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也谈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评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本位”理论对汉语研究虽有非常有益的启示作用,但它的立论依据和推导过程是否完全符合汉语实际,能否解决汉语由于基本结构单位不易确定而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却使人产生疑问。为了区分书写单位和结构单位,最好还是用两套术语来表示。作为语素的“字”在汉语里是现成的,而“词”则是从句法结构中分析出来的,因而“字”(语素)是备用单位,而“词”是使用单位,二者为实现的关系,“字”(语素)进入一定结构里才可以看出它能否成词,在不同结构中有可能形成几个不同的“词”。  相似文献   

2.
半个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一直存在着本位之争:究竟是以"词"为单位,还是以"字"为单位。本文将以法国出版的《汉语言文字启蒙》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阐述"字本位"教材和"词本位"教材在词汇教学方面的差异,并探讨为何本位之争在语言学界和教学界尚存在争议,对外汉语教材却为清一色的"词本位"教材。  相似文献   

3.
戏有戏“眼”,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文有文“眼”.这些诗词曲文的“眼睛”,是指一句之中或一篇之内表现意蕴、揭示本质的特别精采的字,句、段而言.它是体现文章各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关键,是作家反复体验生活、推敲文字的结晶.古人有的把它称作“题窍”(唐彪),有的把它叫作“眼目”(司马迁),我们不妨用刘熙载的说法,就称之为“文眼”.  相似文献   

4.
语言单位问题是语言及语言教学理论中的关键问题。"字本位"理论的提出正是基于否认汉语"词"的存在这个前提。词的问题客观上已经影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因此,站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从"词"的心理现实性等方面讨论汉语"词"的问题,并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字""词"关系、"词"的地位等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中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是并存的,而被选作语文学科中的教学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这也就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必是一个审美过程,而这一审美过程是以语文教学内容为中介,不是独立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它与语文教学中的教育过程是有机统一的。首先,从语文教学内容上看,包括字、词、句、篇。汉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间架结构是音、形、义的和谐统一体;词有各种类别的划分,第一个以词表示的概念又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体;句有各种句型,有各种语气、以句表示的判断又可以形成逻辑方阵,以助于人们进朽推理;篇,从立…  相似文献   

6.
张威 《职大学报》2013,(1):83-85
聚合词是现代汉语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以四项式为主,由类义语素并列构成,衍生出的意义与各语素意义相关但又更为泛化。这类词除了在形式上有着鲜明的特征外,其语法功能也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7.
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是已知中国最早的文字。它作为殷商王朝的历史遗产,向后人透露出商代先民的造字理念。一方面它表现出了甲骨文字尚处于文字初创阶段,有着正反无别、偏旁不定、繁简无定等情况;另一方面则又体现出商代先民已有一系列造字理念为造字指导,如反义理念、省略理念、以三为众理念、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偏旁互换使用的理念等。本文即从甲骨文构形入手,探讨甲骨文字所体现的商民的造字理念。  相似文献   

8.
杜甫诗歌喜用“野”字,艺术上它表现为一种阔大、变幻的境界;社会意识上它表现为一种与统治阶层对立的批判意识;它还表现出一种放纵个性的人生态度。“野”的境界的形成,是杜甫受禅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它是杜甫人生态度、宗教思想与审美意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AA式叠音词、重叠词在语音语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里主要讨论AA式叠音词、重叠词在构词要素与语法功用上的异同.辨别两者的方法是AA式叠音词由一个语素构成,两字拆开不表意,或与原意发生变化;AA式重叠词由两个语素构成,两字拆开与原意不发生变化,或与原意有联系.  相似文献   

10.
通用字论     
假借是古代文献中常见的现象,正如清人胡秉虔所说:“文字之用,惟假借不穷,经典之中,亦假借最多。”假借分“本无其字”和“本有其字”两类,前者对汉字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后者造成了文字使用上的混乱,形成了古文阅读和教学上的困难。因此,对假借的研究一直受人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一般说来,词(lexeme)是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在语言形式方面,词以上有短语和句子,词以下还有许多言语和语言单位.因此,词系整个形式语言之大衍对象和依托.在语言实体方面,经典意义上的那部分词(哲学家、心理学家等认可的最小的思维单位和意义单位)把整个世界都作为其对象(object of the sign)世界.因此,词是语言和实体的关系得以实现的关键和二维交叉处的支点.词无疑是语言学习和教学中最具策略意义的方面.词不仅具有心理性质,还具有社会和文化性质,是语言形成和变化过程中的最富活力、最敏感的成分.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字和词的观念及其表现,提出了从字的观念向词的观念转变的条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韦庄词句“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中的“栏”字,比较词人所写其他几首《清平乐》,发现处于相同位置的字平仄不同。“栏”字为平声却放于仄声处,不符合词律。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为此,特从格律、方音、字声原则、词乐和音韵等五个角度进行解析,探究其“栏”字的韵律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不断的发展变化,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梁同书汲取诸家之长而自立一家。他一生笃守贴学,以清雅见长,以温柔为美,但未能形成个性强烈的独特风貌,也正因为他运笔太流转纯熟,在结字上亦未能摆脱前人影响,故未能成为一代大家。  相似文献   

15.
说"大"与人(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字展示着汉民族对人的认识,表现着做人的权利和自豪"大"是汉民族民族心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展示着一个迅速成熟的民族应有的奋斗精神和扩张意识."大"词集中地表现着这一切.  相似文献   

16.
然字词汇释     
然,在古汉语里,常常充当应答词和指示代词的角色。在现代汉语中,它的含义变得越来越虚了,往往只跟在别的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后面,起个“人云亦云”的作用,充当一个不甚显眼然而相对稳定的配角——词尾。也许,正因为它的“虚”,而又善于扮演配角,在语言的海洋里,喜欢跟它组合在一起的词却日见增多,几乎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然氏”家族。在这个意义上讲,称之为“然字短语”也未尝不可,自然为了照顾语言习  相似文献   

17.
《六书故》是中国语言学史上一部争议较大的著作,古今学人毁之者众,誉之者寡。如果真正冷静地分析、客观地评价,就会发现它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字书。不论编排体例,还是对文字形、音、义的探讨,它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比如,它打破了《说文解字》“据形系联”的文字编排体例。按照字的意义类别把所收的字分为九类;它较早地引用铜器铭文考证文字,较早地从理论上倡导“因声以求义”等。《六书故》以前的字书,对词义的研究约可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分析文字形体入手,进而说明文字的本义,如《说文》;另一是仅仅罗列  相似文献   

18.
中文和英文中词汇的意义并不是对等的。这表现在每一个词都有它的指示词义和隐含词义 ;平时在两种语言中对应的词 ,有时也可指代不同的事物 ;一些词或短语表面是指同一事物、概念或人 ,但实际表达的是不同的人或事 ;一个词语在另一种语言中缺乏相对应的词  相似文献   

19.
<正>词组,也叫短语。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义搭配关系和语法结构规则组合起来的语法单位。短语介于词和句子之间,在句中的作用相当于词语本身。往下看,它是由单词组成;往上看,它又是造句的材料,加上句调就可以成句。因此,词组在英语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但词组的口头表达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初始阶段始终是一个难点。由于它是单词的组合,在结构上是一个整体,相当于同时要习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而在口头表达中又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0.
张威 《职大学报》2013,(4):62-65
聚合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类较为独特而又极具研究价值的词汇现象。聚合词多为四项式,语素间以并列的形式组合,词义具有泛化性。本文尝试以语用学的角度,从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方面揭示聚合词特殊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