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要有利于会计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应运用模块化教学提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就业为导向 开发高职课程新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开发高职课程新体系,首先必须明确培养目标,确立专业目标和课程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通过校企合作、优化课程、注重实践、改革考核方法等途径,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以行动学习为导向,在课程模块化、实务化、信息化、国际化建设等方面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构建了具备“国际视野、应用导向、领导潜能、职业精神”的知行合一的高级会计实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会计软件操作技能。应单独设置会计软件操作课程,从课前准备、教学导向、考核方法等方面着手,搞好会计软件操作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5.
税收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是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税收课程的设计,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高职税收课程设置脱离实际,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提出要以税务部门现行的工作流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建设,注重产学研合作,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等院校都开展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大学物理课程作为专业基础性课程,要服务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培养需要。本文通过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修订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大纲,以及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探索,以期实现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学科目标。  相似文献   

7.
张玉磊 《林区教学》2023,(12):22-28
课程思政是地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借鉴泰勒的课程开发目标模式,以“确定目标—选择内容—实施方式—专业评价”为分析框架,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涉及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8.
如何有效解决外语课程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学用分离、课程知识面窄、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提高外语专业的教学质量,是“新文科”建设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问题导向和产出导向,建立“空间维度、目标维度、主体维度”的三维度评价体系,推进“学、研、赛、创”四阶融合的实践组织实施方式,构建“线上+线下+实践”三维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并进行相应的实践探索。通过建设线上拓展资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域。教学体系实践的应用效果良好,课程建设成果明显,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9.
3D打印可以为课程群建设提供多门课程交互融合的平台,有利于课程群目标的实现,如多门课程的重构、课程之间的交互融合、课程群实践平台的搭建及课程群评价体系的构建。以3D打印为平台进行课程群建设,有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展及创新实践体系的形成,有利于把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落到实处。以3D打印为平台的课程群建设是成果导向,采用项目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模式,驱动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对问题追踪溯源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解决课程群建设中跨学科知识匮乏与多学科知识无法深度融合与灵活运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职会计类专业如何培养会计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的需要,这是高职会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会计学原理》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必修课,应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遵循"能力本位"课程观,培养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课程设计应以具有应用技能、职业素养、实践智慧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我市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及其改革的必要性,针对本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I B课程和AP课程是很优秀的国际课程,被全球教育界认可为具有较高学业水准的教育项目,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学生考取国外大学的最理想选择。它们的课程理念先进,强化学生学习领域的拓展,崇尚实践和创新;它们的课程体系完备,基础课程、拓展课程、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述评这两种课程,研究学习这两种课程,对于思考完善当今国内的高中课程改革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主要从重新定位课程目标、优化课程结构、选择和重构新的课程内容、有效组织教学过程,多元整合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仓储管理课程的改革需要从这五方面有序前进,真正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基础教育在课程结构、综合课程、课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是逐步深入与完善的,由不合理到比较合理。课程结构改革首先把活动粪课程正式作为课程列入课程计划,同学科类课程相辅相成,然后在学科类课程中又分为必修课程和多种选修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及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综合课程改革在各省市积极探索的基础上,构建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综合课程的设置减少了学科门类和内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课程管理制度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明确了国家、地方和学校承担不同的权力与责任,有利于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学生发展更有特长。但这些方面的改革,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Prior to every semester, students make a series of interdependent Course Selection (CS) decisions. With the overall intent of investigating how CS decisions are made, this study examines differential considerations for selecting elective First Course and Last Course. Advanc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N = 655) described retrospectively their considerations for selecting First and Last Course. First Courses were selected for their prospective intellectual level, expected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students' potential learning and occupational gains (as well as comfort in terms of day, hour, and credits). Last Courses were selected because they were comfortable and easy. Students' postcourse satisfaction with First Course was much higher than with Last Course. Comparisons of CS considerations of satisfied and dissatisfied students indicated that quality of teaching was the only dimension separating these groups for First and Last Course alike. It was suggested that CS considerations and postcourse satisfaction (as reflected, for instance, in students' ratings of teaching) are distinct phenomena based on different criteria. Conceptual implications and ideas concerning eff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ssist students in C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解决亳文化概论课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重视不够等问题,在对授课教师和相关学生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从学习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工科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大多数高校工科专业都开设了大量的实践环节,课程设计目前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被单独开设.结合笔者的指导课程的实践经历,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C语言课程设计为例,介绍并分析了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提出了几点实践中需要注意问题,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改革思路有一定的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课程本质的基础上,对现代课程作出了界定,并结合现代课程的实践和发展就课程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为各个学科教学所探讨,经济法课程将思政元素融于其中有其重要意义,并具备可行性条件,以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为例,探索思政元素融于经济法课程的方式及注意细节。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新形势下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该课具有历史课与政治理论课的双重特点,有利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有利于改变青年大学生淡忘历史的现象,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要顺利实现开课目的,必须制定正确的教学原则、教学方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