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为四书之首,历来受到儒家学者的看重。因而,《大学》版本也随着其地位升迁在宋代及以后被很多人改动,尤其以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所改动为甚,至于明代不断,形成了《大学》版本的纷争。  相似文献   

2.
《大学》本《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但在宋代及以后伴随着其地位的升迁,其版本却被二程、朱熹等众多儒家学者所改动,形成了复杂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宋代贾昌朝所撰<群经音辨>是一部专门辨析群经之中同形异音异义词的音义兼注著作,同时又是有宋一代一部重要的小学文献,对读经颇有指导价值,至今仍流传不废.<音辨>的版本资料众多.多散见于历代的史志、书目、题跋之中,据初步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版本:稿本、刻本、抄本、校本,本文分别对它们的特点作简要介绍,以使<音辨>的版本情况更为清晰明朗.  相似文献   

4.
读阜阳双古堆一号木牍与《孔子家语》相关章题余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阳双古堆汉墓木牍章题虽然有些与今本<家语>可以对应,但实际上它们与<说苑>更为接近,而<家语>则存在不少重组、改动痕迹.<家语>由于在材料来源上与<说苑>等书接近,故其中孔子言论往往出于依托,并非尽是实录,今本<家语>确是经孔安国整理才成书,并非王肃向壁虚造.<汉志>二十七卷本系民间所传,与经孔安国整理定型的今本<家语>属不同版本.从出土文献看,早期<家语>在篇章形态上应该与今本<家语>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演繁露>,又作<演蕃露>、<程氏演繁露>.此书之名源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关于<演繁露>的卷数,现存本子中程大昌、陈应行、程覃等人的刻书题跋均未提及.宋元时期的史志著录亦各不相同,有六卷本、十卷本、二十卷本等之别.现存版本大体归纳为宋刻本与明刻本两种系统,两种版本系统之间不仅卷数不同,其内容亦有不同.本文拟对<演繁露>现存的几种版本进行考证,以辨其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6.
<论语集解>应该是曹魏正始中期何晏为吏部尚书时主持完成的一部著作.现在可见<论语集解>的最早的本子是敦煌文书中的卷子,宋监本则是传世文献中最古的版本.宋代流行的<论语集解>一般都是注疏合一的本子,主要有岳珂刻<论语集解附音义>十卷、廖莹中世綵堂刻<论语集解义疏>十卷(与皇侃义疏合刊)等.明毛晋汲古阁刻印的何晏等人的<论语集解>,是依据宋廖氏本影钞的.清人乾隆时期传入保存于日本的单疏本和义疏本,对于考察<论语集解>的古貌具有重要价值.阮元的<十三经注疏>校勘本,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校勘本.  相似文献   

7.
以黑水域出土的4卷<文献通考>为资料来源,在疏理<文献通考>版本的基础上,将黑水城<文献通考>与现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的泰定元年(1324年)初刻本、中国台北"国家"图书馆的至元五年(1339年)余谦修补本进行比较,考证出此本为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西湖书院刻本.此外,黑水城<文献通考>卷46中的一处手写改动,纠正了初刻本中的错误.<文献通考>在地处偏远的元代亦集乃路出现,为研究当地儒学教育的发展状况补充了新资料,在版本学、文献学、历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明清以来就有学者对<杨太后官词>的真伪提出质疑,但是至今未见有人作进一步考证.本文在比勘明清几种版本的基础上,结合宋代历史与文献,对<宫词>中一部分诗句的写作内容和风格进行分类分析,从而认为三十首本为伪作,而后来补入二十首的五十首本更为伪中作伪的伪作.  相似文献   

9.
《隋书经籍志》是一部版本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书经籍志>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经史子集命名的史志目录,又是一部版本目录,其<总序>部分是一部写本目录,而正文部分则著录了大量的同书异本.<隋书经籍志>成为一部版本目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编撰<隋书经籍志>是一个较大的工程,绝非一人所可为,其预修者有待详考.而书中所提"传拓之本",似为"响揭"之误.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0.
宁夏大学图书馆藏有清潘荣陛辑<芦屋图诗文>一卷,<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及各高校图书馆均未见收录.该书收录有清名士郑燮、卢见曾、卢文诏等人题咏,其中郑燮题咏在其作品集中尚未见收录;钤有"东武刘氏"方形朱印.本文对该书作者、版本特点、编纂体例、内容等进行了描述及考证.  相似文献   

11.
在<易>学发展史上,王弼的<周易注>及其<周易略例>对后世的义理易学影响是深远的.在其论著的流传过程中,因其影响巨大而版本亦为繁多,本文仅以史志目录等文献梳理提要,明晰王弼<周易注>版本之流播脉络,以清学术之源流.  相似文献   

12.
前人对于<可洪音义>是否传入宋代以及何时在中土亡佚有不同意见.现通过对<碛砂藏>随函音义的考察,补充证明了<可洪音义>曾传入过宋代的观点,以及有可能至迟到元代其书还在中土流传.  相似文献   

13.
<晋书·地理志>是研究两晋历史、地理、人口的重要史料,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晋书>是目前学术界最权威、最通行的版本.本文查考百衲本、武英殿本等<晋书>版本以及其他相关典籍考订<晋书·地理志>疏误若干条.  相似文献   

14.
<伊索寓言>进入中国的文化视野已有40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伊索寓言>经历了不同的版本和不同传播阶段,分别有<畸人十篇>、<况义>、<海国妙喻>等不同的版本,又可分为宗教传播阶段、语言学习读物阶段、课本教材等传播阶段.  相似文献   

15.
新华书店营业员观察购书顾客的心理,总结出购书名言"一看书名二看皮,三看价格四看题".书名取得好不好,书名是不是吸引人,对书的销路影响极大. 同样一部书因为书名的改动而改变命运的例子在中外发行史上数不胜数.如美国一本销售平平的图书<争吵艺术>,改名为<如何符合逻辑地争吵>后,居然立刻就成了畅销书.  相似文献   

16.
<合刻五家言>题为锺惺编纂评点,然该书中<德言>是覆刻孙鑛评<刘子>一书,<道言>和孙鑛评<文子>评语也相同.此书实是一部书贾托名的伪书,其收录的<刘子>、<文子>、<文心雕龙>等书的版本值得重新考察.  相似文献   

17.
周公恕<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十四卷是"就叶采<集解>参错杂折之";从明代成化至万历年间,叶采<集解>的传播,主要靠周公恕分类改编本及其衍生的版本系统.明代后期周公恕类次本的代表,为万历年间吴勉学校阅的刻本<分类经进近思录集解>.周公恕类次本产生了割裂、僵化、歪曲程朱思想的后果,其实它并非叶采<近思录集解>版本传播的"正途".  相似文献   

18.
(原文扫描不清)辑佚价值,受到历代研究者的重视.国内现存版本除影印日藏宋本之外,其它均为明清刻本,大多由安国桂坡馆刻本而来.惟嘉靖十三年晋藩虚益堂刻本以安国活字本为底本,具有独特的版本特征,版本价值自当不与他同.今在梳理<初学记>版本系统和源流的基础上,据相关资科和晋潘本<初学记>本身的信息,对这二观点进行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关于潘金莲的稗官野史,版本传说很多,如兰陵笑笑生所著的<金瓶梅>,兴化人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碟片<新金瓶梅>,以及民间的关于"武松杀嫂"的传说,都极端丑化恶毒谩骂潘金莲是"天下第一淫妇",污言秽语,流传甚广.  相似文献   

20.
<文潞公集>是北宋名臣文彦博的作品集.据宋元以来书目及其他资料的记载,<文潞公集>有宋刻本、明刻本、清四库抄本和民国年间的山右丛书本.本文考述了<文潞公集>的版本源流情况,并对现存各版本进行了考证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