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读新凤霞写的回忆录,时常觉得有趣。比如她写过一把小茶壶,说那是跟随她多年的心爱之物,有一天被她不小心给摔了。新凤霞不写她是怎样伤心怎样恼恨自己,只写不能就这么算了,“我得赔我自个儿一把!”后来大约她就上了街,自个儿赔自个儿茶壶去了。摔了茶壶本是败兴的事,自个儿要陪自个儿茶壶却把这败兴掉转了一个方向:一个人的伤心两个人分担了——新凤霞要赔新凤霞。这么一来,新凤霞就给自个儿创造了一个热爱生活的小热闹。  相似文献   

2.
今天爷爷从超市里买回来一瓶“海天”酱油,它可跟一般的酱油瓶不太一样,有点像爷爷平时喝茶的茶壶,上面有一个红红的帽子,边上还有一个茶壶样长长的嘴,嘴上也有一个红红的小帽子,那样子还真是挺可爱的。我问爷爷:“为什么这个酱油瓶像个茶壶,多了个长长的嘴巴呢?”爷爷说:“那是因为酱油厂里的叔叔阿姨们想得周到啊!你想:如果我们要用的酱油比较多,那我们可以从上面的大口里倒,这样速度就会比较快,如果我们要用的酱油只是很少的一点点,那我们就可以从这个小口里倒,这样就不用怕倒多了,是不是很方便啊?”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这个酱油瓶这么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3.
万霞 《辅导员》2015,(3):33-34
中关村三小万柳部二年级(9)班是一个拥有42名成员的大家庭。我们在这个集体中慢慢地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价值。每一个学生都热爱学习,愿意帮助别人,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受欢迎的人。我们都非常热爱这个集体,生活在这个集体里很幸福。一、“幸福公约”营造幸福氛围。“久熏幽兰人自香”,我们班就是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4.
写作诱因:学校举行了一次“小公民道德建设”征文比赛。当我看到这个主题时,感到非常茫然,脑海一片空白。写什么好呢?我感到无从下手。我想:写“小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让我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把我们培养成具有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的小公民。这样的“大道理”可怎么写呀?不过,围绕着“如何做人”这个主题,想来想去,倒是有不少生活细节涌现在脑海中……材料闪现:平日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不都是一点一  相似文献   

5.
从何谈起?就从一篇作文谈起吧。请看一篇初二学生写的说明文: 茶壶我家里有一把茶壶。最近一二年来,我天天和它接触,渐渐地爱上了它。这个茶壶是棕色的,造型象南瓜似的,壶身周围有几条竖纹,壶上方有一个圆形的盖子。盖子中央有一个小孔,倒茶时才能使气体对流,壶前有一个“乙”字形的头,端部有一个小小的咀,让茶水倒出来。壶后有一个耳朵似的手柄,便  相似文献   

6.
我们学校的操场上有个大大的“爱”字。这个“爱”字有多大,说来恐怕你也许不相信,几乎装满了学校840平方米的操场。听说,这个“爱”字已申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这个“爱”字,是一个72岁的老爷爷卿秋为我们写的。写这样一个“爱”字,该用多大的一只笔呢?原来,他用的只不过是一个旧茶壶。茶壶里装上石灰水,就成了“墨”;而操场就成了“纸”。  相似文献   

7.
作文指导题目精析:题目在以下方面作了限制:时间——星期天,双休日中的星期六也可以;数量——一个,只能写双休日中的某一天,别的时间不能写;人称——我。只能以第一人称写。除了题目中列举的“出门游玩”“走亲戚”等外,其他形式也可以写。重点指导:仔细想一想,你家的星期天一般是怎么过的,然后选择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星期天来写。选好材料以后,要合理地谋篇布局。题目要求写“一个星期天”,但不能把这一天发生的事从头到尾地写下来,应该围绕中心,确定详写的重点材料和略写的非重点材料。但这一天必经交代完整,否则就不是“一天”了。  相似文献   

8.
常见的作文批阅仅有教师评语,或学生的勘误表,笔者针对这一现状引导学生写作文后记,深感后记虽小作用却较大。一、作文后记写什么后记内容可以从创造者、欣赏者、修订者多重角度来写。后记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写作的缘由、自己在作文处理方面的设想、自己文章的长短、本次作文的得失等;既可以针对教师的批语来展开,又可以修改句中语段形式来落实;篇幅可长可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1)本文从三个方面写了我对奶奶的热爱,通过几件小事歌颂了奶奶的伟大。文章以“大树”喻奶奶,以“小树”喻我;一“大”一“小”对比鲜明。待我长大后,一切都可…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中学历史老师,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但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从跨入教师这个队伍的第一天起,我就始终铭记毛泽东同志为“抗大”写的题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并把它深深印入脑海,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10.
根据材料提炼中心是本单元作文训练的重点。作文要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而这个主题又不应是作者随意加上去的,它要从具体的材料出发,这就有一个对材料的选择、开掘的问题。记叙文材料的选择有些什么要求呢?鲁迅先生曾说:“选材要严。”这个“严”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材料要真实、具体;叙写的事情、表达的感情不能虚假,虚假的东西不能取信于读者,空洞的东西别人不要看,不能取信于读者,别人不要看,这样的文章还有什么意义呢?二、材料要生动、新颖;写好人好事就是拾金不昧、帮助别人补课,写刻苦学习,就是起早带晚,生病坚持上课,如此等等,你写过来,我写过去,“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看的人难免腻烦、头痛。三、围绕中心剪裁;剪裁既是对材料的加工,  相似文献   

11.
[名师画板]写人、记事类的作文是同学们经常能接触到的,但如何突出人物的特点,把事件写得更具体,这却是一个难题。因此,选择自己熟悉的人,通过一两件典型事例来体现很重要。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可以选择两件事来写,但一定要注意材料的安排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还要注意这两件事之间的过渡,否则,这两段内容就很难成为一个体系,也就达不到为突出中心服务的目的。今天我“逃票”了①华电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小学张雨薇我都上三年级了,个头依然不高,还排在班级队伍的第一个呢!因为这个还造成了许多误会。②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相似文献   

12.
一、选材新颖1.注意材料本身的新颖。2.注意选择材料的角度。如一篇写自我的习作从“父母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三个侧面落笔,角度就十分新颖。又如一篇《30年后的树》的中考习作,写30年后人们把树当做珍宝,甚至不知“森林”这个名词,通过写虚的材料表现保护环境的主题,具有曲径通幽之妙。  相似文献   

13.
在小说《故乡》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讲析往往忽视,讲之有所不及,其主要原因认为在于“抓住重点”,着重讲析的是闰土,而对“杨二嫂”这个次要人物却是轻描淡写,从略一讲地走过场。 写《故乡》小说,鲁迅先生的确在闰土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大量的情节也都是描写闰土的。但是,从揭示主题的需要来看,对“杨二嫂”的描写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只要从作品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闰土和杨二嫂,都是从各自的角度来暴露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本质的。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达不到预定的写作目的。下面就“杨二嫂”在作品中的作用,谈一点个人的  相似文献   

14.
一、解读教材人教版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一个完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材料,我们可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教材。1.解读单元“导读”。本组课文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这是人类思考的一个永恒主题。这段导读是全组内容的总括,提示了本组的主题,提示了需要重点展开的教学活动:学课文感受生命,体会含义较深的词句,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了解热爱生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不断尝试着写,也尝试着找寻。我爱着这个美丽却充满了遗憾的世界,所以我愿意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由衷地喜欢着自己笔下的那些男孩女孩,我可以给他们一段悲欢离合,抑或是一次擦肩而过。我笔下的故事,总有或多或少的遗憾。可是我相信,这一切最终都会教会他们如何去爱、去付出,引领他们走向华美。年复一年,也许人生本就应该在试探中前行。我一直都相信,青春岁月中的小幸福会根植于人的记忆中。而文字,就是让记忆延续的方式。最后要感谢每一个耐心地阅读完这些故事的人,也想要告诉每一个热爱着文字的人:相信吧,我们都会幸福。  相似文献   

16.
魏书生老师曾形象地把班级比作一个小社会,他认为:"既然是社会,就有一个管理问题。"班主任不仅是这个班级的管理者,也是这个班级方方面面工作的协调者,在管理和协调过程中,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班主任有严谨和缜密的工作思路,否则就会给班主任工作带来麻烦,甚至对组成班级的其他元素构成伤害。对于案例所列之事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学生:我平时作文都考虑到要明确表达写作意图,但真正写起来却又找不着北。您能具体讲讲吗?老师:你这个问题问得好,要真正做到明确表达写作意图,就必须做到两点:达意要明,为文要新。首先要做到达意要明,要注意两点:第一,达什么意必须明确。如面对《20年后的我》这个题目,是写自己的样子、职业、家庭,还是写别的方面,这首先必须要明确,否则会给人“思路不清,杂乱无章”之感。第二是达意的侧重点必须明确。如《我有一个心愿》这个题目,已确定了写“还没有实现的心愿”,同样需要进一步确定其侧重点:是想告诉人们“心愿未能…  相似文献   

18.
追问生命     
生命是什么?刘墉说:“在灵魂居住的地方,它辽远而又逼近,是欢爱、痛苦、怨恨、不舍的交汇点。”林清玄说:“它就像我的大茶壶与小茶壶,经历一些沧桑,幸福地活着。”张海迪什么也不说,她用行动证明了“生命的美在健全与残缺中得以协调”。  相似文献   

19.
热爱自然和热爱写作的思想内容,用“劝黛玉入世”出之——构思巧妙:如果直写其意,未免俗套。目前的标题很妙,“入世”是个宽题,宜窄做。现在文章自从两个方面来写的,但是最好只从一个方面写透——或写热爱自然,或写热爱写作。在用海明威的事例来凸显“热爱写作”时,“最后,当他觉得自己想象力减弱,无须再活下去时,他毅然饮弹自尽”——这些话是蛇足。此文升格的途径是,将发散思维捕捉到的意象进行筛选,选出同现实联系紧密的意象深入发掘;同时大胆舍弃分散主旨的材料。本文材料,可升格出两篇作文:一篇主旨为“热爱自然”,另一篇主旨为“钟情文学”。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江西省中考优秀作文〔作文题目〕(120分卷,作文60分,本题50分)人人都在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作文题解〕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身边。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感激,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地听歌,凝神遐想,那就是幸福……这个话题一般地说没有审题障碍,同学们只要抓住生活,就能写出真情。幸福的写作范围很广,可以回忆,可以畅想;从选材范围上看,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的角度来命题,也可以从亲情、友情、邻里情、师生情、家乡情、爱国情等诸多方面选择;同时还可以写音乐、书本、环境等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幸福感受。具体的写法可以多种多样,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突破创新:一要“实”,让人觉得写的是真人真事,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这样才有动人的基础;二要“细”,让情节在细微的变化中显出生趣,让人物在细小的动作中展示性情;三要“新”,要能从“人人心中有”的题材中挖掘出“人人笔下无”的内容,可以采用日记、书信、随笔、小小说、童话等形式在体裁上创新;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引出误会等方式在情节上创新;或者采用正题反作、大题小作等方法在立意上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