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教育的深度和感受的温度,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升实效性的两个重要指标。我们既要通过目标指向细致、受众群体细分、传导过程细化的"着意细小",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深度;也要通过把有形教育向无形感染浸润、从有形课堂向无形网络拓展、将有形角色向无形魅力升华的"化意无形",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温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意象理论出发,将稼轩词意象分为自然山水之象和社会人事之象两个方面,认为作家在运用不同的意象形态以表达情感时,由于选择、处理、组合的不同,将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分析了辛词将丰富的爱国情感融注于物象的高超表现形式,辛词的用典用事以及对山水之象的艺术处理,从情与物结合的不同方式探讨了辛词意象的组织结构和模糊化处理。  相似文献   

3.
有人认为,中职生是一个"活泼有余,(学习)能力不足"的群体。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没有家庭学校的引导,她们会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毫无方向又无所适从,所以一定要严格要求,要有约束。约束分为有形约束和无形约束。对学校教育而言,有形约束就是学校的"明文规定",即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让"有形约束"落地,除了严格贯彻学校规章制度,还要借助无形约束之手。本文结合实践探讨了如何挥舞"无形约束"之手来让"有形约束"更好地实施。  相似文献   

4.
稼轩词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意象的大量运用.现有的研究多着眼于辛词中的战争和军事意象,而对辛词的自然意象关注不够.辛词中有大量的自然意象,这些意象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和象征意味,与作者的人格交相呼应,集中体现了作者高洁、坚贞的个性特征.文章以稼轩词中的竹意象为切入点,分析其词竹意象的内涵,探讨竹和作者人格精神的契合点,并进而梳理辛弃疾对宋词自然意象的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5.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也是豪放词的继承者和发展者.词体在他手中,于内容与形式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辛词一改传统词风,展现出刚健雄豪的艺术风格,同时又不失词体所独有的要眇凄迷之美,形成独特的稼轩体.文章试从现实主义和娱乐精神两方面分析辛词风格形成的原因、表现的方式,及其艺术效果,以期找到文学创作中的某些共性.  相似文献   

6.
文学述"道"、表"意",但必须经过"象"的中介。作为文学特质的"象"与图像之"像"之间同中有异。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文学中的"像"元素与日俱增。文学的无形之"象"被大量改编成了有形之"像"。从无形之象到有形之像、再到符号之像,精神的因素逐渐减弱,主体重建的问题又一次摆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7.
社会大学有两种:一是有形的社会大学;二是无形的社会大学。社会大学运动是要把有形的社会大学普及出去,并且要给无形的社会大学一个正式的承认,使每一个人都承认这无形的社会大学之存在,随时随地随事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词作中的兵器类意象、动态军事意象和军人类意象这三大突出军事意象,不仅显示了辛词的个性特色,而且蕴含了词人独特的情怀。军事意象体现了辛弃疾感人肺腑的末路英雄情怀,同泽同袍的高尚友情和矢志不渝的报国情怀。同时辛词的军事意象还阐发了一些现代意义,对当代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有一定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词史上素以大量用典称。对此,前人有褒有贬。笔以为,辛词有典不仅表现了作高妙的艺术表达方式,而且形成了辛词独特的审美特征。本试从雄放美、沉郁美和蕴籍美三个方面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孕育、培植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并通过各种身体运动的"体知"形式来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由身体有形的活动来促成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无形即网上人才市场已成为有形人才市场的重要补充。本文通过对人才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有形人才市场与无形人才市场的比较,指出无形人才市场具有不受地域时空限制、成本低、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快捷、个性化服务强等不可比拟的优势。无形人才市场的地位将从有形人才市场的有益补充发展为有形人才市场的战略伙伴,最终取代有形人才市场,占据主体位置。因此,要加强资本运作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和业务创新,充分发挥无形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以无形写有形,中国画家强调"无笔墨处是最佳笔墨处".所谓"无笔墨处"就是一幅画的整个构图中的虚空处,而虚空并不是没有,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艺术表现力,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一种独特风格,它是创造"空纳万境"的中国绘画审美意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在运用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它需要管理者因时、因地、因人、因事作出谋划.幼儿园所拥有的人、财、物是管理的基本要素,是幼儿园的有形资源;时间、信息、校园文化、组织精神是幼儿园的无形资源.张纲中心幼儿园近年之所以能发生可喜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充分利用了幼儿园现有的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精心经营.  相似文献   

14.
麦尔维尔在《抄写员巴特比》中描写了19世纪的美国在工业化上升时期中人们在"高墙"威逼下的生存状态,同时小说也揭露了资产阶级的伪善和自私。这部作品从"墙壁"这一意象出发,描写了形形色色的有形墙壁并且暗示它们的象征意义是对人类精神和灵魂的无形束囚和禁锢。通过对"墙壁"意象的解析,麦尔维尔对美国社会现实和工业文明所做的尖锐批判被鲜明地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15.
谈到校园文化建设,多数的人都会把目光集中到校园中的标语、字画、牌匾上,注重了校园中假山、回廊的建设,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文化.但是-个学校的办学目标,所追求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仅靠这些有形的陶冶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形成一定的精神与气质,这便是无形文化的建设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流的管理是幼儿园质量和生命的保证。幼儿园所拥有的人、财、物是管理的基本要素,也是幼儿园的有形资源;时间、信息、文化、精神是幼儿园的无形资源。一所好的幼儿园就是充分地利用了幼儿园现有的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有效地经营。  相似文献   

17.
美术有留白艺术,音乐有以无声代有声,文学有言有尽意无穷。文章以杜甫的《登岳阳楼》为例剖析文学作品的留白效应,阐述了怎样从有形的"网"中捕到无形的"鱼"。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捕捉寻找教材之中的"生成点",做好预设,教学之中要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教学中,随时捕捉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有力引领学生积极、主动、高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元素"是指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本文主要是指孕育着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语文教学,其核心强调的是语言教学。"1世界上每个国家对自己的母语都是非常重视的,因为民族的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所在。于漪先生说:"母语是父母给的,母语是家给的。家给的语言,是一种有形无形、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繁荣。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从追求有形财富(物),转变为追求无形财富(精神),即各种文化艺术的精神享受,创造具有文化价值和高层次文化品质的居住环境便成为室内设计的目标,室内设计逐渐成为一门专业性强、发展迅速的现代设计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