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纸和墨水     
书桌上放着一摞白纸。一天,有人拿笔蘸了瓶里的墨水,在一张白纸上写满了字,还画了很多弯弯曲曲的符号。“你为什么要糟蹋我,让我的面貌变得这么丑陋?”这张白纸怒气冲冲地质问旁边的墨水,“你那洗不掉的墨水破提示:坏了我的清白,把我毁了。我被涂上了这么多墨迹,以后还有谁会需要我啊?”“用不着痛心的!”墨水瓶温和地回答说,“墨水没有让你变丑,也没有让你带上污斑。落在你身上的墨迹,都是有意义的话。从现在起,你不再是一页普通的纸了,你的上面储存着人类的智慧,你也就因此显得重要了。这就是你的伟大价值和你的直接使命。”心地善良的墨…  相似文献   

2.
技术动态     
可擦去墨迹的“水”一种名叫ID O D O"穿衣"纸,像防水衣一样覆盖在纸上的胶膜是一种石油化工提取物。它可抵挡水性墨水渗入纸内,用柠檬酸溶液就可消去表面的墨迹,实现纸的反复利用。只要不破坏这层胶膜,理论上"穿衣"纸可以重复使用无数次。柠檬酸可以将ID O D O纸表面的水性墨水分解,彻底消除墨迹。而且胶膜可在自然环境中降解,墨水提取自有色无毒植物。未来衣物将由鸡毛和稻草制成日本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应用半导体加工技术在硅基板上刻下直径13微米、深0.5微米的圆形槽,然后在槽内埋入6个微…  相似文献   

3.
折叠生命     
吴楠 《大中专文苑》2004,(11):22-23
从一个问题开始-- 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我的问题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4.
《招生考试通讯》2010,(12):41-41
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当你把这张纸对折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有多少?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高度     
如果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只是重复这样简单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那么,当你把这张纸对折51次之后,所达到的高度是多少呢?一台冰箱或两层楼那么高,这大概是你能想到的最大高度吧!其实,通过计算机模拟,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51次的高度接近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我喜欢书法,爸爸为我练字买纸买墨花了不少钱。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我寻思,能不能制作一支不用墨水的“毛笔”,既达到练字的目的,又少花钱呢?你还别说,这不用墨水的“毛笔”还硬是给我做成了。这支“毛笔”在纸上写不了字,却能在水泥地上写,因为这笔用的墨水是自来水。  相似文献   

7.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些数学问题光凭头脑去想还不够,如果能动手做一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有这样一道题:把一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在折叠的角上剪一刀,就会在纸中间剪出一个洞。如果照上面的方法对折10次,在折叠的角上剪一刀,能剪出几个洞?这道题如果能动手做一做,手脑结合,就能很快地解决。在操作中,我发现折叠的次数与剪出的洞数有一定的规律。折叠的次数2345……剪出的洞数1248……观察上表中折叠的次数与剪出的洞数,不难发现:剪出的洞数都是2的次方数,而且折叠的次数(等于或多于两次)与剪…  相似文献   

8.
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对折,不停地对折。我的问题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所达到的厚度是多少?一台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楼那么厚,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事实上,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这个厚度接近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一张纸折几折,会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你信吗?我们用的练习簿的纸,厚度约0.08毫米,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差不多,如果拿一张比练习簿纸更薄的纸,厚度为0.01毫米,那可算是"薄如蝉翼"了。现在将这张纸对折,再对折……假设这张纸足够大,我们对折30次,这样这"叠"纸一共有多高呢?让我们来算一算:  相似文献   

10.
从一个问题开始——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我的问题就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有多少?一个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楼那么厚,甚至珠穆朗玛的高度,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这个厚度接近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她对折。我的问题就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是多少?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楼那么厚,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这个厚度接近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17岁是一场潮湿的雨,不眠不休地在孤独的心池里打下无数圈涟漪,雨停后又留下你伫立时哑然的安静.而我的17岁游弋在墨水瓶里,溅下一纸蔚蓝色的心情,留一页哀而不伤的回忆. 17岁的时候,我喜欢上了用注满蓝墨水的钢笔在纸上写下深深浅浅的心绪.墨水字比起中性笔写出的字多了一份灵动和鲜活,它就像纸上一株水分饱满的植物,在它的枝枝蔓蔓上都沾染着执笔者的情思.17岁的心像是汛期的河道,那些莫名的情绪一天天在心里漫溢着、冲刷着,那些内心深处曾经干燥的地方也变得泥泞不堪.我拿着那支喝饱墨水的钢笔在纸上不眠不休地征伐着、厮杀着,又安抚着、温暖着.常常是蓝色的墨水在笔尖下涓涓流出一条曲曲折折的河流,那些莫名的悲、清浅的喜都在河面上波光粼粼.  相似文献   

13.
朋友喜欢画画。一次,不小心把墨水瓶掉到桌上铺着的一张画纸上,上面便有了一大块墨迹。“得,这张纸得报废了。”我不无惋惜地说。“不见得。”朋友很自信。几日后,我又到他家,他拿出一幅画给我看。画非常漂亮。“这就是用上次洒了墨水的那张纸画的。”朋友指点着画说。我这才注意到了那片墨迹,并不十分明显。“一张白纸洒上一大块墨水的确很不好看,如果这时把它扔了,便失去了它的价值,但如果费点儿心,努点儿力,照样可以画一幅好画。想让别人不去注意它的污斑,最好是在它旁边涂上绚丽的色彩,以转移别人的注意力……”细细品味朋友的话,我觉得…  相似文献   

14.
“人的生活安逸了,就会逐渐磨灭斗志.”这句话我很认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发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写照,因为自从评上各种荣誉称号,获得诸多奖项后,自己渐渐开始享受着安逸的生活而别无他求. 在教育专家智库特训营两天的学习,使我看到了差距,重燃了斗志.一位哲人说过:“那些你所追逐的成绩并不重要,那些你一路走来,改变了你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这次培训从理念上、认知上、思维方式上改变了我.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高度     
如果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假使可以不停地对折,那么,当你把这张纸对折51次之后,所能达到的高度是多少呢?一台冰箱或者两层楼那么高,这大  相似文献   

16.
在投影机的使用中 ,常遇到幻灯片及复临纸膜不沾墨迹 ,写不上字 ,画不上图 ,甚至失真走样的情况。我通过多年的尝试 ,找到了一种解决此问题的简易办法 ,效果很好。具体做法是 :将适量的洗涤剂放入炭素墨水或颜料中 ,将墨水搅拌均匀或颜料调试均匀 ,注意不要倒得太多。然后 ,用钢笔蘸上墨水或颜料 ,在幻灯片上或复临膜上书写或绘画。不但不失真、不走样 ,绘图颜料不变色 ,与在纸上书写绘画一样 ,潇洒自如 ,自然逼真 ,效果明显。这种方法 ,在我校已得到老师们的认可 ,同学们反映 ,现在的投影比原来效果好多了幻灯片不沾墨迹怎么办@罗其雄$湖南…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对称图形". 片段一 师: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玩剪纸. 老师示范.取一张蜡光纸对折,后用剪刀在对折后的纸上剪一个你喜欢的图形.  相似文献   

18.
随笔二则     
仇媛媛 《教育文汇》2012,(12):54-55
仁与德:有动静之别说仁者与智者有动静之别,你会认同,因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说仁与德有动静之别,你可能不太认同,因为仁德本是一体。从仁、德的表述中,我是看出点不同的。关于德,子曰:"德不孤,必有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德是一种静态的持守,犹如一个  相似文献   

19.
先折再画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是这样引入的:在纸上画出线段AB及它的中点O,再过O点画出与AB垂直的直线CD,沿直线CD将纸对折,看看线段OA与OB是否重合.其实,教师不妨改变一下教法,学生会学得更有趣味.教师先设置问题情境: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如何验证?学生在较薄的白纸上画好线段AB,再将AB对折重合.七年级学生完成这个动手实验是不难的.经过一次或几次尝试后,他们一般都会沿着垂直平分线将AB对折重合(如图1).或许还有学生会沿着直线AB对折(如图2),从而发现线段AB的另一条对称轴——它所在的直线AB.…  相似文献   

20.
《新读写》2013,(11):39-41
要想学好散文,除了阅读大量散文作品外,尝试着自己动手去写作散文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在写作散文的过程中,你对散文的认识会更加深入。写作的实践,反过来能增强你对散文的理解与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