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活课堂,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互动力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努力构建开放的"大语文"课堂,但语文课堂如果崇尚"兼容并蓄",则会失去语文课堂的"语文味"。语文教师要正确解读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正确处理传统教学与改革的关系,冷静谨慎,适时而动。  相似文献   

2.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语文学习生活化,语文课堂生活化",在自我意识和兴趣指导中提高语文素养。这种实践不单纯是老师的设计,不仅仅是老师的"实践备课",要无形无声处体现孩子们的认知、感悟,让实践活动不停留在"动手动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身心全面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考试等因素的影响,趋近于"功利化"。教师只注重"教"的活动,而忽略了学生"学"的感受。对语文的学习更像是"囫囵吞枣",想要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该让学生学会"细嚼慢咽"的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关注了课堂教学的技术与方法,没有"用课文教",也没有"教语文",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因此,我们应构建"生活""生态""生本"的"三生"的语文课堂。"三生"的语文课堂是顺学而教的课堂,是顺应学生、学情和学法的课堂,它还原语文的学科本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动"是相对于"静""沉闷"而言的,对于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来说,"动"的语文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让学生"动"起来,构建"动"的语文课堂,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做好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校近三年的"灵动课堂"教学改革之"以精彩为形态的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比武活动,让我校学导式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墨香,让我校学导式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灵气,让我校学导式语文课堂教学更令人体验品评。这次活动中散发出的浓郁"语文味"给我留下了特别的感受,比武课所生成的"语文味"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其魅力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文味""人味""情味""韵味"中。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地位,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一体化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依据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如何有效实施"一体化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有助于营造实效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8.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趋向于"活动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由传统的"静"的教学逐渐向"动"的教学转变。"动"是对以往注重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的陈旧方式的反拨,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让语文课外实践"动起来",越来越成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一致努力和追求。  相似文献   

9.
"智慧课堂"已成为我们不断追求的一种学习境界,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构建智慧课堂,能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智慧,带给学生成功愉悦和幸福体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不断总结,形成了"四五"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四",即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信息为手段,以训练为主线",这是该模式建构的基本理念,贯穿课堂始终。"五",指的是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流程,即"自主先学""以学定导""尝试探究""展示评价""巩固拓展",这是我们在识字写字教学实践中构建智慧课堂的基本模式,也是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标的理念之下,语文教学应当是一种动态的生活,是一种动感的世界;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活动的场所,是一个活泼的乐园。可以这么说,"动"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活"是语文课堂的核心。所以,只有追求"动",才能打造出精彩的语文教学生活;只有讲究"活",才能造就出鲜活的语文课堂生活。那么,如何去  相似文献   

11.
所谓"文点",即文本最能体现语文本体性的内容。它应是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和解决的最具语文教学价值的问题。笔者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平铺直叙"、"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等现象,开展探寻文本之"文点"的教学研究,追求文本解读的语文性、个性化,力求教学在"文点"上做文章。经过研究实践,得出"文点"探究的几点策略,对增强语文课程意识、提高语文课堂实效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应不断研究如何改善教学方式。"微"系列教学创新了传统教学模式,它主要是以微媒体的应用、微活动的开展及微评价的完善等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呈现出"小躯壳大能量",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潜质和参与度,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语文课堂的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文为本,落实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把课文读"薄"、读"厚"、读"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低效问题历来受人诟病,语文教学"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即语文教学应该讲究"经济",语文课堂应该成为"经济型"课堂。那么,如何营造"经济型"语文课堂?"经济型"语文课堂应具有怎样的特质?本文结合当今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一孔之见。一、目标"小"点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可测量的、务实的、有时间表的。语文课堂相较于语文课程乃至中学教育而言,也只是一座大厦里的一块砖、一袋水  相似文献   

15.
秦坤 《语文天地》2013,(12):29-30
新课改不断深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尝试多种新手段,力求使课改见实效。但是,处理不当就很容易使语文课堂变味,变成语文"课堂秀"",秀"得做作",愚"而不实。一、以"学生"为主体,互动要适度2011版语文新课标出台,使教学内容具体化、严密化,将课堂教学艺术和创新精神融合,  相似文献   

16.
低碳理念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生活需要低碳,语文课堂也需要低碳。简约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获得语文素养的保证。语文课堂的"低碳教学",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投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效果的教学,其主要特征为优质、轻负、简约、高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老师"满堂灌",学生忙着记的语文教学已不适应学生的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及时改变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动"起来,使语文课堂成为探讨人生真谛、聆听天籁的场所。这才是语文新课标的真正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在关注核心素养的今天,小学语文课堂悄悄发生了可喜的改变:一是从重视分析内容逐渐转向重视表达方式的学习,变重理解为学表达,凸显了"语文"的味道;二是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过程,关注了"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从喧闹、浮华归于真实、平实、扎实。然而,语用"热"却正在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愈演愈烈,有不少语文老师的课堂语用训练混乱甚至盲目,脱离教学目标,忽视儿童实际需求,甚至是"为了练而练"。特别是想象性的练笔随意性强,无法做到"得意""得言",更没有"得法",这样的训练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冷静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努力寻找语言训练的发力点,才能切实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所谓"互动",这里指的是安排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动起来,是"形动"还是"神动",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教材难易度和学生差异度的结合点上,巧妙运用好"互动",让各类学生都尽可能地做到"动"在关键处,从而创新语文课堂,优化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的要求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语文课堂由以往注重“知识本位”教学转向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乍一看,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高涨,活动丰富多彩,方法多式多样,整个课堂看起来美轮美奂.然而,“动活美”的语文课堂却忽视了对“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目标的实现,导致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