书——人人都在低头捡六便士,只有他抬头,看见了月亮。  相似文献   

15.
我一不小心把一篮的雪花片洒了一地,孩子们都围上来,很勤快地帮我捡.我想,这不是个极好的教育机会吗?于是,我根据雪花片的各种颜色,配合同样颜色的小篮子,分别让施宇捡红色的雪花片,路达捡绿色的雪花片,谈智成捡蓝色的雪花片……并且根据雪花片的大小,请男孩子帮忙捡大雪花片,女孩子帮忙捡小雪花片.孩子们捡得很认真,也分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16.
一张床一个人睡未免太宽敞,只有在床上放一些书,心里才感觉踏实些。床上放着书并不意味着我会很用功地去看这些书,其实有些书我一页都没去翻。我并非是一个很爱看书的人,只有那些《读者》啊,《青年文摘》啊,《意林》啊,我才很有兴趣看。因为里面的内容相当精彩,都是一个个我未经历过的而且相当耐人寻味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赵昆华 《云南教育》2008,(20):35-35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我却认为《云南教育》是我成长的摇篮。我和《云南教育》结缘10多年,是它给予我帮助、给予我力量,伴随我成长.让我从一名教育经验不丰富的教师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10多年来,我既是《云南教育》的作者,又是《云南教育》忠实的读者,它是我的良师益友。从理论到实践,给予我滋润,不断丰富我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它使我成为思想者,我把在教学中的探索、思考和成功的经验反馈给《云南教育》,  相似文献   

18.
干国祥的《破译教育的密码》(长春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不是一本刻意写成的书,它是干国祥这十几年教育思索与教育行走历程的梳理与提纯。对干国祥的“了解”是从《教师之友》、《师道》与《教师博览》等杂志开始的,当时就觉得他对教育的见解很有些与众不同。后来在网上读了他的《斑羚飞渡》课堂实录,又觉得他是个很有个性很有深度的语文教师。于是好窥人“隐私”的我便很  相似文献   

19.
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究竟是什么书?我一时说不出来。要是问我最早给我以较大影响的书是哪一本,那我倒可以立即回答说:是《三国演义》。我已经记不真切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是在哪一年了,大约总是在小学五年级前后。因为我记得很清楚,我读《水浒传》、《施公  相似文献   

20.
胡茂成,男,土家族,1955年生于湖北鹤峰。大学学历,研究员,湖北省人大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委员会委员,现任湖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党政管理、林业经济、高等教育研究,著有《入世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书,在全国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升格高职院校转型的分析与对策》一文获全国优秀职教论文评选一等奖,《入世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一书获湖北省教育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封面人物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