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经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2010年是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年,本文通过研究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的问卷,找出生活习惯等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而为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的相关问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归纳整理分析国内外体质研究的现状,经比较得出国民体质的研究在国内外都较多,且国家相对比较重视,相比之下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民体质研究较早且研究相对成熟;我国国民体质监测开展相对较晚但发展前景较好,实际操作与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且体质监测指标存在不足之处;我国国民体质状况呈现下降中转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刘欣  范本浩 《体育科研》2008,29(1):21-28
本文通过对2005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老年人人群数据的系统分析,并与2000年监测结果的比较。探讨上海市成年人、老年人的体质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影响体质变化的原因,为本市全民健身发展的方针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5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体质监测按国家统一方案实施。结果:成年人、老年人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年龄变化趋势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总体相同,但在变化发生的时间、幅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体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体质合格率、优良率均较高。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项机能、素质指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与2000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比较.男性超重、肥胖增幅较大.心肺耐力没有明显改善,但其他机能、素质指标水平有明显提高。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上海成年人、老年人的体质变化趋势和特点,各项比较分析显示,成年人、老年人体质总体良好,其原因与市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全民健身运运的开展,以及本市体育健身环境的改善密切相关。但应关注静态生活方式、防患意识不强、锻炼效益不佳等因素对市民体质的影响,对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健康促进——来自国民体质监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将国民体质纳入了统一监测范畴。然而,历次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的国民体质现状不容乐观。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再次为国民的健康问题敲响了警钟。健康促进是提高健康水平的最佳过程与途径,对提高全民体质具有全新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国民体质监测及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数据的比较,分析了我国国民体质的现状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为实施全民健康促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首辆市民体质监测车研制的指导思想、技术关键和研究要点,并概要介绍了上海市民体质监测车运行两年多来,所取得的部分应用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为研究个案,对国民体质监测网络系统结构、组织层次、构成要素以及运行规律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论证。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从宏观上来看就是由决策系统、操作系统和保障系统构成的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体系,从微观上看,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具体体现在国民体质监测的操作系统中,由各组织层次所构成的纵向结构和各监测机构主体的技术内涵所组成的横向结构构成。报告用较为详实的调研数据论述了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网络运行在机构建设、人才队伍、技术保障、任务体系等方面运行现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国民身体素质水平明显提高,而身体形态水平略有下降,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增强国民体质的策略:逐步完善了国民体质相关法律法规,使国民体质增强工作有法可依;重视了体质研究,建立了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力促全民健身;加强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提供健身场所;重视青少年体质;加强了营养、卫生等方面的工作,为国民体质的增强提供全方位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加方便地管理和利用全民体质监测的研究成果,促进体质检测的研究结果向实际应用成果的转化,建立一个多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系统十分必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设计编写软件程序法,对建立多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系统进行探讨研究。通过国民体质监测网络系统方案设计研究,可实现国民体质监测数据的综合管理和资源共享,并能充分发挥体质监测科研成果对全民健身的科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着手,指出我国国民体质监测没有考虑地理环境因素的不足,提出建立体质-环境和谐指数,并建议引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辅助建立和完善国民体质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0.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现场测试是其重要环节。本文试图通过对 2 0 0 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研究 ,提出“国民体质监测现场测试管理”的概念 ,旨在形成一种模式 ,为今后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掌握国民体质的基本状况和变化规律,国家体育总局自 2000 年开始,每五年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已开展了四次国民体质监测,为国家科学制定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增强国民体质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2020 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圆满完成,监测涉及我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 20 余万人。  相似文献   

12.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场测试是其重要环节。本试图通过对200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研究,提出“国民体质监测现场测试管理”的概念,旨在形成一种模式,为今后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根据《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云南省体育局在文山州广南县展开了2005年广南县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在所监测的数据中获取了1137份有效样本,获得了全县国民体质状况的数据资料,为系统、全面研究广南县国民体质变化规律,科学指导国民进行健身锻炼,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体质测评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体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因此,加强在竞争,加强对国民体质的研究,运用科学的指标、先进的手段对国民体质进行测评,进而寻找、探讨增强国民体质,改善国民健康状况的理论、方法、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我国国民体质测评进行概括,指出测评工作的不足,并对我国国民体质测评的趋势作了预测,以期未来的国民体质监测更加完善,达到真正全面反映个体健康状况的目的。一、体质的概念及体质测评的内容1.体质的概念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  相似文献   

15.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是推动全民健身科学化进程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监测工作的成效取决于监测数据的质量,而质量控制体系是体质监测数据科学、真实的生命线,是实现全国体质监测数据代表性、科学性、有效性的基础保障。为此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在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根据控制论理论基础,构架和实施了纵贯4级管理体系(监测现场、地市级监测队、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以国家国民体质监测质量控制网络平台为主要工具、2种表格为依托、3个标准为依据、3次核查为实现途径贯穿于整个质量控制过程的国民体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该体系既提升和保障了本次体质监测的数据质量水平,又为下一阶段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质量控制经验。  相似文献   

16.
以2000年江苏省国民体质和学生体质两大系统监测结果为基础,首次研究了3-69岁跨系统的共有指标及其随年龄,性别和城乡而异的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试图为提高国民体质的研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现有指标可以较敏感地反映在不同人群的体质差异,其变化显示出幼儿和老年期男女,城乡差别小,青壮年差别大的“梭形”变化,本省女性中年后的城乡差别显示出经济,生活条件与体力劳动对体质的综合影响效应,体育和教育两大体质监测系统的进一步协调统一有利于提高我国国民体质监测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国家体育总局2019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通知为研究视角,通过研究2000-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的工作方案及其相关内容,结合历年各地市测试和统计分析经验,总结出新形势下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趋势,预测测试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便开展测试时带着这些问题去工作,找到相应的应对措施,为即将开展的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国民体质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当采取的相应对策和建议。为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和网络,提高群众体育工作的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民体质是体现国家人口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国家人力资源的重要保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体质的概念与内涵及我国国民体质研究的现状,指出了目前我国国民体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我国国民体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体育科学》2013,(5):9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利用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成果促进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加强国内外体质研究学术交流,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中国体育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